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病與激素水平、遺傳、干細胞等因素有關。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孕激素拮抗劑、雄激素類藥物等。藥物治療效果因個體差異、肌瘤大小和位置等而異。 1.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能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縮小,但停藥后肌瘤可能會重新生長。 2. 孕激素拮抗劑:米非司酮可通過拮抗孕激素,抑制肌瘤生長,但長期使用可能有一定副作用。 3. 雄激素類藥物:丙酸睪酮等可對抗雌激素,使肌瘤縮小,但可能引起男性化特征。 4. 中藥治療: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功效的中藥,如桂枝茯苓丸等,對部分患者可能有一定輔助作用。 5. 聯合用藥:有時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聯合使用上述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有一定效果,但并非對所有患者都適用?;颊邞卺t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監測肌瘤變化。
2024-10-22 16: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曹瑞紅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取決于患者年齡,癥狀有無,肌瘤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數目,造成子宮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而定.一,期待療法肌瘤較小,無癥狀,無并發癥及無變性,對健康無影響.圍絕經期病人,無臨床癥狀,考慮到卵巢功能減退后可能使肌瘤退縮或縮小.以上情況均可采取期待療法,即在臨床及影象學方面實行定期隨訪觀察(3~6個月1次).根據復查情況再決定其處理.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有不少新進展.三,手術治療肌瘤患者,子宮附件切除的年齡,以往定為45歲以上.現在看來,要從實際出發,尤其是根據婦科內分泌學的進展,卵巢的保留年齡一般以50歲為界(絕經年齡平均49.5歲),即50歲以內者,能保留卵巢者應予保留.或者50歲以后未絕經者的正常卵巢也應予保留,不以年齡劃線.因為,正常絕經后卵巢仍具有一定內分泌功能,還要工作5~10年.保留卵巢有助于隱定植物神經,調節代謝,有利于向老年期過渡.子宮也有其內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也不應隨便切除.通常子宮切除的年齡定為45歲以上,45歲以下者,尤40歲以下,宜行肌瘤挖除術.行保留附件者,如雙側均可保留,則保留雙側比僅保留單側為好.保留卵巢其卵巢癌的發生率為0.15%,不高于未切子宮者.四,放射治療用于藥物治療無效而有手術治療禁忌或拒絕手術治療者.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癥.
2024-10-22 16: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取決于患者年齡,癥狀有無,肌瘤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數目,造成子宮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而定.其處理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期待療法 肌瘤較小,無癥狀,無并發癥及無變性,對健康無影響.圍絕經期病人,無臨床癥狀,考慮到卵巢功能減退后可能使肌瘤退縮或縮小.以上情況均可采取期待療法,即在臨床及影象學方面實行定期隨訪觀察(3~6個月1次).根據復查情況再決定其處理. 通常,絕經后肌瘤自然退縮,故不需手術處理.然而,肌瘤患者年齡40有余,距絕經可能還有幾年,也可以考慮手術.但術前可先行藥物保守治療,藥物有效者也可暫不手術.還應注意,絕經后婦女肌瘤,少數患者肌瘤并不萎縮反而增大者,故應加強隨訪. 二,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的適應癥 1.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生育年齡因肌瘤所致不孕或流產,藥物治療后使肌瘤萎縮促使受孕,胎兒成活. 2.絕經前婦女,肌瘤不很大,癥狀亦輕,應用藥物后,使子宮萎縮絕經,肌瘤隨之萎縮而免于手術. 3.有手術指征,但目前有禁忌癥需要治療后方可手術者. 4.患者合并內科,外科疾病不能勝任手術或不愿手術者. 5.選擇藥物治療前,均宜先行診斷性刮宮做內膜活檢,排除惡性變,尤對月經紊亂或經量增多者.刮宮兼有診斷及止血作用.
2024-10-22 16: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你食用婦炎康膠囊(桂西),這藥可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腰腹疼痛、帶下黃稠、外因瘙癢;慢性盤腔炎及陰道炎見上述證候者。虛癥帶下不宜選用,其表現為帶下清稀,無臭,伴有神疲乏力,頭昏目眩,面色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等癥。老人、少女、孕婦均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帶下明顯異常,或伴有其他疾病者,應去醫院診治。祝你早日康復!
2024-10-22 16: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常見的表現有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鄰近器官的壓迫癥狀,白帶增多,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等.一部分患者并無癥狀,常在婦科普查時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根據肌瘤所在子宮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壁間,漿膜下,粘膜下及闊韌帶內肌瘤.治療:如果肌瘤較小,無癥狀,也無并發癥及變性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者,因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即自然萎縮或消失,只需定期(3~6個月)復查即可.如復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癥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二,手術治療:(一)子宮切除術,適用于子宮>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肌瘤雖不大但癥狀明顯,或肌瘤增長快不能排除惡性者;(二)肌瘤剝除術:適用于35歲以下,未婚,或未生育患者;三,藥物治療:用于肌瘤較小,癥狀不著,近絕經期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一)甲基睪丸素,丙酸睪丸酮;(二)孕激素類.①炔諾酮,用于要求生育的患者;②甲孕酮,甲地孕酮,炔諾酮,任選其中之一;③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預防:患有子宮肌瘤者,應定期檢查,如3~6個月作一次B超或婦科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婦女,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絕經后又有陰道流血應警惕是否發生肉瘤變性.月經過多者應積極糾正貧血,預防貧血性心臟病,心肌退行性病變的發生.藥物治療子宮肌?何性祥主任醫師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盆腔良性腫瘤.據統計,35歲以上婦女每5人中大約就有1人患子宮肌瘤.在治療上,醫生根據病員年齡,肌瘤大小,經量多少,生育情況等因素來決定采用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中藥,西藥,中西藥物結合或觀察).患者一般都希望能找到不用開刀的有效療法.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答案是肯定的.49歲的黃女士3年前發現子宮肌瘤,至去年底經B超檢查已增大到51×53×59mm大小.3年來伴有經量多,月經周期紊亂,貧血;平時頭昏,乏力,打不起精神.用過丙酸睪丸酮,三苯氧胺,效果不明顯.有醫生建議手術,黃女士不愿手術,前來筆者處就診.經米非司酮治療3個月,B超復查,子宮肌瘤體積已縮小一半.病員面色紅潤,貧血癥狀改善,紅血球,血色素恢復正常.黃女士在萬分高興之余,不禁要問,為什么米非司酮有這么良好的療效呢?這還得由子宮肌瘤的發病機理談起.既往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和雌激素有關,因而用雄激素丙酸睪丸酮治療,予以對抗;或用雌激素受體阻滯劑三苯氧胺來減少雌激素對子宮肌瘤的作用,但這些藥物效果并不盡如人意.1983年Filicori創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肌瘤.其機理是通過一系列藥理連鎖作用,造成性腺功能低下(其低雌激素環境類似藥物性切除卵巢),及子宮和肌瘤血流量減少,最后使肌瘤縮小.此藥縮小子宮肌瘤作用明顯,是以往藥物難以比擬的.但由于此藥價格貴,且需每日肌肉注射,治療期長達3-6個月,限制了其廣泛使用.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和孕激素也有關.根據這一機理,1993年Murphy首先把孕激素受體阻滯劑Ru486(國內藥名米非司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以阻斷孕激素對子宮肌瘤的作用,取得了滿意效果.據最近文獻報道,米非司酮和GnRH-a比較,其縮小子宮肌瘤的療效相仿,但其副反應輕且發生率低,停藥后子宮肌瘤復發率也較后者低.此藥為片劑,每日口服1次即可,價格也低廉,這些優點使此藥易于為病員接受,易于推廣.
2024-10-23 0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