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心理因素、膽汁反流、胃黏膜防御機制減弱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可采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藥物進行根除治療。 2.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規律進餐。 3.精神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焦慮、緊張,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4.膽汁反流: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減少膽汁反流。 5.胃黏膜防御機制減弱: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瑞巴派特等,增強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總之,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患者應重視并積極治療,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2024-10-22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中醫認為,你的情況是脾胃濕熱導致的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引起胃痛,燒心等癥狀,屬于老胃病范疇,西醫常規的治療方法,只能緩解癥狀,但是胃黏膜仍在不斷受到侵害,不但不能根治,有些胃藥甚至會進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損害程度,因而導致胃病久治不愈.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返流有非常獨到的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砂仁,厚樸,三棱,穿山甲,寸曲,麥芽,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許多患者治愈后不復發;用這些傳統中藥辨證施治,可以清除脾胃濕熱,蕩滌胃腸濁氣,抑制膽汁返流,快速修復胃黏膜,同時有效改善和消除癥狀,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這些藥物你在當地藥店即可買到,省錢,方便,奇效,實用.日常生活應注意營養攝入均衡,吃飯定時定量,不能過饑過飽,生冷細嚼慢咽.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24-10-22 17: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種致病因子的反復侵襲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最后導致固有的腺體萎縮.中醫治療:以健睥消積,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以枳實消痞丸為主加減枳實消痞丸系金元時代明醫李東垣所創,“治心下虛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食.”原方為丸劑,我經多年探索,用本方加減做湯或濃縮加工做丸散劑,治療慢性胃炎,效果很好.枳實黃連生姜半夏厚樸人參炙甘草白術茯苓麥芽用量,加減和煎服法:視病情輕重,病程長短,個體差異和辨證結果而定.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見胃痛,胃脹,痞滿,噯氣,嘈雜,泛酸,惡心,食欲不佳等癥狀者均可用本方辨證加減治療.虛寒者,減黃連加砂仁,吳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鈴子散加黃芩;胃氣上逆明顯者,加蘇梗,肝膽火甚者,加柴胡,黃芩;腸腑濕熱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熱虛實增減.
2024-10-22 17: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勇
南京理工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使用鋁碳酸鎂片主要作用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與胃酸有關的胃部不適癥狀,如胃痛、胃灼燒、酸性噯氣、飽脹等,還可預防非甾體類藥物的胃粘膜損傷。適宜人群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與胃酸有關的胃部不適癥狀。用法用量 除非另有醫囑,成人在飯后1—2小時,睡前或胃不適時服用1—2片達喜咀嚼片。推薦服法1—2片/次,3—4次/天。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時,在癥狀緩解后,至少維持4周。
2024-10-22 17: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治療 1.促胃動力藥物:通過促進胃排空,減少膽汁在胃內的停留時間,促進反流物的排空。常用藥物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多潘立酮(嗎叮啉)、莫沙必利(新絡納)等。甲氧氯普胺主要作用于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其可以通過阻滯多巴胺受體而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學感應區.具有中樞性鎮吐作用。增強胃的蠕動,促進胃排空以及幽門和十二指腸的擴張,加速食物通過;多潘立酮則是一種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具有外周阻滯作用,促進胃排空,改善胃竇十二指腸協調性;莫沙必利是選擇性5-HT受體激動劑。通過激動腸肌層神經叢的5-HT受體,使神經末梢的乙酰膽堿釋放增加,從而促進胃排空。 2.結合膽鹽類藥物:如達喜(鋁碳酸鎂),通過與膽酸和溶血磷脂酰膽堿結合,繼而減輕膽鹽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顯,為臨床上主要用藥;如陰離子交換樹脂(考來烯胺),口服后釋放出氯離子,與膽酸結合,形成不可溶、不吸收的復合物,加速膽鹽及糞便排出,減少胃黏膜損害。 3.抑制胃酸藥:胃酸和膽汁有疊加的作用,對胃黏膜的損傷作用強,抑酸藥對膽汁反流者同樣有效。常用的抑酸劑主要為H2受體阻斷劑(H2RA)及質子泵抑制劑(PPI)。前者能阻止組胺與其H2受體相結合,使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常用藥物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后者則能阻止胞質內H-K交換,減少H排出,其抑酸作用遠優于H2受體阻斷劑。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療程一般為2周。 4.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引可以起胃黏膜炎癥,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并存。因此,對膽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的治療,在常規應用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胃動力藥物的同時.還應首先考慮根除幽門螺桿菌。這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愈合,更可減少誘發癌變的可能。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于癥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者,常用術式有Roux-en-Y手術或膽道分流術。
2024-10-23 0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