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細菌性陰道炎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混合感染,常見癥狀有陰道分泌物增多、有魚腥臭味等。治愈細菌性陰道炎,需綜合使用藥物治療、注意個人衛生、調整生活習慣等方法。 1.藥物治療:可選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替硝唑等藥物。甲硝唑可口服或陰道局部用藥;克林霉素軟膏可陰道涂抹;替硝唑栓劑也可用于陰道治療。使用藥物時需遵醫囑。 2.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勤換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 3.調整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增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4.避免誘因: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不濫用抗生素,以免破壞陰道菌群平衡。 5.飲食調整:少吃辛辣、油膩、甜膩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飲食清淡。 細菌性陰道炎通過積極治療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通常可以治愈。但治療過程中需嚴格遵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查。
2024-10-22 16: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細菌性陰道炎治療:1.滅滴靈250-500mg,每日2次,連服7日,服藥內2日禁酒,孕婦禁用.2.磺甲硝咪唑1.0g,每日1次,連服10-15日.3.四環素500mg,每日4次,連服7日.4.氯林可霉素300mg,每日2次,連服7日.5.氨芐青霉素0.5g,每日4次,共7天.6.可用1%乳酸或醋酸溶液作陰道沖洗,以恢復正常生理環境,抑制細菌生長.7.乳酸桿菌療法與乳酸桿菌制劑,國外使用乳酸桿菌療法,主要用于陰道沖洗和制成栓劑置于陰道內.
2024-10-22 16: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陰道炎日常不注意容易反復發作。最好做白帶常規確診后再對癥治療。如果有確診最好用達克寧栓陰道上藥和婦炎康膠囊口服治療日常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陰部干燥清潔,特別是在經期和房事后。這個時期容易感染婦科炎癥,飲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切記在治療期間不可房事,避免加重病情
2024-10-22 16: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這個一般可以給與甲硝唑泡騰片塞陰道局部消炎治療,嚴重的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平時關鍵的需要注意清潔衛生。
2024-10-22 16: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細菌性陰道病主要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引起的一種陰道炎,可通過性關系傳播。細菌性陰道病是加特納菌、厭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桿菌減少,陰道內生態平衡系統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婦女陰道中也有加特納菌寄生。西醫治療 1、滅滴靈250-500mg,每日2次,連服7日,服藥內2日禁酒,孕婦禁用。 2、磺甲硝咪唑1.0g,每日1次,連服10-15日。 3、四環素500mg,每日4次,連服7日。 4、氯林可霉素300mg,每日2次,連服7日。 5、氨芐青霉素0.5g,每日4次,共7天。 6、可用1%乳酸或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作陰道沖洗,以恢復正常生理環境,抑制細菌生長。 7、乳酸桿菌療法與乳酸桿菌制劑,國外使用乳酸桿菌療法,主要用于陰道沖洗和制成栓劑置于陰道內。中醫治療 濕熱下注 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陰中潮紅、灼熱、腫痛,尿赤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止帶 方藥:豬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澤瀉、黃柏、梔子、白果、車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 濕濁下注 帶下量多,色白,質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 治法:健脾利濕止帶 方藥: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 中成藥:白帶丸 肝郁脾虛 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紅、苔薄膩,脈弦細。 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濕。 方藥:丹皮、白芍、白術、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中成藥:加味道遙丸 外泊法 外陰熏洗:蒼術、生苡仁、苦參各15克,黃柏10克,布包水煎加分鐘,熏洗外陰,每日2次。 陰道納藥:康婦特栓I枚,每晚1次納陰中,10次為一療程。[
2024-10-23 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