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受遺傳、生活方式、年齡、精神因素、環境等影響。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預防則需從多方面入手。 1.遺傳: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如果親屬中有高血壓患者,應更關注自身血壓。 2.生活方式:低鹽飲食,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 6 克;適量運動,如每周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3.年齡: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下降,血壓易升高。中老年人要定期測量血壓。 4.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易導致高血壓,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 5.環境:長期處于噪音、污染環境中可能影響血壓,要盡量改善居住和工作環境。 6.藥物治療:常用降壓藥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纈沙坦等。但藥物治療需遵醫囑。 總之,高血壓的治療與預防需要綜合多種措施,長期堅持。患者要重視自身健康,定期監測血壓,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預防。
2024-10-22 17: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多伴有全身動脈硬化,腎功能不全,血壓調節功能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氣管炎、糖尿病等,應避免使用交感神經節阻滯劑,可選用利尿劑和鈣拮抗劑,常用雙氫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或者配以三九.平壓膠囊對大多數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反應性及腎素水平一般較高些,且合并癥少,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巰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中藥治療見效慢,但是適合中老年人長期的治療。
2024-10-22 17: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高血壓需要長期堅持正規口服降壓藥物治療的,平穩降壓,避免血壓忽高忽低,這樣容易造成心腦血管損害,容易誘發心腦血管事件。治療上就是注意長期堅持正規口服降壓藥物治療,不能間斷治療,做到經常正規測量血壓,明確血壓控制情況,控制不好要及時明確原因的,需要調藥就調藥,另外,治療上需要您注意加用抗血小板藥物,像阿司匹林或拜阿司匹林,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對保護血管有好處,生活上建議患者適量的活動,不要一點也不活動,飲食上需要您注意不要吃得太咸了太油膩了,低鹽低脂飲食,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健康!
2024-10-22 17: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高血壓首先應該把血液黏稠度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通過藥物把血壓,穩定在正常范圍,飲食注意鹽低糖低脂肪高維生素飲食就可以。
2024-10-22 17:5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的詢問,現在向你提供一些關于高血壓的知識。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藥是從不離手的,但是血壓計和降壓護腕也應不離身。特別是血壓不穩定的患者,建議每天測量2~3次血壓,并使用降壓護腕,以觀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壓變化,避免因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心腦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來調節血壓的措施有許多,比如[1]、飲食、情緒等都對高血壓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響。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動物脂肪飲食為宜,并避免進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適當減輕體重,不吸煙,配合中藥入茶飲護理,如羅布麻茶,對血壓血脂血糖都有不錯的調節功效。
2024-10-23 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