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游玩后手臂腫痛周身累會是登革熱嗎
國慶節1號出去逛街了,有提一些東西,下午去玩了溜冰,摔過,沒玩多久,大概兩個小時,國慶節前一晚沒睡好,2號就手一抬,肩膀酸痛,手臂上也是,特別是右手的手臂,感覺腫痛,這不會是登革熱吧,我沒被蚊子咬包啊什么的,就感覺現在周身累,酸痛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國慶游玩后出現手臂腫痛、周身累的癥狀,不太可能是登革熱。這種情況更可能是由于過度勞累、肌肉拉傷、睡眠不足、外傷以及乳酸堆積等原因導致的。 1.過度勞累:長時間提東西和溜冰,身體肌肉承受較大負荷,容易引發酸痛和疲勞。 2.肌肉拉傷:溜冰時摔倒可能導致肩部和手臂的肌肉拉傷,引起疼痛和腫脹。 3.睡眠不足:前一晚沒睡好,身體未能得到充分休息,會加重疲勞感。 4.外傷:摔倒可能造成局部組織的輕微損傷,產生腫痛。 5.乳酸堆積:劇烈運動后,肌肉會產生大量乳酸,無法及時代謝,導致酸痛。 綜上所述,目前的癥狀不太符合登革熱的表現。建議先休息觀察,減少活動,適當熱敷疼痛部位。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15: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手臂酸痛,從左手轉到右手,發病時睡都睡不著,像是頸椎病.頸椎病主要癥狀是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少數有眩暈,摔倒,或一側面部發熱,出汗異常,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甚至截癱.病人可以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里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表現;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更有少數病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頸椎病分為六型: (1)頸型:即局部型,由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頸肩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 (2)神經根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脊神經根,引起感覺,運動功能障礙者,又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3)脊髓型:頸椎間盤遲行性改變造成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又分為中央型和周圍型兩種.中央型的發病是以上肢開始,向下肢發展;周圍型的發病是以下肢開始,向上肢發展.此兩型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度. (4)椎動脈型:由于鉤椎關節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者. (5)交感神經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癥狀者. (6)其他型:指食管壓迫型等.
2024-10-22 15: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臂酸痛,漲痛屬于中醫學說的游走風,屬中醫中的“痹”癥范疇,廣義上稱之風濕,風濕治療是醫學上的世界難題,又稱不死的癌癥,“至今病因不明”,經研究證明,風濕病既不是因風得病,也不是因濕得病,這個中醫概念是完完全全的錯誤概念,幾百年來,人們沿習著這一概念來治病是百分百失敗的,風濕病因是明了的,它是由某種病毒造成,這種病毒有如下特性:它會放毒,會產氣,會發汗,會復制自身,會竄行,會集聚于人體的某一部位;上了年齡的人,由于體內積累的病毒太多,所以就在某處痛起來了,凡是肝病,胃病,肺病,糖尿病,關節痛,類風濕痛,腰椎痛,頸椎痛等等,均是這個病因引起的,一般地,當肺部病毒較多時,表現為肩甲骨痛或頸椎痛,你想辦把病毒清出手臂外就能治好了.我建議你好好休息一下..多喝水...如果癥狀還是沒有減輕的話..最好去醫院做檢查..可能是肌肉勞損了...我也有手臂酸疼..查出來結果居然是心臟方面的問題..所以大意不的~~~
2024-10-22 15: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不會是登革熱請放心,很有可能是你之前溜冰的時候摔倒的,建議你擦點紅花油之類的,登革熱的癥狀不是這樣的,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5: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一)牽引 1.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采用。 2.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于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方法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后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松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024-10-22 19:0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