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膝蓋積水、疼痛且行動不便,用藥效果不佳,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如滑膜炎、半月板損傷、關節炎、創傷、感染等。 1.滑膜炎: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導致關節液分泌失調形成積水。治療上可采用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塞來昔布、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2.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后刺激關節滑膜,引起積水和疼痛。輕度損傷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休息、制動、理療;嚴重損傷可能需要手術修復。 3.關節炎: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會導致關節積液。治療包括藥物(如氨基葡萄糖、甲氨蝶呤)、物理治療,晚期可能需關節置換。 4.創傷:外傷導致膝關節損傷,引起積水和疼痛。早期冷敷,后期熱敷,配合活血化瘀藥物(如云南白藥膠囊)。 5.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膝關節,引發炎癥和積水。需抗感染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 膝蓋積水疼痛行動不便的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2024-10-22 16: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膝關節滑膜炎中最常見的是膝關節增生,積水,紅腫等癥狀;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癥。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內損傷和脫位,膝關節骨關節炎繼發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關節游離體等。建議采用中醫穴位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癥滲出,達到快速治愈的目的。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6: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膝蓋滑膜炎又稱膝關節滑膜炎,是一種多發性疾病。容易造成患者暫時或長期部分喪失勞動力,對患者危害都較大。目前,雖由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仍有許多患者仍不能治愈。首先應避免引起創傷或勞損的運動,減少膝部負重及屈伸活動。鍛煉股四頭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措施,直腿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關節積液吸收,輕度膝關節滑膜炎一般不必臥床休息,可短距離行走,若積液量多,應適當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關節功能鍛煉。
2024-10-22 16: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醫生建議:你描述的這個癥狀建議可以口服滑膜炎顆粒和舒筋活血片等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口服針灸烤電等一起來治療的等。
2024-10-22 16: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膝關節滑膜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負重大,運動多,最易受到損傷。滑膜主要分布關節周圍。于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在受各種病因(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損傷產生炎癥反應,而滑膜對炎癥的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液。產生疼痛,嚴格地講,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癥存在,其主要表現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于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于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治療期間盡量減少抽水注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積水消除之前也一定不要勞累和鍛煉,過多活動會損傷骨骼,簡單通俗的可理解為:滑囊是一個儲油器,是為骨骼肌腱運動加油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潤滑減少摩擦,如果有了積水,積水稀釋了滑液就起不到潤滑作用了,此時劇烈活動就會產生骨骼摩擦,最終損傷骨骼.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主要是微循環不通阻礙所致,所以治療應以調理微循環系統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中醫保和堂徐記膏藥(滑膜囊炎膏)外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于藥物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于關節滑囊部位,使藥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于體表的藥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于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24-10-23 0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