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酮催經治療方式及副作用等相關疑問
黃體酮催經治療的話,是指打黃體酮的針嗎?還是服用黃體酮的藥片?上次那個醫生和我說像我這種情況可能要用雌激素的...我嚇死了,我沒那么嚴重吧?黃體酮對人體有什么副作用嗎?催經的話,來了之后以后還會導致不調嗎?會有依賴性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黃體酮催經治療包括注射和口服兩種方式。黃體酮對人體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如頭暈、惡心等。催經后月經仍可能出現不調,一般無依賴性。是否需要用雌激素,取決于具體病情。 1.治療方式:黃體酮催經治療有肌肉注射黃體酮注射液和口服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方式。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2.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頭暈、乳房脹痛、惡心、嘔吐等。這些副作用通常較輕微,停藥后多可自行緩解。 3.后續月經情況:催經后來月經,仍可能因內分泌失調、婦科疾病等原因再次出現不調。 4.依賴性:一般來說,合理使用黃體酮催經不會產生依賴性。 5.雌激素使用:是否需要使用雌激素,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激素水平、子宮內膜厚度等因素。 總之,黃體酮催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具體的治療方案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維持月經的正常。
2024-10-22 17: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以采取副作用比較小的孕激素調整.如果打算使月經提前到來,可以在考試之前注射或者口服孕酮制劑.讓月經提前來潮,要精心計算使用藥物的具體時間,還要根據以往月經來潮的實際天數加以確定.一般情況下,常常使用黃體酮20毫克,每天一次,連續3天,停止使用后3-5天月經來潮.如果月經來的時間比較長,就應該考慮實際的月經期時間.當然,如果月經周期臨近來潮,這種方法就不宜使用.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是月經推遲法,這種方法也是使用孕激素,常用方法的是口服安宮黃體酮,在月經即將來潮的前1-2天(已經來潮,哪怕是一點也不適宜),每天服用2-3次,每次服用3-2片(一天的劑量一般控制在12毫克),連續服用即可,在服用期間月經是不會來潮的.根據服用該藥物停止服用3天后才來月經的特點,確定服用該藥的天數.短期服用孕激素不會給服用者帶來傷害,也沒有大的副作用
2024-10-22 17: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對于黃體酮副作用這個問題你需要給予重視,關于你請問的黃體酮副作用問題我很樂意為你解答:黃體酮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在體內對雌激素激發過的子宮內膜有顯著形態學影響,為維持妊娠所必需。其藥理作用主要為:①在月經周期后期使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子宮充血,內膜增厚,為受精卵植入作好準備。受精卵植入后則使之產生胎盤,并減少妊娠子宮的興奮性,抑制其活動,使胎兒安全生長。②在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乳房充分發育,為產乳作準備。③使子宮頸口閉合,粘液減少變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劑量時通過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產生抑制排卵作用。④競爭性對抗醛固酮,促使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排泄并利尿。⑤有輕度升高體溫作用,使月經周期的黃體相基礎體溫較高。
2024-10-22 17: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黃體酮對人體副作用不大的只要沒有頻繁使用是不需要擔心的沒有依賴的國際上已不推薦用孕激素治療先兆流產,尤其是妊娠早期更不宜使用
2024-10-22 17: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黃體酮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在體內對雌激素激發過的子宮內膜有顯著形態學影響,為維持妊娠所必需。其藥理作用主要為:①在月經周期后期使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子宮充血,內膜增厚,為受精卵植入作好準備。受精卵植入后則使之產生胎盤,并減少妊娠子宮的興奮性,抑制其活動,使胎兒安全生長。②在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乳房充分發育,為產乳作準備。③使子宮頸口閉合,粘液減少變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劑量時通過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產生抑制排卵作用。本品口服經1~3小時血濃度達峰值,由于迅速代謝而失活,故一般采用注射給藥,但舌下含用或陰道、直腸給藥也有效。經陰道粘膜吸收迅速,經2~6小時血濃度達峰值。臨床主要用于習慣性流產、痛經、經血過多或血崩癥、閉經等。口服大劑量也用于黃體酮不足所致疾患,如經前綜合征、排卵停止所致月經紊亂、良性乳腺病、絕經前和絕經期等。陰道給藥可替代口服,特別對肝病患者。
2024-10-22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