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脊髓前中央動脈缺血癥候群是一種由于脊髓前中央動脈供血障礙導致的神經系統疾病,常表現為運動障礙、感覺異常等。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畸形、外傷、低血壓等。 1.發病機制:脊髓前中央動脈主要供應脊髓前 2/3 區域,當該動脈缺血時,此區域的神經功能受損。 2.癥狀表現: 運動障礙:出現四肢無力、癱瘓,多為不完全性。 感覺異常:痛覺、溫覺減退或消失。 大小便功能障礙:如尿潴留、便秘等。 3.常見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 血管畸形:先天發育異常。 外傷:脊柱損傷影響動脈。 低血壓:血壓過低導致供血不足。 其他:如栓塞、感染等。 4.診斷方法:通過臨床癥狀、體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成像(MRI)、脊髓血管造影等。 5.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使用改善血液循環、營養神經的藥物,如丹參注射液、甲鈷胺等。 手術治療:針對血管畸形等病因進行手術矯正。 脊髓前中央動脈缺血癥候群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早診斷、早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
2024-10-22 1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