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下腹脹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腸道炎癥、婦科疾病、泌尿系統問題、腹部著涼等。 1.消化不良:飲食不規律或進食過多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下腹脹痛。可遵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藥物,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 2.腸道炎癥:如腸炎,多由細菌、病毒感染等引起。可考慮使用諾氟沙星膠囊、腸炎寧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以抗炎、調節腸道菌群。 3.婦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等婦科炎癥可能導致下腹脹痛。常用藥物有婦科千金片、婦炎康片、甲硝唑片等,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4.泌尿系統問題: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能引發。可選用三金片、左氧氟沙星片、熱淋清顆粒等。 5.腹部著涼:腹部受寒后可能出現下腹脹痛。此時可通過熱敷緩解,一般無需用藥,若癥狀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解痙止痛藥,如山莨菪堿片。 下腹脹痛的原因較多,自行用藥可能延誤病情。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7: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下腹疼痛”的問題。“下腹疼痛”是婦產科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疼痛的急緩、性質、部位各異。一般以疼痛的急緩分急性與慢性兩類。 1)急性下腹疼痛:這是就診的常見主訴。引起急性下腹疼痛常見的疾病有以下幾類: 1.急性炎癥引起的下腹疼痛--爭性盆腔感染,包括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輸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急性盆腔蜂窩組織炎等。其中急性輸卵管卵巢炎最常見,嚴重時有膿腫形成。急性盆腔內感染常發生于產品及流產后,如急性子宮內膜及盆腔蜂窩組織炎等;還見于淋病等性傳播疾病,這種性傳播性疾病包括淋球菌感染及衣原體等感染,往往反復發作,嚴重時引起輸卵管積膿。 2.非炎癥性下腹疼痛--常見為異位妊娠、卵巢腫瘤蒂扭轉及破裂。①異位妊娠引起的腹腔內出血。疼痛表現隨出血多少與速度而有不同。若出血量少、出血速度緩慢,腹痛常局限于下腹一側,血液積聚于子宮直腸陷凹處,可引起肛門墜痛,這種情況往往是輸卵管妊娠流產所致。若為輸卵管妊娠破裂,出血量多,速度快,血液迅速波及全腹腔引起全腹疼痛,向上刺激膈肌可引起肩痛。病人常伴有貧血及休克。②卵巢腫瘤蒂扭轉。卵巢腫瘤蒂扭轉時,疼痛突然發生于下腹部一側,為持續性絞痛,常伴有惡心與嘔吐。此外,卵巢囊腫尚可發生破裂,破裂后內容物刺激腹膜產生疼痛。 3.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下腹疼痛--人工流產及安環發生子宮穿孔時,可出現急性下腹疼痛。卵巢宮內膜囊腫(巧克力囊腫),于月經期囊腫增長大可發生破裂,囊腫內容刺激腹膜而發生嚴重腹痛。 2)慢性下腹疼痛:原因較多,并常伴腰骶部疼痛及白帶增多,常見于生殖器官慢性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盆腔淤血癥以及心理性盆腔痛等。 1.生殖器慢性炎癥--婦女長期出現腰骶部疼痛、下腹痛,并于性交后及月經期加重。常伴白帶增多,多為慢性子宮頸炎引起。若長期出現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并于勞累、性交后或月經前后加重,常伴月經失調、疲乏無力者,多為慢性盆腔炎癥引起。 2.痛經--分原發性與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常見于青春期少女,原因不清楚。隨著年齡增長或結婚與生育后,一般可以自愈。繼發性痛經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常見癥狀為繼發性逐漸加重的痛經。疼痛為周期性發作,或非經期下腹有隱痛而行經前后加重。往往伴有性交疼痛,這是由于性交時陰莖反復抽動對宮頸后壁及韌帶處異位結節的沖撞所致。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經失調。子宮腺肌癥與子宮內膜異位癥一樣,出現繼發性痛經,并常伴以月經過多。 3.盆腔淤血癥--又稱盆腔靜脈曲張癥。由慢性盆腔淤血所致。主要癥狀為下腹部墜痛,平臥時減輕。此外,常伴以腰骶部疼痛、月經過多及白帶增加。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于性交后加重。由于性交時疼痛,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帶增多等癥狀明顯加重,因而產生對性生活厭煩的情緒。 4.腫瘤性疼痛--婦科惡性腫瘤發展到晚期時,可出現難以忍受的頑固性疼痛。下腹疼痛常伴有腰骶部疼痛,且疼痛常放射到下肢。產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經受到癌腫浸潤或壓迫。 5.心理性盆腔痛--慢性的反復發作的下腹疼痛而找不出器質性病變,可能是心理性盆腔痛。有人認為心理性盆腔痛是一種軀體轉換反應,即將某種被壓抑的情緒轉變為軀體癥狀,以緩解心理矛盾;也有人因性行為方面有過精神創傷,而對性產生恐懼,出現性交疼痛,進而發展為盆腔痛。病人的主訴內容較多,主要為腰酸背痛及盆腔痛,疼痛程度與部位因人而異。摘自(齊魯晚報)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2 17: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下腹部間歇性痙攣性疼痛腸道功能紊亂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中上腹部腹痛,有壓痛,與飲食關系密切.消化性潰瘍,疾病的活動期可有持續性劇痛腹痛的家庭救護(1)讓病人兩腿屈曲側臥,以減輕腹肌緊張度,減輕疼痛.腹膜炎以半坐位為好.(2)觀察腹痛的性質,部位,發作時間,伴隨癥狀,盡快查明病因.病因不明時切忌盲目熱敷或冷敷腹部.(3)在病因不明時盡量不用止痛藥,以免干擾疼痛的性質而誤診.(4)病因明確的腸炎,痢疾,胃炎等病,可適當應用止痛藥,如顛茄片,胃舒平,654?2,阿托品等.用藥1~2次后腹痛不見減輕及時到醫院診治.重視做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肌梗塞的情況,以及X線檢查和腹部B超檢查.(5)消化系統病引起的腹痛,飲食治療很重要.潰瘍病,胃炎的飲食要容易消化,較細軟;胰腺炎要給予低脂低蛋白的清淡飲食,急性期還需要禁食.要根據病情決定飲食治療的方向,適當的飲食治療會使腹痛減輕.(6)精神要放松,保持樂觀主義態度,注意休息,減少胃腸神經官能癥引起的腹痛.(7)寄生蟲病引起的腹痛要給予驅蟲治療,例如腸蟲清,左旋咪唑,阿的平,驅蛔靈等.
2024-10-22 17: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多多注意飲食衛生,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你可以使用多潘立酮片(恒邦),本藥可以1、緩解由胃排空延緩、胃腸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部脹悶感、腹脹、上腹疼痛、噯氣、腸胃脹氣、口中帶有或不帶有胃內容物的胃燒灼感。2、治療功能性、器質性、感染性、飲食性、放射性治療或化療所引起的惡心、嘔吐。成人:一日3~4次,一次10mg,必要時劑量可加倍或遵醫囑兒童:一日3~4次,每次每公斤體重0.3mg,本品應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希望可以幫到你!
2024-10-22 17: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為什么“腹痛、腹漲”的問題。“腹痛、腹漲”,首先要確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才能對癥治療。以下列出經常引起腹痛、腹脹的主要原因:1)急性胃腸炎--腹痛,以上腹部及臍周為主,呈陣發性痙攣性疼痛,伴食欲減退,腹脹,惡心嘔吐,急性水樣腹瀉,或伴有發熱、頭昏、軟弱,多由酗酒、刺激性或不潔食物和藥物引起。2)慢性胃炎--上腹部脹悶不適或疼痛,尤以進餐后尤甚,飯后飽脹、噯氣、吞酸嘈雜,食欲減退、惡心、舌淡無味、大便溏薄,或有貧血、消瘦。3)消化性潰瘍病--上腹疼痛作脹長期反復發作,呈周期性,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繼以較長時間的緩解,以春秋季節發作者多見;疼痛與飲食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好在兩餐之間發生,進食后可緩解,胃潰瘍的疼痛常在多后1小時內發生,1--2小時后逐漸緩解;伴唾液分泌增多、反胃、噯酸噯氣、惡心嘔吐。4)細菌性痢疾--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惡心嘔吐,繼以陣發性腹痛、腹瀉,腹痛以臍周及左下腹為著,每天排便10--20次,呈膿血便、量少,里急后重感明顯。多為夏秋季節發病,有飲食不潔史。5)過敏性紫癜--皮膚紫斑,下肢及臀部多見,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紫紅色、高出皮膚;50%患者伴有腹脹腹痛,位于臍周及下腹部,可伴有惡心嘔吐便血等;膝踝等大關節游走性疼痛或明顯紅腫痛。多見于兒童與青年,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6)泌尿系結石--上腹部或背、腰或肋腹部疼痛,較劇烈,疼痛向下腹部、外陰部、大腿內側等處放射,伴排尿困難、惡心嘔吐、大汗淋漓、虛脫,歷時數分鐘至數小時,可見血尿,或有尿急、尿頻、尿痛。7)急性病毒性肝炎--右上腹發脹隱痛,可觸及腫塊,皮膚鞏膜發黃,小便色黃,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可伴有畏寒、發熱、乏力。8)慢性肝炎--患肝炎日久不愈,超過半年,右上腹隱痛作脹,可能及包塊,有壓痛,食欲不振,乏力倦怠,或有皮膚黝黑、蜘蛛痣,手掌發紅如豬肝色。9)肝硬化--腹脹,右上腹隱痛,有或無腫塊,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疲倦乏力,腹瀉;鼻衄、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瘀點,面色黝黑,蜘蛛痣,手掌發紅如豬肝色;發熱,皮膚鞏膜發黃,腹壁血管顯露,腹水。多數患者有肝炎病史數年。10)慢性膽囊炎、膽結石--反復發作上腹作脹疼痛,呈持續性隱痛劇烈刀割樣疼痛,多因飽餐或過食油膩辛辣引起或加重,伴有惡心嘔吐,胃部灼熱,噯氣反酸,部分患者右上腹觸及囊性包塊。11)慢性胰腺炎--上腹部鉆痛或鈍痛,常較劇烈,迅速加重并持續較長時間,部分病人左上腹或臍部可觸及包塊,有壓痛,伴有消化不良、食欲減退,厭食油膩,體重減輕。既往有急性胰腺炎發作病史。12)子宮肌瘤--女性,下腹部墜脹疼痛,部分病人觸及包塊,腰酸不適;月經周期縮短、量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白帶增多;或有尿頻、便秘、大便不暢、不孕。13)慢性盆腔炎--女性,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白帶增多,月經增多或月經失調;有時有低熱,疲乏或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14)痛經--行經前后或月經期下腹疼痛、墜脹,疼痛程度不一,多持續2--3日緩解。有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或虛脫。15)先兆流產--妊娠28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下腹墜痛。早期流產,先出現陰道流血,后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晚期流產,先有腹痛,腹痛系陣發性宮縮樣疼痛,后有陰道出血,出血不多。16)闌尾炎--先有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轉移至右下腹部,壓痛明顯,有時可觸及包塊,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或有腹瀉。17)胃下垂--常見于女性,瘦長體型者。上腹飽脹不適,常于餐后,多站立或勞累后加重,厭食、惡心、噯氣,亦可有腹瀉、便秘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秘,有時有深部腹隱痛,或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乏力等。18)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腹痛,為輕到中度痙攣性痛,多在左下腹及左側腹部,便次增多,可為粘便、粘液便、粘液血性便等,多因飲食不當、受涼感冒、月經周期或胃腸道感染而使病情加重,病情輕重不一,起病緩慢。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2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