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并發癥較多,常見的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 1.糖尿病腎病:長期高血糖損傷腎臟微血管,導致蛋白尿、腎功能不全。治療包括控制血糖、血壓,使用ACEI 或 ARB 類降壓藥如貝那普利、厄貝沙坦等,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影響視網膜血管,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治療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采用激光光凝術、玻璃體切割術等。 3.糖尿病足:足部神經和血管病變,易出現感染、潰瘍、壞疽。治療需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處理傷口,嚴重時可能截肢。 4.糖尿病心血管病變: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風險。治療重點是控制血糖,使用他汀類降脂藥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等,并改善生活方式。 5.糖尿病神經病變:可累及周圍神經、自主神經。治療以控制血糖為主,同時使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依帕司他等。 糖尿病患者要重視血糖控制,定期進行相關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并發癥,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致殘、致死風險。應在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
2024-10-22 16:19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6-11-17 20:22
高壓190低壓150.血糖27生活不能自理
-
楊東銀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6-11-17 20:30
-
楊東銀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0 0 -
你好,血糖高于16就比較危險了,同樣血壓是190/150,是重度高血壓,如果是不及時控制很容易引起腦出血的,需要及時住院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糖尿病急性并發癥作為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認識更為恰當,由于短時間內胰島素缺乏、嚴重感染、降糖藥使用不當,血糖過高或過低出現急性代謝紊亂,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二)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狀態有利于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同時高血糖狀態也抑制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見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2、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發生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未經治療、治療中斷或存在應激情況時。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嚴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氧化,其中間代謝產物酮體在血中的濃度顯著升高,而肝外組織對酮體的利用大大減少,導致高酮體血癥和尿酮體。由于酮體是酸性物質,致使體內發生代謝性酸中毒。3、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4、心臟病變: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見的有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塞等。5、神經病變:在高血糖狀態下,神經細胞、神經纖維易產生病變。臨床表現為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個別患者出現局部肌無力、肌萎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表現為腹瀉、便秘、尿潴留、陽痿等。6、眼部病變: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大部分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常見的病變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內障等。7、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足。
2024-10-22 16: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目前把糖尿病的并發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并發癥分為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兩大類,狹義的并發癥指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我們研究的內容包括廣義的并發癥所涉及的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兩大類,研究的重點是狹義的慢性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糖尿病的并發癥主要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這些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造成的。所以,發現血糖升高,診斷為糖尿病的話,就需要服藥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住之后糖尿病并發癥的幾率是比較小的。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 一般狹義講糖尿病性并發癥是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即使是急性皮膚化膿感染淮劇等急性感染等并發癥,發病的基礎也是由于糖尿病控制不良長期持續產生的,應包括慢性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糖尿病并發癥主要有: 1,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狀態有利于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同時高血糖狀態也抑制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見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 2,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發生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未經治療,治療中斷或存在應激情況時.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嚴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氧化,其中間代謝產物酮體在血中的濃度顯著升高,而肝外組織對酮體的利用大大減少,導致高酮體血癥和尿酮體.由于酮體是酸性物質,致使體內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3,糖尿病腎病:也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微血管并發癥,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2024-10-22 16: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對于糖尿病是有可能會出現上述的并發癥的,不過只有糖尿病能夠控制住,一般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所以不用太過于擔心,還是要盡早進行治療的好。可以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用于單純飲食控制不滿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島素血癥者,用本藥不但有降血糖作用,還可能有減輕體重和高胰島素血癥的效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的到你!
2024-10-22 16: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并發癥 1.心血管病變 除嚴格控制糖尿病且必須長期堅持貫徹外,應及早處理各種心血管問題。高血壓頗常見,采用藥物時應注意有否影響糖、脂肪、鉀、鈣、鈉等代謝,如失鉀性利尿劑(噻嗪類)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可減少鉀和鈣離子進入β細胞而抑制胰島素釋放,以致血糖升高;保鉀利尿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可抑制醛固酮分泌而排鉀減少,在腎功能不全伴高血壓者易發生血鉀過高而影響心功能,有時可引起嚴重后果;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不論選擇性或非選擇性者均可抑制低血糖癥癥狀、提高血甘油三酯、降低HDL2-ch,非選擇性者還可延遲低血糖癥恢復;不少降壓藥還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陽瘺,有此類并發癥者尤須注意避免。有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或腦血管意外者易誘發酮癥,應采用短(快)效類胰島素一日分次注射,劑量宜偏小,以免發生低血糖癥時再誘發心肌梗塞,但酮癥也可誘發上述心腦腎并發癥,必須注意。近年來還發現糖尿病性心肌病在嚴重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齊發生前僅有T波低平倒置,應及早嚴格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應用輔酶Q10和第二代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1-肉堿可改善心肌功能,也可試用。 2.腎臟病變 及早控制糖尿病,早期病變可以逆轉。對于腎臟病變早期階段,微量白蛋白尿期,不論有無高血壓、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第一代或第二代藥物均可使尿白蛋白排泄量減少,根據血壓,卡托普利(captopril)12.5~25mg,2~3次/d或依那普利(enalapril)5mg,1~2次/d不等。除尿白蛋白外,尿轉鐵蛋白和尿內皮素排泄量均有明顯降低,這主要由于ACEI對腎小單位的循環有獨特的作用,擴張出球小動脈甚于入球小動脈,以致減低小球內壓力,減少蛋白濾出。目前ACEI已廣泛應用于早期甚而腎功能正常的大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腎臟病變的患者,尤其在前者獲得滿意的效果。必須同時嚴格控制高血壓也有利于控制腎病。宜攝入低蛋白飲食在晚期腎功能衰竭時應采用透析療法,以腹膜透析較安全,終末期可作腎移植。 3.神經病變 早期控制糖尿病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者可逆轉恢復正常,但感覺神經療效較差。以往試用維生素B族,B12、B6、B1、B2、NAA等療效可疑。有神經痛者可試用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tegratol)每片0.2g,3次/d,可暫時止痛。也可用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每晚30~50mg可有效,氟奮乃靜(fluphenazine)0.5~2.0mg,2~3次/d,可與阿米替林合用。近年來還試用肌醇片,2g/d分2次口服,或用醛糖還原酶抑制劑(aldosereductaseinhibitor)索比尼爾(sorbinil),托瑞司他(tolrestat),statil等,或用甲基維生素B12(methylcobalamine)治療取得療效,后二者尚在研究中。 4.視網膜病變 基本治療為及早控制糖尿病。出血時及有滲出者可試用 氯貝特(clofibrate,atromids),2g/d,約有43.5%視力好轉,15%膽固醇下降。有血小板凝聚者可試以阿司匹林,但療效可疑。近年亦有試用醛糖還原酶抑制劑治白內障及眼底病變而獲效者。除藥物治療外,近年來尚有光凝療法(photocoagulation),采用激光燒灼糖尿病性微血管瘤,使視網膜出血者止血,玻璃體中新生血管破壞,消除視網膜水腫及毛細血管中微栓塞發生,從而減少出血及膠質纖維增生。激光療法可分灶性及廣泛性兩種,視病情需要而選擇。為了去除玻璃體中血塊、纖維蛋白及膜形成,可采用玻璃體切除術(vitrectomy)或分離術(vitreolysis)。 5.足潰瘍 主要由下肢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加以局部受壓甚而損傷所致。與其他慢性并發癥一樣預防重于治療。患者要注意保護雙足,每日以50~60℃溫水洗腳,用軟毛巾吸干趾縫間水份,防止發生嵌甲,如有胼胝及時處理以免局部受壓,損傷,繼發感染。襪子要軟而無破損或補釘,鞋子要寬松,穿鞋前要檢查鞋內有無尖硬的異物等。也可采用特制鞋墊使局部突出部位減少受壓。必要時采用抗生素、擴血管藥和活血化瘀等療法,潰瘍局部可修剪壞死組織,敷以去瘀生新的藥物,盡量不截肢。
2024-10-23 02:5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