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經常身體發熱且手心熱但并非感冒,可能是陰虛火旺、積食、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紊亂、感染性疾病等原因所致。 1.陰虛火旺:體內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亢,可出現燥熱。常伴有口干咽燥、失眠多夢等癥狀。治療以滋陰降火為主,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 2.積食:飲食不節,食物積滯在胃腸,產生內熱。表現為口臭、腹脹等。建議調整飲食,適量運動,必要時服用保和丸。 3.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激素分泌異常導致代謝加快。會有心悸、多汗等。需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可能使用甲巰咪唑等藥物。 4.植物神經紊亂: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引起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常有焦慮、煩躁等。可通過調整心態、規律作息改善,嚴重時服用谷維素。 5.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腎盂腎炎,細菌感染導致炎癥反應。有尿頻、尿急等癥狀。需抗感染治療,如使用左氧氟沙星等。 身體經常發熱手心熱的原因較為復雜,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6: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手心發燙不一定是發熱,體溫可以正常,是中醫所謂的陰虛生內熱.手心,腳心,心窩發熱,稱五心煩熱.有的病人還可能盜汗不適,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腎盂腎炎,胃腸道慢性炎癥等.如果你總是感到手心發燙,卻沒有其它什么病狀,應該還是陰陽不調和神經方面的原因.可服用知柏地黃丸.
2024-10-22 16: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手心發熱,五心熱與中醫的陰虛,肝熱,血熱,郁熱,瘀熱,濕熱,或植物神經紊亂等有關,建議找中醫辨證配合用中藥治療。如果是肝熱,郁熱引起的可以服加味逍遙丸,黃連上清片等治療。應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忌飲酒,忌海鮮,忌腥葷及發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情緒舒暢等。
2024-10-22 16: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您好注意補充營養!使用耳聾左慈丸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希望我的建議能給你帶來幫助。
2024-10-22 16: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手足心發熱而未有其它癥狀相伴的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手足心發熱的多同時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現。中醫將手足心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發干枯,腹部脹大,食欲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2、血虛陰虧,手足發熱其原因多由于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后,失于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干舌燥,午后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手足心發熱,以疳積脾虛引起的多見,絕大多數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2024-10-22 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