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麗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您好,神經節苷脂沉積病的癥狀:GM1節苷脂沉積病Ⅰ型(嬰兒型)最嚴重的一型,患兒多在3~6個月發病,少數于新生兒期起病。初起表現為全身肌張力低下,吸吮力差,喂養困難,對外界反應差。Ⅱ型(晚發嬰兒型,或稱幼年/少年型) 發病年齡稍晚,多數在12~18個月發病。首發癥狀常是步態異常、易摔跌等行走不穩,繼而上肢運動不穩,不能獨坐、獨站和失語,逐漸發展至痙攣性四肢癱瘓,常見癲癇發作。Ⅲ型(慢性晚發型,成年型) 4歲以后發病,多數在兒童期和青春期,亦有遲至三四十歲者。患者常以構音障礙和肌張力改變為初始癥狀,病情進展緩慢,可長達數10年,智能可能輕度受損,通常無共濟失調、肌陣攣、癲癇等癥狀,無面容異常、肝、脾大,無視網膜、角膜病變。GM2神經節苷脂沉積癥可分為:嬰兒型(包括Tay-sachs病、Sandhoff病及AB變異型)和遲發型(包括晚發嬰兒型、少年型及成人型)。
2016-07-04 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