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秀蓮 副主任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患處疼痛瘙癢,可能感染炎癥了,也可能是受不良刺激引起的,可以用消炎藥水沖洗,也可以涂抹蘆薈膠,滋養皮膚,避免不良刺激,遠離誘發因素。如果長時間久治不愈,就是要到皮膚科看看。如果是霉菌感染引起的,可以用克霉唑,灰黃霉素等治療。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018-07-03 22: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屬中醫的“淋濁”范疇,主要是由濕熱毒邪為患,具體病因:①毒邪外侵,下身不潔或房事不潔,濕熱毒邪從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②濕熱下注,蘊結于前列腺。③熱毒流注于前列腺疾病。
(2)認為細菌感染通常有三個途徑:①直接蔓延,來源于后尿道感染的直接擴散,特別是上尿道感染時,做導尿或其他尿道器械檢查,細菌可直接擴散到前列腺;②血行感染,如皮膚瘡癤,扁桃體炎等病灶的細菌,經血行感染;③淋巴感染,來源于下尿道和直腸的感染,則可經淋巴途徑致病。
2.主要臨床癥狀:本病起病急,癥狀表現明顯,因感染途徑不同,癥狀可以有所不同,臨床上則可表現為全身和局部癥狀。其中,由血源性感染者先表現全身癥狀。而經淋巴和直接擴散感染則常先出現局部癥狀。
(1)全身癥狀:發病急驟、寒戰高熱,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嚴重者會出現明顯毒血癥。
(2)局部癥狀:①膀胱尿道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有余瀝,排尿困難,終末血尿或全血尿,甚至出現尿閉;②直腸刺激癥狀:肛門、會陰部墜脹或疼痛,有便意或大便秘結,排便有時疼痛,放射至腹部,劇烈者為急性闌尾炎樣臨床表現;③生殖器刺激癥狀:性欲明顯減退,有的則表現陰莖易勃起,性交射精時疼痛明顯。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本病臨床辯證有濕熱證與熱毒證之不同,濕熱證為輕,熱毒證為重。①濕熱證: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黃、小便灼熱、前列腺腫大、壓痛、灼熱,會陰部墜脹不適或疼痛。伴尿道分泌物,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用清利濕熱,祛瘀排濁法治療,方用前列清肝湯加減。②熱毒證:寒戰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會陰部、肛門墜脹疼痛和膀胱尿道刺激癥狀,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法治療,方用前列清毒飲加減。
(2)西醫多以抗菌消炎治療為主,大劑量的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并結合臨床對癥處理。
4.本章話題:
(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哪些并發癥?①急性尿潴留;②急性精囊炎或附睪炎;③精索淋巴結腫大或有觸痛;④性功能障礙。
(2)淋菌性前列腺炎如何診斷和治療?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淋菌性尿道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發。臨床表現有尿道膿性分泌物史,前尿道排尿時有燒灼感,EPS培養淋病雙球菌陽性,可以用大觀霉毒2g肌注,連用7天;或頭孢三嗪1g,靜注連用7天,佐以中藥口服。四、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好發于20-40歲青壯年男子,發病率最高,據統計,35歲以上男性35%-40%患有該病。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通常是細菌經尿路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是濕熱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痰,致腺體脈絡瘀阻,腺管排泄不暢,呈現血瘀痰濁阻滯的病理改變。濕熱不清,常易傷陰傷陽,出現寒熱,虛實錯雜之象。①飲食不節;②性事不潔;③忍精不泄;④它病不愈。
(2)西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①G-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②G+細菌主要是糞鏈球菌、腸球菌、金葡萄和表皮葡萄球菌,③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進而繼發男子不育已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其他如皰疹病毒、厭氧菌中的陰道加特納菌等均可導致CP。
2、臨床癥狀本病起病緩慢,癥狀復雜且無特異性,主要表現有疼痛,尿路刺激癥狀,生殖系統癥狀和精神抑郁癥等。
(1)、疼痛:表現為會陰部、肛門,后尿道腫脹不適或疼痛,或恥骨上腹股溝部、腰骶部、睪丸,陰莖等處不適隱痛,或膈以下膝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射痛。
(2)、尿路刺激癥狀:常見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便等腹壓增加情況下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尿有余瀝,排尿困難,排尿時尿道常有燒灼感,夜尿增多。
(3)、生殖癥狀:可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射精疼痛、血精、遺精等性功能紊亂和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活率減少,畸形精子增多及精子凝集等男性不育癥狀。
(4)、精神抑郁癥狀:出現精神不振、憂愁思慮、煩燥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現象,甚者焦慮、恐懼、憤怒、自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5)、其他癥狀:主要有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大便秘或溏等癥狀。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清利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屬中醫的“淋濁”范疇,主要是由濕熱毒邪為患,具體病因:①毒邪外侵,下身不潔或房事不潔,濕熱毒邪從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②濕熱下注,蘊結于前列腺。③熱毒流注于前列腺疾病。
(2)認為細菌感染通常有三個途徑:①直接蔓延,來源于后尿道感染的直接擴散,特別是上尿道感染時,做導尿或其他尿道器械檢查,細菌可直接擴散到前列腺;②血行感染,如皮膚瘡癤,扁桃體炎等病灶的細菌,經血行感染;③淋巴感染,來源于下尿道和直腸的感染,則可經淋巴途徑致病。
2.主要臨床癥狀:本病起病急,癥狀表現明顯,因感染途徑不同,癥狀可以有所不同,臨床上則可表現為全身和局部癥狀。其中,由血源性感染者先表現全身癥狀。而經淋巴和直接擴散感染則常先出現局部癥狀。
(1)全身癥狀:發病急驟、寒戰高熱,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嚴重者會出現明顯毒血癥。
(2)局部癥狀:①膀胱尿道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有余瀝,排尿困難,終末血尿或全血尿,甚至出現尿閉;②直腸刺激癥狀:肛門、會陰部墜脹或疼痛,有便意或大便秘結,排便有時疼痛,放射至腹部,劇烈者為急性闌尾炎樣臨床表現;③生殖器刺激癥狀:性欲明顯減退,有的則表現陰莖易勃起,性交射精時疼痛明顯。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本病臨床辯證有濕熱證與熱毒證之不同,濕熱證為輕,熱毒證為重。①濕熱證: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黃、小便灼熱、前列腺腫大、壓痛、灼熱,會陰部墜脹不適或疼痛。伴尿道分泌物,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用清利濕熱,祛瘀排濁法治療,方用前列清肝湯加減。②熱毒證:寒戰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會陰部、肛門墜脹疼痛和膀胱尿道刺激癥狀,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法治療,方用前列清毒飲加減。
(2)西醫多以抗菌消炎治療為主,大劑量的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并結合臨床對癥處理。
4.本章話題:
(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哪些并發癥?①急性尿潴留;②急性精囊炎或附睪炎;③精索淋巴結腫大或有觸痛;④性功能障礙。
(2)淋菌性前列腺炎如何診斷和治療?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淋菌性尿道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發。臨床表現有尿道膿性分泌物史,前尿道排尿時有燒灼感,EPS培養淋病雙球菌陽性,可以用大觀霉毒2g肌注,連用7天;或頭孢三嗪1g,靜注連用7天,佐以中藥口服。四、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好發于20-40歲青壯年男子,發病率最高,據統計,35歲以上男性35%-40%患有該病。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通常是細菌經尿路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是濕熱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痰,致腺體脈絡瘀阻,腺管排泄不暢,呈現血瘀痰濁阻滯的病理改變。濕熱不清,常易傷陰傷陽,出現寒熱,虛實錯雜之象。①飲食不節;②性事不潔;③忍精不泄;④它病不愈。
(2)西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①G-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②G+細菌主要是糞鏈球菌、腸球菌、金葡萄和表皮葡萄球菌,③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進而繼發男子不育已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其他如皰疹病毒、厭氧菌中的陰道加特納菌等均可導致CP。
2、臨床癥狀本病起病緩慢,癥狀復雜且無特異性,主要表現有疼痛,尿路刺激癥狀,生殖系統癥狀和精神抑郁癥等。
(1)、疼痛:表現為會陰部、肛門,后尿道腫脹不適或疼痛,或恥骨上腹股溝部、腰骶部、睪丸,陰莖等處不適隱痛,或膈以下膝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射痛。
(2)、尿路刺激癥狀:常見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便等腹壓增加情況下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尿有余瀝,排尿困難,排尿時尿道常有燒灼感,夜尿增多。
(3)、生殖癥狀:可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射精疼痛、血精、遺精等性功能紊亂和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活率減少,畸形精子增多及精子凝集等男性不育癥狀。
(4)、精神抑郁癥狀:出現精神不振、憂愁思慮、煩燥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現象,甚者焦慮、恐懼、憤怒、自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5)、其他癥狀:主要有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大便秘或溏等癥狀。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清利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屬中醫的“淋濁”范疇,主要是由濕熱毒邪為患,具體病因:①毒邪外侵,下身不潔或房事不潔,濕熱毒邪從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②濕熱下注,蘊結于前列腺。③熱毒流注于前列腺疾病。
(2)認為細菌感染通常有三個途徑:①直接蔓延,來源于后尿道感染的直接擴散,特別是上尿道感染時,做導尿或其他尿道器械檢查,細菌可直接擴散到前列腺;②血行感染,如皮膚瘡癤,扁桃體炎等病灶的細菌,經血行感染;③淋巴感染,來源于下尿道和直腸的感染,則可經淋巴途徑致病。
2.主要臨床癥狀:本病起病急,癥狀表現明顯,因感染途徑不同,癥狀可以有所不同,臨床上則可表現為全身和局部癥狀。其中,由血源性感染者先表現全身癥狀。而經淋巴和直接擴散感染則常先出現局部癥狀。
(1)全身癥狀:發病急驟、寒戰高熱,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嚴重者會出現明顯毒血癥。
(2)局部癥狀:①膀胱尿道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有余瀝,排尿困難,終末血尿或全血尿,甚至出現尿閉;②直腸刺激癥狀:肛門、會陰部墜脹或疼痛,有便意或大便秘結,排便有時疼痛,放射至腹部,劇烈者為急性闌尾炎樣臨床表現;③生殖器刺激癥狀:性欲明顯減退,有的則表現陰莖易勃起,性交射精時疼痛明顯。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本病臨床辯證有濕熱證與熱毒證之不同,濕熱證為輕,熱毒證為重。①濕熱證: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黃、小便灼熱、前列腺腫大、壓痛、灼熱,會陰部墜脹不適或疼痛。伴尿道分泌物,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用清利濕熱,祛瘀排濁法治療,方用前列清肝湯加減。②熱毒證:寒戰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會陰部、肛門墜脹疼痛和膀胱尿道刺激癥狀,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法治療,方用前列清毒飲加減。
(2)西醫多以抗菌消炎治療為主,大劑量的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并結合臨床對癥處理。
4.本章話題:
(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哪些并發癥?①急性尿潴留;②急性精囊炎或附睪炎;③精索淋巴結腫大或有觸痛;④性功能障礙。
(2)淋菌性前列腺炎如何診斷和治療?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淋菌性尿道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發。臨床表現有尿道膿性分泌物史,前尿道排尿時有燒灼感,EPS培養淋病雙球菌陽性,可以用大觀霉毒2g肌注,連用7天;或頭孢三嗪1g,靜注連用7天,佐以中藥口服。四、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好發于20-40歲青壯年男子,發病率最高,據統計,35歲以上男性35%-40%患有該病。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通常是細菌經尿路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是濕熱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痰,致腺體脈絡瘀阻,腺管排泄不暢,呈現血瘀痰濁阻滯的病理改變。濕熱不清,常易傷陰傷陽,出現寒熱,虛實錯雜之象。①飲食不節;②性事不潔;③忍精不泄;④它病不愈。
(2)西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①G-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②G+細菌主要是糞鏈球菌、腸球菌、金葡萄和表皮葡萄球菌,③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進而繼發男子不育已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其他如皰疹病毒、厭氧菌中的陰道加特納菌等均可導致CP。
2、臨床癥狀本病起病緩慢,癥狀復雜且無特異性,主要表現有疼痛,尿路刺激癥狀,生殖系統癥狀和精神抑郁癥等。
(1)、疼痛:表現為會陰部、肛門,后尿道腫脹不適或疼痛,或恥骨上腹股溝部、腰骶部、睪丸,陰莖等處不適隱痛,或膈以下膝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射痛。
(2)、尿路刺激癥狀:常見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便等腹壓增加情況下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尿有余瀝,排尿困難,排尿時尿道常有燒灼感,夜尿增多。
(3)、生殖癥狀:可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射精疼痛、血精、遺精等性功能紊亂和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活率減少,畸形精子增多及精子凝集等男性不育癥狀。
(4)、精神抑郁癥狀:出現精神不振、憂愁思慮、煩燥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現象,甚者焦慮、恐懼、憤怒、自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5)、其他癥狀:主要有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大便秘或溏等癥狀。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清利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屬中醫的“淋濁”范疇,主要是由濕熱毒邪為患,具體病因:①毒邪外侵,下身不潔或房事不潔,濕熱毒邪從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②濕熱下注,蘊結于前列腺。③熱毒流注于前列腺疾病。
(2)認為細菌感染通常有三個途徑:①直接蔓延,來源于后尿道感染的直接擴散,特別是上尿道感染時,做導尿或其他尿道器械檢查,細菌可直接擴散到前列腺;②血行感染,如皮膚瘡癤,扁桃體炎等病灶的細菌,經血行感染;③淋巴感染,來源于下尿道和直腸的感染,則可經淋巴途徑致病。
2.主要臨床癥狀:本病起病急,癥狀表現明顯,因感染途徑不同,癥狀可以有所不同,臨床上則可表現為全身和局部癥狀。其中,由血源性感染者先表現全身癥狀。而經淋巴和直接擴散感染則常先出現局部癥狀。
(1)全身癥狀:發病急驟、寒戰高熱,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嚴重者會出現明顯毒血癥。
(2)局部癥狀:①膀胱尿道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尿有余瀝,排尿困難,終末血尿或全血尿,甚至出現尿閉;②直腸刺激癥狀:肛門、會陰部墜脹或疼痛,有便意或大便秘結,排便有時疼痛,放射至腹部,劇烈者為急性闌尾炎樣臨床表現;③生殖器刺激癥狀:性欲明顯減退,有的則表現陰莖易勃起,性交射精時疼痛明顯。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本病臨床辯證有濕熱證與熱毒證之不同,濕熱證為輕,熱毒證為重。①濕熱證: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黃、小便灼熱、前列腺腫大、壓痛、灼熱,會陰部墜脹不適或疼痛。伴尿道分泌物,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用清利濕熱,祛瘀排濁法治療,方用前列清肝湯加減。②熱毒證:寒戰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會陰部、肛門墜脹疼痛和膀胱尿道刺激癥狀,舌紅,苔黃,脈弦滑數。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法治療,方用前列清毒飲加減。
(2)西醫多以抗菌消炎治療為主,大劑量的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并結合臨床對癥處理。
4.本章話題:
(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哪些并發癥?①急性尿潴留;②急性精囊炎或附睪炎;③精索淋巴結腫大或有觸痛;④性功能障礙。
(2)淋菌性前列腺炎如何診斷和治療?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淋菌性尿道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發。臨床表現有尿道膿性分泌物史,前尿道排尿時有燒灼感,EPS培養淋病雙球菌陽性,可以用大觀霉毒2g肌注,連用7天;或頭孢三嗪1g,靜注連用7天,佐以中藥口服。四、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好發于20-40歲青壯年男子,發病率最高,據統計,35歲以上男性35%-40%患有該病。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通常是細菌經尿路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
1.病因病機:
(1)中醫認為該病是濕熱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痰,致腺體脈絡瘀阻,腺管排泄不暢,呈現血瘀痰濁阻滯的病理改變。濕熱不清,常易傷陰傷陽,出現寒熱,虛實錯雜之象。①飲食不節;②性事不潔;③忍精不泄;④它病不愈。
(2)西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①G-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②G+細菌主要是糞鏈球菌、腸球菌、金葡萄和表皮葡萄球菌,③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進而繼發男子不育已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其他如皰疹病毒、厭氧菌中的陰道加特納菌等均可導致CP。
2、臨床癥狀本病起病緩慢,癥狀復雜且無特異性,主要表現有疼痛,尿路刺激癥狀,生殖系統癥狀和精神抑郁癥等。
(1)、疼痛:表現為會陰部、肛門,后尿道腫脹不適或疼痛,或恥骨上腹股溝部、腰骶部、睪丸,陰莖等處不適隱痛,或膈以下膝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射痛。
(2)、尿路刺激癥狀:常見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尤其在排便等腹壓增加情況下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尿有余瀝,排尿困難,排尿時尿道常有燒灼感,夜尿增多。
(3)、生殖癥狀:可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射精疼痛、血精、遺精等性功能紊亂和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活率減少,畸形精子增多及精子凝集等男性不育癥狀。
(4)、精神抑郁癥狀:出現精神不振、憂愁思慮、煩燥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現象,甚者焦慮、恐懼、憤怒、自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5)、其他癥狀:主要有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大便秘或溏等癥狀。
3.中西醫治療:
(1)中醫辯證論治:清利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龜頭上小口瘙癢考慮是龜頭炎或者尿道炎等引起,也不排除生殖系統其他感染疾病。指導建議:及時清洗龜頭,注意局部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016-07-25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