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挖耳勺弄破耳朵導致出血、耳鳴和流水,可能是外耳道損傷、感染等原因引起。需要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感染、觀察癥狀變化等。 1. 損傷程度:外耳道皮膚較薄,輕微損傷可能僅有少量出血,嚴重損傷可能影響聽力。 2. 感染風險:破損處易受細菌入侵,引發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導致流水、耳鳴加重。 3. 處理方法:保持耳部干燥,避免進水。可使用碘伏消毒外耳道破損處。 4. 用藥選擇:如有感染跡象,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等。 5. 觀察癥狀:密切關注耳鳴、流水情況,以及是否出現疼痛、聽力下降等。 6. 就醫時機: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耳鏡等檢查。 總之,挖耳時要小心,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慌張,按照正確的方法處理,必要時及時就醫,以促進恢復,避免病情加重。
2024-10-22 16: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看這考慮是中耳炎的可能,建議你去醫院五官科檢查一下確診后治療可以服用消炎藥如左氧氟沙星,VC銀翹片治療,同時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簽拭凈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注意要多喝水,忌食煙、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2024-10-22 16: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藥治療可用蔓荊子散疏散風熱,解毒消腫,蔓荊子10克、甘菊10克、升麻10克、前胡10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麥冬10克、木通10克、赤苓10克、桑白皮10克,或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龍膽草10克、生梔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包煎)、澤瀉10克、當歸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024-10-22 1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您好!建議您可以用雙氧水擦擦耳洞,然后涂點紅霉素眼膏如果沒有好轉,應及時就醫,在平時應注意飲食,小心清理耳朵,您可以用棉簽來清理,這樣不容易劃傷,希望能幫到您
2024-10-22 16: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熱,疼痛,耳聞感,重者伴全身發熱,不適感,耳周淋巴結腫大.檢查可見外耳道彌漫性充血,腫脹,重者外耳道狹窄,皮膚潰爛.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適和癢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長者可因外耳道皮膚增厚而聽力減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癢的應注意與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區別.本病屬中醫的耳瘡范疇,多因風熱侵襲或熱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1.內服藥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2.外用藥黃連膏,紫金錠外耳道涂敷.中藥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如伴有耳周圍腫脹.可以水調散外敷(即黃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涼開水調成糊狀涂布耳周腫脹處或以濕熱毛巾敷局部).常用西藥1.急性外耳道炎;紅霉素或螺旋霉素1日3次口服,宜適當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等.2.外耳道局部可涂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軟膏等.3.超短波,紅外線理療.急性期后持續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癥狀,可能并發其它疾病,不宜延誤,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在公共汽車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損傷.
2024-10-23 0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