-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鼻炎的發生通常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鼻腔結構異常等有關。 1.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易感性,天生就更容易患上鼻炎。家族中有鼻炎患者,其親屬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2.環境因素: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花粉、塵螨、化學物質等環境中,容易刺激鼻腔黏膜,引發鼻炎。 3.感染因素: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導致鼻腔黏膜炎癥,引發鼻炎。 4.免疫因素:機體免疫功能失調時,可能對某些無害物質產生過度免疫反應,導致鼻炎。 5.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鼻腔結構問題,會影響鼻腔的正常通氣和引流,增加鼻炎的發生風險。 總之,鼻炎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和有害環境,增強自身免疫力,以降低鼻炎的發生幾率。一旦出現鼻炎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2024-10-22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在健康狀態下,鼻腔中可檢測出以下幾種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偽白喉桿菌、革蘭陰性細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偽白喉棒狀桿菌)、非致病性奈瑟菌、α-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微球菌、厭氧菌有丙酸桿菌、普氏菌、厭氧球菌、梭桿菌以及消化鏈球菌等;還有少量真菌、嗜血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和腦膜炎奈瑟菌等。健康兒童鼻中道檢出的細菌主要為典型的病原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鏈球菌。正常情況下,鼻腔排毒功能保證上述細菌不超過人體可承受的數量。若遇誘發因素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鼻腔排毒功能降低,上述細菌得以長時間停留于鼻腔內并大量繁殖,進而引發感冒。感冒炎癥長期存在則易惡化為鼻炎。
2024-10-22 17: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單純性鼻炎,多是由于風寒感冒引起的,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引起鼻竇炎,西醫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案,手術,微波或是激光治療,只能暫時緩解,復發率很高,中藥治療還是不錯的,中藥方劑對單純性鼻炎效果很好.局部消炎,修復鼻粘膜,平時注意:1.鼻過敏者須避開過敏原,如花粉,家中塵螨、毛毯或動物皮屑等。2.平時少食用冰涼食品或較寒性食物。如冷飲、冰激凌、可樂、冰涼水果、苦瓜、大白菜等。3.在空調環境時間不宜過長,電扇不宜直吹。4.偏冷天氣時,早晨起床后,可用手按摩迎香穴至發熱,再喝杯溫開水,外出注意防寒保暖。5.用溫水清洗鼻腔。
2024-10-22 17: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你好,鼻炎,多飲外感風寒,抵抗力差等因素誘發的。藥物治療上建議使用鼻炎康片,它清熱解毒,宣肺通竅,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希望可以幫助你,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7: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鼻炎致病因素主要有: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職業及環境因素等方面。1.全身因素:(1)慢性鼻炎可以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如貧血、結核、糖尿病、風濕病以及慢性心、肝、腎疾病等,均可引起鼻粘膜長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2)營養不良,維生素A、C缺乏,煙酒過度等,可使鼻粘膜血管舒縮功能發生障礙,或粘膜肥厚,腺體萎縮。(3)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引起鼻粘膜水腫;青春期、月經期和妊娠期鼻粘膜即可發生充血、腫脹,少數可引起鼻粘膜肥厚。(4)免疫功能障礙:全身免疫功能障礙可以是先天性的,如γ-球蛋白缺乏;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或腫瘤病人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局部免疫功能障礙如缺乏分泌性IgA都可以造成上呼吸道反復的感染。2.局部因素:(1)急性鼻炎的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變為慢性鼻炎。(2)鼻腔或鼻竇慢性炎癥,可使鼻粘膜長期受到膿性分泌物的刺激,促使慢性鼻炎發生。(3)鼻中隔偏曲、鼻腔狹窄、異物、腫瘤妨礙鼻腔通氣引流,使得病原體容易局部存留,以致易反復發生炎癥。(4)長期滴用血管收縮劑,引起粘膜血管舒縮功能障礙,長期血管擴張,組織間隙水腫、粘膜腫脹、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或鱗狀上皮化生,嚴重影響纖毛系統的形態和功能,最終導致藥物性鼻炎。(5)粘膜纖毛功能、結構異常或出現分泌功能障礙也容易發生慢性鼻炎。3.職業和環境因素:職業或生活環境中長期吸入各種粉塵,如煤、巖石、水泥、面粉、石灰等可損傷鼻粘膜纖毛功能。各種化學物質及刺激性氣體(如二氧化硫、甲醛及酒精等)均可引起慢性鼻炎。環境溫度和濕度的急劇變化也可導致本病。1.消除致病因素是關鍵。積極治療全身疾病;矯正鼻腔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結構性鼻炎等;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注意培養良好的心理衛生習慣,避免過度疲勞。有免疫缺陷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盡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場所,并注意戴口罩。2.局部治療:(1)血管收縮劑滴鼻:0.5%~1%麻黃素液,或0.05%羥甲唑啉,每日1~2次,或者只在有明顯鼻塞癥狀是使用。注意此類藥物長期使用可引起藥物性鼻炎,因此一般不宜超過7d。兒童最好不用或短期使用濃度較低的此類藥物。鹽酸奈唑啉(滴鼻凈)應禁止使用。(2)局部糖皮質激素鼻噴劑:最常使用的鼻內抗炎一線藥物。(3)微波或超短波可以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環,改善癥狀。
2024-10-23 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