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支氣管擴張合并哮喘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受遺傳、環境、感染、免疫、氣道結構改變等多種因素影響。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預防感染等。 1.遺傳:部分患者存在遺傳因素,導致氣道易發生炎癥和結構異常。 2.環境:寒冷干燥的冬季空氣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3.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可引發或加重支氣管擴張和哮喘。 4.免疫:免疫功能紊亂可能使病情難以控制。 5.氣道結構改變:長期病變導致氣道結構改變,影響呼吸功能。 6.過敏:對某些過敏原的反應也會誘發或加重癥狀。 總之,支氣管擴張合并哮喘需要長期管理和治療。患者應遵醫囑規律用藥,注意保暖,避免接觸過敏原,預防呼吸道感染,適當鍛煉增強體質。如病情變化,及時就醫。
2024-10-22 17: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支氣管擴張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肺部感染、膿痰或咯血。病人每日排痰量較多,痰呈黃綠色、粘液膿性,或有惡臭,有的反復多次咯血,甚至大咯血。一般病程較長,由發病至手術多在10數年。 體格檢查:一般病變輕而局限者無重要體征。肺部感染較重者,或咯血期可聞及固定的哮嗚音或濕羅音。全身可見到杵狀指(趾)等慢性缺氧改變。支氣管擴張的診斷主要依據是支氣管造影,因為這種造影片可從不同角度顯示病變的程度,部位和范圍。一般分為柱狀、囊狀和囊柱狀混合型三類。X線平片可見病側肺紋理增多,或肺容積縮小,如有支氣管結石,則可見鈣化灶。支氣管鏡檢查,在咯血急診病人對于確定出血部位,決定手術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抑制咳嗽的藥物可使病情加重,一般不宜使用。具有較多分泌物的患者,每天進行數次體位引流和胸部叩擊有助于排出粘液,對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具有重要價值。 應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時需長期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的反復發作。亦可給予抗炎藥物,如皮質激素和粘液溶解劑(可使膿液和粘液稀薄的藥物)。如果血氧含量較低,給予氧療有助于預防并發癥,如肺心病(繼發于肺部疾病的心臟病)。對心力衰竭者,給予利尿劑可消除水腫。對有喘息和呼吸困難者,支氣管擴張劑有一定治療作用。 極少數患者可進行肺組織部分切除,該法僅適用于病灶局限于一側肺臟者,最好是局限于一個肺葉或肺段的患者。經治療而反復感染或大量咯血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有時,可有意阻塞出血的支氣管而予以控制。
2024-10-22 17: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支氣管擴張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及及氣管阻塞,引起支氣管組織結構較嚴重的病理性破壞,導致支氣管腔擴張和變形的支氣管慢性異常擴張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卡血.支氣管擴張多見于下葉,多吃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避免冰涼食物誘發咳嗽,少食多餐.保持口腔清潔,咳痰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保持呼吸道通暢:1.指導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先行5-6次深呼吸,于深吸氣末屏氣,繼而咳嗽,連續咳嗽數次將痰咳到咽部附近,在迅速用力咳嗽將痰排出.無效咳嗽,輔以胸部叩擊.2.體位引流,飯前做體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并輔以拍背.體位就是抬高換肺位置,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如有面色蒼白,發紺,心悸,呼吸困難等異常,應立即停止.3.用溴以新溶液霧化吸入或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使痰液稀釋,必要時加用支氣管舒張劑噴霧吸入,以緩解支氣管頸軟,提高怯痰效果.戒煙,避免到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和有煙霧的場所,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藥物應使用抗菌藥物,怯痰劑,支氣管舒張藥.
2024-10-22 17: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海珠喘息定片,平喘,祛痰,鎮靜,止咳。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7: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1)支擴成方 組成:參三七,蒲黃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貝母,橘白,橘絡,阿膠(烊),黨參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百合,生白術,牡蠣各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 用法:將上藥碾末,貝殼類如牡蠣等采用浸膏入藥,制成散劑或片劑(每片含生藥0.33克).散劑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劑,咯血時,每次15片,每日3次;未咯血時10~15片,每日1~2次.1個月為一療程.發病前或發病時均可服用. 療效:共觀察84例(其中54例為疑似支氣管擴張癥).止血效果:顯效56例,有效24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5.2%;止咳效果(共76例):顯效15例,有效32例,無效29例,有效率為61.8%;化痰效果(共74例):顯效13例,有效26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為52.7%.表明本方以止血效果最佳. (2)支擴系列片 組成:由4種片劑組成.①百合片:百合60克,白芨120克,蛤粉60克,百部30克;②半夏片:生半夏75克(姜汁浸),百合60克,蛤粉60克,南天竹60克,百部60克,白芨135克;③小薊片:白芨90克,阿膠1Z0克,蛤粉60克,蒲黃60克,參三七60克,用小薊草90克取汁拌入;④止血片:煅花蕊石90克,血余炭90克,人中白30克,蒲黃炭60克. 用法:將上藥按處方比例共研細末,加適量賦型劑制成0.3克重的片劑.百合片適于一般支氣管擴張癥;半夏片適用于咳嗽劇烈,痰多腥臭者;小薊片及止血片都適用于止血,前者療效較佳,但價格較貴.后三種藥片可據癥配百舍片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5片. 療效:共觀察60例,顯效19例,有效23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0%.以療程在1~2年內效果為佳. (3)瀉白化血湯 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血余炭10克,三七3克(吞服). 加減:發熱咽痛去地骨皮9加桑葉,菊花,牛蒡子各10克;兼燥火加沙參,麥冬,天花粉備15克;痰熱加魚腥草15~30克,貝母10克,黃芩10克;咯血大發作加炙黃芪寸太子參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53例,51例癥狀消失,服藥最少5劑,最多18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4)涼膈散 組成:大黃,芒硝,甘草,薄荷,淡竹葉各6克,連翹,梔子,黃芩各9克,蜂蜜18克(兌入). 加減:咯血重加茜草根,白茅根,白芨;胸脹痛加枳殼,瓜蔞皮;痰多加橘紅,半夏,膽南星,魚腥草;陰虛去大黃,芒硝,加生地,沙參,麥冬,丹皮等.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后兌勻,分2次溫服. 療效:共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30例,顯效22例,總有效率為93.3%. (5)加味補絡補營湯 組成: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廣三七粉3克(沖服),生赭石15克,烏梅15克,知母15克,魚腥草30克. 用法:本方用于支氣管擴張咯血,咯血100毫升以下者,每日1劑,分3次服;咯血100毫升以上者,每日2劑,分4次服. 療效:本方出自張錫純之《衷中參西錄》,共治13例,咯血癥狀消失12例,其中最少服15劑,最多服40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6)益氣化瘀膏 組成:黨參,麥冬,生地,百合,陳皮,訶子,海蛤殼各100克,半夏,茜草,丹參各60克,桃仁,五味子各30克,枸杞80克,煅花蕊石120克,川貝粉50克,三七粉25克,青黛30克,阿膠150克,竹瀝60毫升,冰糖500克,蜂蜜500克. 用法:將前14味藥加水煎2小時取頭汁,然后再加水煎30分鐘,取二汁,把頭,二汁混合并濃縮至25oo毫升加入川貝粉,三七粉,青.黛,阿膠和竹瀝,再煎30分鐘,最后加冰糖和蜂蜜收膏約3000毫升.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3次. 療效:共治10例,服用本藥2~3料后臨床癥狀均消失.9例經隨訪,未復發.本方主要用于病情緩解之后,發作期以辨證施治為主. (7)五白霧劑 組成:白芨30克,五倍子5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至200毫升,煎煮至50毫升左右傾出,再加水100毫升煎煮,過濾后將兩次濾液混合煎煮至20毫升,再過濾后,即傾人霧化吸人器之盛藥杯內霧化吸人. 療效:本方用于支氣管擴張及其他肺部疾患所造成的咯血,共治療44例(包括10例支氣管擴張咯血病人),顯效30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9%.
2024-10-22 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