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腿經常在半夜抽筋,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缺鈣、著涼、疲勞、血管疾病、神經受壓等。 1.缺鈣:鈣離子在肌肉收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降低時,肌肉興奮性增加,容易導致抽筋。可通過飲食補充鈣,如奶制品、豆制品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如碳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 2.著涼:夜間睡眠時腿部保暖不足,肌肉受到寒冷刺激,會引起抽筋。注意睡眠時蓋好被子,避免腿部暴露在寒冷環境中。 3.疲勞:白天過度運動或長時間站立,腿部肌肉疲勞,夜間也可能抽筋。適當休息,睡前按摩腿部肌肉可緩解。 4.血管疾病:下肢動脈硬化、靜脈曲張等血管疾病,會影響腿部血液循環,導致肌肉缺血缺氧,引發抽筋。需要治療原發病,改善血液循環。 5.神經受壓: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可能壓迫神經,導致腿部肌肉抽筋。這種情況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總之,小腿經常半夜抽筋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如果抽筋頻繁發生且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2 17: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抽筋即肌肉痙攣.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引起腿腳抽筋的常見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①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②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③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松,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④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平時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熱敷,按摩,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還無改善,你就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2024-10-22 17: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考慮是缺鈣引起的孕婦的飲食原則上要多樣化,多吃營養高,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質是生命的基本物質,約占人體干重的40%左右.胎兒發育,孕婦子宮和乳腺增生等都需要大量蛋白質,所以孕婦要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魚,豆制品等;糖主要用于供給能量,孕婦代謝增強,能量消耗大,因此,大米,白面等含糖食物相應要增加;孕婦對脂肪消耗量并不多,不要吃過多脂肪,防止肥胖,增加負擔;平時要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芹菜,白菜等長纖維菜類,有助于防止便秘.胎兒的骨骼,神經,造血器官發育需要大量鐵,磷,鈣和各種維生素,所以孕期要注意補充這些物質.除了飲食中多吃動物肝,豆類,菠菜,貝殼類水產品和牛奶外,可適當服些鐵劑,鈣片和維生素A,B,C,D等,以防治貧血和缺鈣.
2024-10-22 17: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泛酸鈣片,適用于泛酸鈣缺乏(如吸收不良綜合征、熱帶口炎性腹瀉、乳糜瀉、局限性腸炎或應用泛酸鈣拮抗藥物時)的預防和治療。還可用于維生素B缺乏癥的輔助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7: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抽筋部位不同,應對方法卻大同小異.如果置之不理,抽筋可以持續1~15分鐘,也可能在短時間內重復發作.救治抽筋不應強拉硬扯,避免拉傷肌纖維. 正確的處理步驟如下:1.按摩抽筋部位.2.小心地舒展,拉長抽筋部位的肌肉,使它保持在伸展狀態.3.在抽筋局部用毛巾熱敷. 抽過筋的人一定更希望知道怎樣做才能保證今后不再有同樣的體驗.其實,防止抽筋的有效辦法就是避免和消除那些與抽筋緊密相關的誘發因素. 1.經常鍛煉身體,防止肌肉過度疲勞.運動前做好充分的預備活動,伸展開腿部,腰部,背部,頸部和兩臂的肌肉.增加運動量不可過急,應該遵守每星期增加10%的原則. 2.經常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大量出汗時應該補充營養強化型的運動飲料. 3.注意飲食平衡,特別是從飲食中補充各種必需的營養成分.如:喝牛奶和豆漿可以補鈣;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4.夜里抽筋的人,尤其要注意保暖,不妨試一試在睡覺前伸展一下肌肉,尤其是容易抽筋的肌肉部位. 提示:盡管多數情況下抽筋不是病,但如果發生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又沒有明顯誘因,就應該向醫生咨詢,盡快發現是否存有潛在的慢性病.
2024-10-23 11: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