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歲腔隙腦栓塞好轉后仍頭暈,如何調養?
今年69歲,經檢查腔隙腦栓塞,輸兩天液好轉。怕年紀大吃藥多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吃藥后還配合吃了【微+絡+康】,現在頭不痛了,說話比以前清晰,但有時還是會頭暈,平時該怎么注意調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69 歲腔隙腦栓塞患者病情好轉后仍有頭暈癥狀,調養需從飲食、運動、作息、情緒、定期復查等方面入手。 1. 飲食:保持清淡、低鹽、低脂,多吃新鮮蔬果,如芹菜、蘋果等,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肉。避免高糖、高油、高鹽食物。 2. 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度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增強體質,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3. 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 7 - 8 小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4. 情緒: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與人交流等方式舒緩情緒。 5.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6. 遵醫囑服藥: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銀杏葉片等,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總之,腔隙腦栓塞患者的調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自身和家屬的共同努力,遵循醫生的建議,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復發的風險。
2024-10-22 16: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心理護理 多于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使其了解該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的客觀規律,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多于大家交流,減輕精神壓力,主動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一般護理 (1)病室要清潔,安靜,光線柔和,空氣新鮮。良好的休養環境,病人精神愉快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食欲及各器官的功能。 (2)供給足夠的水分,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對胃腸功能低下者注意少食多餐,提高每餐質量。必要時鼻飼飲食,做好口腔清潔的護理。 (3)定時加服飲料,熱開水,少飲茶及咖啡,戒煙酒。注意訓練排便習慣,必要時可用甘油栓,番瀉液或灌腸通便。 (4)對尿潴留病人,嚴格做好留置導尿的護理,注意尿量,尿色及性質的變化。女病人注意會陰部的清潔衛生,每日沖洗一次。 (5)病人運動,感覺障礙,局部血液循環差,注意皮膚護理。減少和避免壓迫,保持床鋪平整干燥,每1-2小時翻身,排背,按摩受壓部位,可用紅花酒按摩,改善循環,防止壓創發生。 (6)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注意防止燙傷發生。 (7)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育秧氣吸入。對意識清楚者,翻身排背同時鼓勵咳痰可配合霧化吸入,預防肺炎發生。
2024-10-22 16: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梗塞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腦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癥,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于45~70歲中老年人.1)起病突然,常于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2)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現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惡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個病人可具有以上臨床表現中的幾種.腦梗塞容易復發,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提倡小劑量阿司匹林口服.其他可選用抗栓丸,西比靈,維腦路通等藥,長期服用.出現先兆癥狀時,可以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4%碳酸氫鈉注射液靜滴.
2024-10-22 16: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用健旺牌羅布麻茶該品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具有平穩降壓、穩壓,有效預防高血壓并發癥(如中風、偏癱等)。
2024-10-22 16: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腦梗塞的護理:(1)飲食護理。應給予病人高熱量、容消化流質食物;不能吞咽者給予鼻飼。鼻飼食物可為牛奶、米湯、菜湯、肉湯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將牛奶、雞蛋、淀粉、菜汁等調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狀的混合奶,鼻飼給病人。每次鼻飼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飼時,應加強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感冒。長期昏迷的病人機體抵抗力較低,要注意給病人保暖,防止受涼、感冒。病人無論取何種臥位都要使其面部轉向一側,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當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嘔吐物時,要及時吸出或摳出;每次翻身變換病人體位時,輕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預防褥瘡。昏迷病人預防褥瘡最根本的辦法是定時翻身,一般每2~3小時翻身一次。另外,還要及時更換潮濕的床單、被褥和衣服。現介紹: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側臥位為例):第一步家屬站于病人右側,先使病人平臥,然后將病人雙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屬將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將病人抬起并移向右側(家屬側),再將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側;第三步將病人頭、頸、軀干同時轉向左側即左側臥位;最后在病人背部、頭部各放一枕頭,以支持其翻身體位,并使病人舒適。 (4)預防燙傷。長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環不好,冬季時手、腳越發冰涼。家人在給病人使用熱水帶等取暖時,一定要注意溫度不可過高,一般低于攝氏50度,以免發生燙傷。 (5)防止便秘。長期臥床的病人容易便秘,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給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給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應服用麻仁潤腸丸或大黃蘇打片等緩瀉藥,必要時可用開塞露幫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時更換尿濕的衣服、床單、被褥。如病人需用導尿管幫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時要注意無菌操作,導尿管要定期更換。幫助病人翻身時,不可將尿袋抬至高于病人臥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墜床。躁動不安的病人應安裝床擋,必要時使用保護帶,防止病人墜床、摔傷。 (8)預防結膜、角膜炎。對眼睛不能閉合者,可給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蓋濕紗布,以防結、角膜炎的發生。 (9)一般護理。每天早晚及飯后給病人用鹽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陰一次,隔日洗腳一次等。
2024-10-22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