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大一學生出現右耳耳鳴伴頭暈惡心 3 天,可能是耳部疾病、頸椎問題、神經衰弱、低血壓或梅尼埃病等原因所致。 1.耳部疾病:比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炎癥刺激可導致耳部不適及相關癥狀。中耳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可能與挖耳損傷、進水等有關。 2.頸椎問題:長時間低頭學習或玩手機,可能導致頸椎病變,壓迫血管和神經,影響腦部供血,引起頭暈、惡心和耳部癥狀。 3.神經衰弱: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等易導致神經衰弱,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發頭暈、耳鳴、惡心。 4.低血壓:血壓過低時,腦部供血不足,會產生頭暈、惡心,耳部供血也可能受影響。 5.梅尼埃病:內耳淋巴循環障礙,可引起眩暈、耳鳴、惡心嘔吐等。 總之,出現右耳耳鳴伴頭暈惡心 3 天,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耳部檢查、頸椎檢查、血壓測量等,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7: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的病因比較復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①耳源性疾病(即與耳部疾病相關)②非耳源性疾病,這類病人除了有耳鳴外,常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癥狀.耳鳴病人應當經過醫生的系統檢查,明確了病情,才能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目前,治療耳鳴的方法原則上分為兩大類: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需要根據耳鳴的具體的病因來決定治療方案。
2024-10-22 17: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
2024-10-22 17: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你到正規醫院專科進行系統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再判斷一下病情,之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2024-10-22 17:3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鳴和其他疾病一樣,早期診治有助于病情好轉和康復。因為耳鳴常先于其他癥狀之前,這無疑是一種"警報",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耳毒性往往先出現耳鳴,繼而聽力減退,當發生耳鳴時應立即停藥;貧血、高血壓的病人出現耳鳴或耳鳴加重,表明病情在進一步惡化,應引起警惕;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者,出現耳鳴,則應考慮調換工作環境。有些耳鳴早期明確病因,如盯聹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即可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耳鳴也會隨之消失。但約有40%病人的耳鳴找不到明顯的病因.醫生稱為不明原因性耳鳴。 1.要減少脂肪的攝入 大量攝入脂類食物,會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動脈硬化。內耳對供血障礙最敏感,出現血液循環障礙時,會導致聽神經營養缺乏,從而產生耳聾。 中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控制在大約40克,應少吃各種動物內臟、肥肉、奶油、蛋黃、魚子醬、油炸食物等富含脂類的食物。 2.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缺鐵易使紅細胞變硬,運輸氧的能力降低,耳部養分供給不足,可使聽覺細胞功能受損,導致聽力下降。補鐵,則能有效預防和延緩中老年人耳鳴、耳聾的發生。 45歲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鐵的攝入量不應少于12毫克。 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鐵量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鐵,蝦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黃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莧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鐵量僅次于莧菜,豆制品平均含鐵量約占4至6毫克。 3.多食含鋅食物 導致中老年人耳鳴、耳聾的因素很多,缺鋅是一個重要原因。耳蝸內鋅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耳蝸內鋅的含量明顯降低,影響耳蝸的功能而導致聽力減退。 天天應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魚、牛肉、雞肉、雞蛋、各種海產品、蘋果、橘子、核桃、黃瓜、西紅柿、白菜、蘿卜等。 4.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活血化瘀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環。 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紅葡萄酒、黃酒等。
2024-10-23 1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