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目前認為帶狀皰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臨床表現。初次感染VZV后,臨床上表現為水痘(兒童多見)或呈隱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覺末端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發病機制涉及病毒潛伏、再激活等。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等。 1.發病機制: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后,病毒可在神經節內潛伏。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被激活,沿神經纖維遷移至皮膚,引起帶狀皰疹。 2.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抑制病毒復制。 3.止痛治療:輕度疼痛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中重度疼痛可用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 4.營養神經治療:維生素 B?、B??等有助于神經修復。 5.局部治療:外用爐甘石洗劑可緩解瘙癢,皰液未破時可外用阿昔洛韋乳膏。 6.預防感染:若水皰破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帶狀皰疹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增強免疫力。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多數患者可獲得較好的預后。
2016-08-04 16: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針灸拔罐
2016-08-04 16: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物理治療
2024-10-15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