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發生于產后哺乳期婦女,常因乳汁淤積、細菌入侵等引起。乳房脹痛是其常見癥狀,治療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藥、通乳藥等。 1.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頭孢呋辛),能有效殺滅細菌,控制感染。 2.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乳房脹痛及發熱癥狀。 3.通乳藥:王不留行、通草等中藥,有助于疏通乳腺,促進乳汁排出。 4.外敷藥:如意金黃散,局部外敷能減輕炎癥和疼痛。 5.回奶藥:如果感染嚴重,需要回奶,可使用維生素 B6、炒麥芽等。 急性乳腺炎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潔,避免乳汁淤積,注意休息和飲食。
2024-10-22 16: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雖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夠觸摸到明確的腫塊,但常有局部不適感,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有時會感到一側乳房輕度疼痛不適,或一側肩背部發沉、酸脹不適,甚至牽及該側的上臂?! ≡缙谌榉績瓤捎|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一般無明顯疼痛,少數有陣發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許多研究資料表明乳腺癌的發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還有1.內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長期刺激:雌激素的活性對乳癌的發生有重要作用月經過早來潮(小于12歲)或絕經晚(遲于55歲)未生育晚育(第一胎在35歲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乳癌的發生率較高2.病毒:致癌性RNA病毒可能與乳腺癌相關3.乳腺非典型增生:有乳腺導管和小葉非典型增生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注意:這里說的是非典型增生不是通常口語中的乳腺增生)4.遺傳和家族史:乳癌在家族中的多發性也在統計中獲得證實具有乳腺癌家族史(一級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2-3倍5.營養因素:高脂物質攝入過多與乳腺癌的發生有一定的相關性6.放射線:接受高水平電離輻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過多放射線照射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
2024-10-22 16: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好采用有效的傳統中藥保守治療,有可能康復,許多患者康復后能夠長期存活。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蟲草、豬苓、明黨參、桑寄生、青陽參、香菇、紅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術、八月札、知母、片姜黃、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補骨脂、獨活、石菖蒲、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青黛、肉桂、苦參、金精粉、葫蘆巴、白癬皮、赤芍、山豆根、遠志、澤瀉、金銀花、烏術粉、制鱉甲、連翹、紫草、桃仁、三七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對乳腺癌效果非常好,臨床應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其功效能在短期內縮小腫塊,控制轉移、減輕痛苦、穩定病情、延長生存期,甚至達到臨床治愈。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轉移擴散,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又不產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最終達到戰勝癌癥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殘存癌細胞卷土重來,杜絕復發轉移。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24-10-22 16: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這樣的情況可以服用炎立消膠囊,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用于屬于熱證的細菌性痢疾、急性扁桃體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腸胃炎、急性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口服,一次2~3粒,一日3~4次。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生活愉快
2024-10-22 16:4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應該而且必須內分泌治療!腫瘤分子標志是指由腫瘤組織和細胞產生的異常表達的生物活性物質,能反映腫瘤生長、浸潤、轉移、發生、發展等惡性生物學行為。按照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乳腺癌的分子標志大致可分為如下5類: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erbB-2、c-myc、ras、BRCA、p53、nm23、muc-1等;②增殖與凋亡相關標志:細胞周期蛋白D、p27、bcl-2、組織蛋白酶D等;③與侵襲和轉移相關的因子:CD44、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④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⑤特異性蛋白:端粒酶、PSA、TPS等。1.激素受體乳腺中存在ER和PR,當乳腺上皮細胞發生癌變時,ER、PR會部分或全部缺失。如果乳腺腫瘤組織仍表達這兩類受體,表明該腫瘤細胞仍受內分泌調節,仍可采取內分泌治療。據文獻報道,乳腺癌ER陽性率約為50%~80%,PR陽性率約為50%。兩種受體對于指導治療、療效預測及預后評價有很大價值。ER和(或)PR陽性患者較ER和(或)PR陰性患者有較好的預后,前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后者,且前者接受內分泌治療較后者有更好的療效。2.CerbB-2(HER-2)CerbB-2是一種原癌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跨膜糖蛋白HER-2,參與調控細胞的生長、增殖及分化,是公認的重要腫瘤分子標志之一,其過度表達是多種惡性腫瘤的的表型,現也被廣泛用于乳腺癌的預后評價及指導治療。Slamon等認為,除了淋巴結轉移情況這一因素外,CerbB-2是乳腺癌預后評價中最有價值的分子標志。CerbB-2高表達提示預后不好,許多研究顯示,CerbB-2高表達乳腺癌患者對蒽環類藥物較敏感,CMF方案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隨后的治療宜選用含蒽環類藥物的化療方案,如選用CAF(環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作為一線化療。CerbB-2(HER-2)檢測用于指導曲妥珠單抗的治療已寫入NCCN治療指南。一些回顧性研究還顯示,CerbB-2過度表達者的無病生存期(DFS)及總生存期(OS)均較不表達患者差分別。CerbB-2高表達患者的術后輔助化療中,選擇蒽環類+多西他賽將使生存受益。另外,CerbB-2表達情況可用于預測新輔助化療中加用多西他賽的療效??傊?CerbB-2是一個可靠的預后評價指標。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實驗表明,循環中的VEGF是預后指標,高表達者易發生轉移復發,且該指標可用于指導治療。VEGF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基質,而且與一些預后不良因素相關,高表達患者在20年生存上提示預后不良。4.p53基因及蛋白產物p53基因突變是乳腺癌進程中的早期事件,是乳腺癌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約20%~60%的乳腺癌有p53突變。由于正常p53蛋白半衰期短,目前臨床檢測的均為mtp53蛋白。有研究顯示,隨著腫瘤的進展,p53蛋白表達陽性率明顯升高,腫瘤組織分化更差。在乳腺癌患者中,如果p53陽性表達率越高,可能預示乳腺癌具有越強的侵襲力,并與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p53高表達乳腺癌可能具有較強的轉移力,提示預后不良,是判斷預后的一個重要的獨立指標。在進行密集化療的高危乳腺癌患者中,p53蛋白陽性提示預后不良,患者的復發率和死亡率較高,p53過度表達提示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療效不佳,該指標可能成為確定激素受體陽性絕經期后婦女內分泌治療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也驗證了p53可做為淋巴結陽性浸潤性乳腺癌患者的一個獨立的預后評價指標。5.p27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是乳腺癌的一個獨立的預后標志,p27低表達與TNM分期晚、淋巴結轉移、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相關,而且p27低表達與生存期短、預后差顯著相關。
2024-10-23 05:3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