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的成因、分型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 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皮膚癬菌常通過污染的澡堂、游泳池邊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2016-08-04 16: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達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皮膚病科
-
腳氣由皮膚癬菌引起,誘因眾多,包括足部多汗潮濕、鞋襪不通氣、接觸污染物品等。醫學上分三型,治療需根據分型進行。 1.成因: 足部多汗潮濕:導致皮膚表面濕度增加,利于真菌生長。 鞋襪不通氣:阻礙空氣流通,創造真菌繁殖的環境。 接觸污染物品:如澡堂、泳池等地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等。 自身免疫力下降:使得抵御真菌的能力減弱。 不注意個人衛生:如不勤洗腳、不勤換鞋襪。 2.分型: 水皰型: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 糜爛型: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 鱗屑角化型:癥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3.治療: 外用藥物:硝酸咪康唑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口服藥物:伊曲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等。 注意事項: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換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洗腳盆等物品。 總之,腳氣雖常見,但需重視,及時治療并注意預防,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復發。
2016-08-04 16: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涂于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2024-10-14 1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