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可能與遺傳、神經血管調節、內分泌、飲食、精神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等。 1.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能減輕疼痛癥狀。曲坦類藥物,如舒馬曲坦,對偏頭痛也有較好效果。麥角胺類藥物,如麥角胺咖啡因,適用于急性發作的偏頭痛。 2.避免誘因:減少食用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避免精神緊張、勞累、強光刺激等。 3.中醫治療:針灸、按摩相關穴位,有助于緩解偏頭痛。 4.心理調節:通過冥想、放松訓練等方式,減輕心理壓力。 5.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規律飲食,適度運動。 總之,偏頭痛患者需要綜合多種治療方法,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預防,以減少發作頻率和減輕疼痛程度。若偏頭痛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16: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偏頭痛是反復發作的一種搏動性頭痛,屬眾多頭痛類型中的“大戶”.它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約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出現一側頭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漸加劇,直到出現惡心,嘔吐后,感覺才會有所好轉在安靜,黑暗環境內或睡眠后頭痛緩解.在頭痛發生前或發作時可伴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同時,它是一種可逐步惡化的疾病,發病頻率通常越來越高.據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發生大腦局部損傷,進而引發中風.其偏頭痛的次數越多,大腦受損傷的區域會越大.二)伴有先兆的偏頭痛(典型偏頭痛)可分為先兆和頭痛兩期: ▲1.先兆期視覺癥狀最常見,如畏光,眼前閃光,火花,或復雜視幻覺,繼而出現視野缺損,暗點,偏盲或短暫失明.少數病人可出現偏身麻木,輕度偏癱或言語障礙.先兆大多持續5~20分鐘. ▲2.頭痛期常在先兆開始消退時出現.疼痛多始于一側眶上,眶后部或額顳區,逐漸加重而擴展至半側頭部,甚至整個頭部及頸部.頭痛為搏動性,呈跳痛或鉆鑿樣,程度逐漸加重發展成持續性劇痛.常伴惡心,嘔吐,畏光,畏聲.有的病人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眼結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厭食.一次發作可持續1~3日,通常睡覺后頭痛明顯緩解,但發作過后連續數日倦怠無力.發作間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頭痛可分成幾種亞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頭痛:包括眼型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失語型偏頭痛等.至少出現過2次上述典型發作,排除器質性疾患后診斷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長先兆的偏頭痛(復雜型偏頭痛):癥狀同(1).先兆在頭痛發作過程仍持久存在,延續時間超過1小時而不到1周.神經影像學檢查不能發現有顱內結構病損. (3)基底型偏頭痛(原稱基底動脈偏頭痛):有明確起源于腦干或雙側枕葉的先兆癥狀,如失明,雙眼顳側和鼻側視野都有的視覺癥狀,構音障礙,眩暈,耳鳴,聽力減退,復視,共濟失調,雙側性感覺異常,雙側輕癱或精神錯亂等.多在數分鐘至1小時內消失,繼而發現雙側枕區搏動性頭痛.間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頭痛的偏頭痛先兆(偏頭痛等位發作):出現見于偏頭痛發作的各種先兆癥狀,但有時間并不隨后出現頭痛.當病人年齡漸老,頭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發作性先兆癥狀,但完全表現為先兆癥狀而無頭痛者則較少.40歲后首次發病者需作深入檢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頭痛極少見.起病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下.有固定于一側的頭痛發作史,在一次較劇烈頭痛(眼眶或眶后痛)發作后,出現同側的眼肌麻痹,以上臉下垂最多見.麻痹持續數日或數周后恢復.開始幾次發病麻痹完全恢復,但多次發作后可遺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復.神經影像不宋體排除顱內器質性病損. ■(四)兒童期良性發作性眩暈(偏頭痛等位發作)有偏頭痛家族史但兒童本人無頭痛.表現為多次,短暫的眩暈發作,也可出現發作性平衡失調,焦慮,伴有眼球震顫或嘔吐.神經系統及腦電圖檢查正常.間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兒童成年后可轉為偏頭痛. (五)偏頭痛持續狀態偏頭痛發作持續時間在72小時以上(其間可能有短于4小時的緩解期)的稱偏頭痛持續狀態. 迄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可令偏頭痛永不復發!不過,實踐證明,患者除通過心理調適,飲食調養外,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在偏頭疼的間隙期進行預防性治療. 1.少碰3C食物 奶酪起司(Cheese),巧克力(Chocolate),柑橘類食物(Citrousfruit),以及腌漬沙丁魚,雞肝,西紅柿,牛奶,乳酸飲料等富含酪胺酸.而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痙攣的主要誘因,所以如果你有偏頭疼的病史,那么最好遠離這些食物. 2.小心香腸,熱狗 香腸,熱狗,火腿,臘肉等腌熏肉類,加工肉品等含有亞硝酸鹽的食品,以及含味精多的食品會害你偏頭痛,日常生活中最好盡量少吃些. 3.警惕代糖食品 研究發現,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肉緊張,而引發偏頭疼.而低糖可樂,低糖汽水,無糖口香糖,冰淇淋,綜合維他命和許多成藥中都含有阿斯巴甜.所以對代糖過敏的人,只要啜飲一小口低糖汽水,就會引發頭痛.
2024-10-22 16: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偏頭痛持續狀態和嚴重偏頭痛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1mg/kg)或靜脈滴注ACTH50單位(置于500ml葡萄糖水內),或口服潑尼松10mg,1日3次.對發作時間持續較長的病人應注意適當補液,糾正水及電解質紊亂. (一)急性發作的治療應在安靜避光的室內休息.輕者可服用一般的鎮痛劑和安定劑(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數可獲得緩減.頭痛伴惡心,嘔吐者可應用滅吐靈. 麥角胺制對部分病人有效.它是5-HT受體的促動劑,也有直接收縮血管作用.主要激動5-HT1A受體,但對多巴胺,腎上腺素受體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較大.常用麥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咖啡因100mg和麥角胺1mg),在出現先兆或開始隱痛時立即服用1~2片.為避免麥角中毒,單次發作用量不要超過4片,每周總量不得超過8片.或可用酒石酸麥角胺0.25~0.5mg,作皮下或肌肉注射.麥角過量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肌痛及周圍血管痙攣,缺血等副作用.有嚴重心血管,肝,腎疾病者及孕婦禁用.對偏癱型,眼肌麻痹型和基底型偏頭痛也不適用. 英明格(sumatriptan)是5-HT1D受體促動劑,對腦血管有高度選擇性作用.成人口服100mg,30分鐘后頭痛開始緩解,4小時后達到最佳療效.皮下注射6mg(成人量)起效快,癥狀復發可在24小時內再次注射6mg.副作用輕微,有一過性全身熱,口干,頭部壓迫感和關節酸痛.偶爾也有胸悶,胸痛或心悸情況. (二)預防治療每月頭痛發作2~3次上者應考慮長期預防性藥物治療.該類藥物需每日服用,用藥后至少2周才能見效.若有效應持續服用6個月,隨后逐漸減量到停藥. 1.普萘洛爾為β-腎上腺能受體阻斷劑.約對50%~70%病人有效,1/3病人的發作次數可減少一半以上.一般用量為10~40mg,1日3次.副作用小,逐漸增量可減少惡心,共濟失調及肢體痛性痙攣等不良反應. 2.苯噻啶(pizotifen,sandomigran)5-HT拮抗劑,也有抗組胺,抗膽堿能及抗緩激肽作用.常用劑量為0.5mg,每日1次,緩慢增加到每日3次.持續治療4~6月,80%病人頭痛改善或停止發作.副作用有嗜睡和疲勞感,能增加食欲,長期服用會發胖. 3.美西麥角(methysergide)5-HT拮抗劑,主要對5-HT2受體有拮抗作用.需從小劑量(0.5~1mg/日)開始服用,在一周內逐漸增加到1~2mg,每日2次.可引起惡心,嘔吐,眩暈,嗜睡等副作用,長期服用可出現腹膜后組織,肺-胸膜纖維化.連續服用6個月必須停服1個月.僅在最頑固的病人才考慮試用. 4.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nimodipine)和氟桂利嗪(flunarizine,西比靈)常用劑量尼莫地平為20~40mg,每日3次.藥物副作用小,可出現頭昏,頭脹,惡心,嘔吐,失眠或皮膚過敏等不適. 5.丙戊酸鈉100~400mg,每日3次. 6.阿米替林(amitryptiline)為三環類抗抑郁藥,能阻止5-HT的重攝取.多用于抗抑郁和治療慢性疼痛,對偏頭痛伴有緊張性頭痛者有效.常用劑量為75~150mg/日. 7.可樂定(clonidine)能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有降壓作用.預防偏頭痛效果較弱,但少量應用無副作用.常用劑量為0.078mg~0.15mg,每日2~3次
2024-10-22 16: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偏頭痛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或終止頭痛發作,緩解伴發癥狀,預防頭痛復發。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個方面。偏頭痛建議使用頭痛寧膠囊,它熄風滌痰,逐瘀止痛。用于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屬痰瘀阻絡證,證見:痛勢甚劇,或攻沖作痛,或痛如錐刺,或連及目齒,伴目眩畏光,胸悶脘脹,惡心嘔吐,急躁易怒,反復發作。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6:5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偏頭痛是反復發作的一種搏動性頭痛,屬眾多頭痛類型中的“大戶”.它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約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出現一側頭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漸加劇,直到出現惡心,嘔吐后,感覺才會有所好轉在安靜,黑暗環境內或睡眠后頭痛緩解.在頭痛發生前或發作時可伴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同時,它是一種可逐步惡化的疾病,發病頻率通常越來越高.據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發生大腦局部損傷,進而引發中風.其偏頭痛的次數越多,大腦受損傷的區域會越大.治療目的除解除急性頭痛發作癥狀外需盡量防止或減少頭痛的反復發作.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針灸及氣功對部分病人有效. (一)急性發作的治療應在安靜避光的室內休息.輕者可服用一般的鎮痛劑和安定劑(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數可獲得緩減.頭痛伴惡心,嘔吐者可應用滅吐靈. 麥角胺制對部分病人有效.它是5-HT受體的促動劑,也有直接收縮血管作用.主要激動5-HT1A受體,但對多巴胺,腎上腺素受體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較大.常用麥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咖啡因100mg和麥角胺1mg),在出現先兆或開始隱痛時立即服用1~2片.為避免麥角中毒,單次發作用量不要超過4片,每周總量不得超過8片.或可用酒石酸麥角胺0.25~0.5mg,作皮下或肌肉注射.麥角過量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肌痛及周圍血管痙攣,缺血等副作用.有嚴重心血管,肝,腎疾病者及孕婦禁用.對偏癱型,眼肌麻痹型和基底型偏頭痛也不適用. 英明格(sumatriptan)是5-HT1D受體促動劑,對腦血管有高度選擇性作用.成人口服100mg,30分鐘后頭痛開始緩解,4小時后達到最佳療效.皮下注射6mg(成人量)起效快,癥狀復發可在24小時內再次注射6mg.副作用輕微,有一過性全身熱,口干,頭部壓迫感和關節酸痛.偶爾也有胸悶,胸痛或心悸情況. 偏頭痛持續狀態和嚴重偏頭痛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1mg/kg)或靜脈滴注ACTH50單位(置于500ml葡萄糖水內),或口服潑尼松10mg,1日3次.對發作時間持續較長的病人應注意適當補液,糾正水及電解質紊亂. (二)預防治療每月頭痛發作2~3次上者應考慮長期預防性藥物治療.該類藥物需每日服用,用藥后至少2周才能見效.若有效應持續服用6個月,隨后逐漸減量到停藥. 1.普萘洛爾為β-腎上腺能受體阻斷劑.約對50%~70%病人有效,1/3病人的發作次數可減少一半以上.一般用量為10~40mg,1日3次.副作用小,逐漸增量可減少惡心,共濟失調及肢體痛性痙攣等不良反應. 2.苯噻啶(pizotifen,sandomigran)5-HT拮抗劑,也有抗組胺,抗膽堿能及抗緩激肽作用.常用劑量為0.5mg,每日1次,緩慢增加到每日3次.持續治療4~6月,80%病人頭痛改善或停止發作.副作用有嗜睡和疲勞感,能增加食欲,長期服用會發胖. 3.美西麥角(methysergide)5-HT拮抗劑,主要對5-HT2受體有拮抗作用.需從小劑量(0.5~1mg/日)開始服用,在一周內逐漸增加到1~2mg,每日2次.可引起惡心,嘔吐,眩暈,嗜睡等副作用,長期服用可出現腹膜后組織,肺-胸膜纖維化.連續服用6個月必須停服1個月.僅在最頑固的病人才考慮試用. 4.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nimodipine)和氟桂利嗪(flunarizine,西比靈)常用劑量尼莫地平為20~40mg,每日3次.藥物副作用小,可出現頭昏,頭脹,惡心,嘔吐,失眠或皮膚過敏等不適. 5.丙戊酸鈉100~400mg,每日3次. 6.阿米替林(amitryptiline)為三環類抗抑郁藥,能阻止5-HT的重攝取.多用于抗抑郁和治療慢性疼痛,對偏頭痛伴有緊張性頭痛者有效.常用劑量為75~150mg/日. 7.可樂定(clonidine)能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有降壓作用.預防偏頭痛效果較弱,但少量應用無副作用.常用劑量為0.078mg~0.15mg,每日2~3次.偏頭痛是血管性頭痛的一種典型表現,以中青年女性多見,可有家族遺傳史.能誘發偏頭痛的因素很多,如勞累,緊張,天氣變化,情緒波動,進食某種食物等.偏頭痛經過相應的治療都能得到緩解,但任何一種治療都不可能保證患者不會復發.經過相應檢查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后,偏頭痛患者應該從心理上徹底放松自己.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進食有刺激性食物和能誘發頭痛的食物,消除對該病的恐懼心理,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頭痛的發作次數.切不可依賴去痛片.
2024-10-22 21: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