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永濤 主治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您好,坐骨神經疼痛,一般主要是腰椎疾病或者骶椎疾病導致神經壓迫引起的疼痛,一般神經疼痛癥狀比較明顯,可以影響到生活或者影響的行動能力,建議平時避免提重物,避免腰椎突然受力,避免受涼,建議平時可以睡硬板床可以進行針灸,可以進行理療,改善臨床癥狀,祝您健康。
2018-07-14 18: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因: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于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劇疼痛的因素,減痛姿勢,牽引痛及壓痛點等診斷不難但確定病因十分重要. 一,腰椎間盤突出: 病員常有較長期的反復腰痛史,或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后急性發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體征外,并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 二,馬尾腫瘤: 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并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及鞍區感覺減退.腰椎穿刺有蛛網膜下腔梗阻及腦脊液蛋白定量明顯增高,甚至出現Froin征(腦脊液黃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確診. 三,腰椎管狹窄癥: 多見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后癥狀減輕或消失.當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嚴重時,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痛癥狀及體征,病程呈進行性加重,臥床休息或牽引等治療無效.腰骶椎X線攝片或CT可確診. 四,腰骶神經根炎: 因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或勞損,受寒等因素發病.一般起病較急,且受損范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 另外,還需考慮腰椎結核,椎體轉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經痛時,應注意有無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關節,髖關節,盆腔和臀部的病變,必要時除行腰骶椎X線攝片外,還可行骶髂關節X線攝片,肛指,婦科檢查以及盆腔臟器B超等檢查以明確病因.治療; 一,臥床休息: 特別是椎間盤突出早期臥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癥狀自行緩解. 二,藥物治療: 西藥:止痛劑,維生素B族,短程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復. 中藥:外用貼劑,如立正消痛貼等純中藥外敷藥對坐骨神經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理療: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療法,紅斑量紫外線照射等治療.慢性期可用短波療法直流電碘離子導入. 坐骨神經痛的中醫治療: (一) 寒濕閉阻. 散寒除濕,通痹止痛. 蠲痹鎮痛湯. 制川烏10克,制草烏10克,細辛6克,牛膝15克,蒼術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周天寒方. (二) 風寒濕邪凝滯,經絡瘀阻.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皂獨附姜湯. 皂刺30克,獨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黃15克,蒼術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呂廣振方. (三) 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 舒筋活絡,行血止痛. 舒筋活絡飲. 獨活15克,靈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續斷12克,木瓜10克,雞血藤30克,紅花9克,當歸12克,川芎9克,地龍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曾沖方. (四) 風寒濕氣侵入肌膚,流注經絡,濕凝為痰,痰瘀互結,閉塞遂道,營衛失其流暢. 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滌痰通絡. 通經止痛湯. 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黃柏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羌活10克,威靈仙25克,蒼術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獨活15克,龍膽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3天為1療程. 李治方方. (五) 寒濕阻絡. 通陽開痹,驅濕逐寒. 驅痹湯. 細辛6-12克,制草烏6-12克,制川烏6-12克,麻黃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細辛,制川草烏的藥量即先從小量開始,逐漸增量. 李述文方. (六) 風寒侵襲,脈絡阻滯. 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蛇蝎湯. 烏梢蛇10克,炒地龍10克,僵蠶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蜈蚣4克. 川,草烏先煎半小時以減少毒性,后入他藥,取藥液300毫升,每日1劑. 王健民方. (七) 陽虛氣弱,寒濕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利. 溫陽益氣,散寒祛濕,和血通絡. 薏苡附子散合芍藥甘草加味. 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當歸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風藤10克,雞血藤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牛膝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程廣里方. (八) 寒熱瘀阻. 散寒祛濕,舒筋活絡. 坐骨神經Ⅰ號方加味. 川牛膝60-12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細辛4-6克,蒼術10-15克,獨活10-15克,土鱉蟲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雞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宋新家方. (九) 氣血兩虛,寒濕痹阻. 益氣活血,舒筋止痛. 坐骨丸. 黨參60克,當歸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續斷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條,蜂房2只. 研末煉蜜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章次公方. (十) 寒濕之邪侵襲,氣血流行不暢. 溫經通絡,祛風散寒. 痛痹湯. 烏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雞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參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沒藥7.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石正仿方. (十一) 風寒濕痹,阻滯經絡. 除濕散寒,溫通經脈. 新方桂枝湯. 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棗5-10枚,北黃芪15-30克,當歸10-15克,川牛膝10-15克,獨活10-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劉志斌方. (十二) 風寒濕邪,阻閉經絡. 散寒利濕,驅風通絡. 當歸回逆湯. 全當歸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細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獨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龍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條,防己10克,川斷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曾紹裘方. (十三) 寒濕之邪,內傳經絡,氣血瘀阻,經遂不通. 祛濕散寒,溫通經脈,化瘀止痛. 加味桂烏湯. 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參30克,制川烏9克,炙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祝漢臣方. (十四) 寒凝氣滯,瘀阻經脈. 溫陽散寒,化瘀通絡. 加減陽和湯. 麻黃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術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尚爾壽方. (十五) 勞傷筋脈,氣血不運,經遂不通. 舒筋活絡,緩急止痛. 加味芍藥甘草湯. 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罌粟殼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陳玉明方.
2016-07-24 17: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根性坐骨神經痛 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后,腘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病員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于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坐位進臀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神經根的受壓.牽拉坐骨神經皆可誘發疼痛,或疼痛加劇,如Kernig征陽性(病員仰臥,先屈髖及膝成直角,再將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痙攣,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試驗(Lasegue征)陽性(病員仰臥,下肢伸進,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經通路可有壓痛,如腰旁點,臀點,國點,踝點及跖點等.患肢小腿外側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覺減退.臀肌張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經痛: 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征陽性而Kernig征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干的牽拉.
2016-07-24 18: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癥狀:坐骨神經痛多發于單側,夜間加重,咳嗽,大便時加重.原因: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經炎癥病變引起;繼發性的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以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保養:患者除避免著涼外,適當加強腰腿部功能鍛煉會獲得良好效果.此外還需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化,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運動后要注意保護腰部和患肢,內衣汗濕后要及時換洗,防止潮濕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涼,受風.治療:最好采用中藥的方法,通過中藥的作用來調節人體機能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泄過程.減輕局部神經感受器的刺激,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以達到消除癥狀,解除痛苦,恢復功能之目的.
2016-07-24 18: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因: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于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治療; 一,臥床休息: 特別是椎間盤突出早期臥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癥狀自行緩解. 二,藥物治療: 西藥:止痛劑,維生素B族,短程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復. 中藥:外用貼劑,如立正消痛貼等純中藥外敷藥對坐骨神經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理療: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療法,紅斑量紫外線照射等治療.慢性期可用短波療法直流電碘離子導入.
2016-07-24 18:1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醫生建議: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經炎癥病變引起;繼發性的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以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追問:怎樣治療呢醫生回答: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可用B族維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藥,以及針灸,理療等方法治療.但是根本的辦法還是治療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發病。追問:疼酸厲害醫生回答:主要還是得找出原發病變才能更好的治療追問:有腰椎間盤突出好多年,生完孩子腰疼,后腰不疼,左臀和大腿酸疼麻,越來越重了現在
2016-07-24 1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