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風濕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治療風濕病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中醫治療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可延緩病情進展;糖皮質激素,例如潑尼松,能迅速緩解癥狀;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對部分患者效果顯著;免疫抑制劑,像環孢素、硫唑嘌呤等。 2.物理治療:包括熱療、冷敷、按摩、針灸等,有助于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3.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關節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 4.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勞累;注意關節保暖;均衡飲食,補充營養。 5.中醫治療:中藥調理、艾灸、拔罐等中醫療法,對緩解癥狀有一定幫助。 風濕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并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2 17: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治特點:早確診,準定位,系統綜合足療程,適時訓練復功能。類風濕性關節炎難治,易復發,但早期有效的綜合診治,多數可以達到完全緩解,因此我們提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治策略:“早診斷,早期正規系統綜合足療程,適時早期功能訓練”。一經確診即應確定治療方案,力爭達到病情完全緩解。1早確診,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方式按急緩分為隱匿型(約占50%),亞急型(約占35%—40%),突發性(約占10%—25%),按發病部位分:多關節型、少關節型、單關節型和關節外型(滑囊及腱鞘炎、多發性肌痛、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圍神經炎、肺纖維化等)。何時就診?(1)若感冒或勞累或遇冷后關節疼痛時間較長達數周;(2)關鍵腫脹疼痛數較多(≥3個)且以小關節多發,呈對稱性;(3)晨僵1小時或更長;(4)關節痛時觸到了皮下結節——“類風濕結節”;(5)血沉(ESR)快,C反應蛋白(CRP)高等,應及時選擇到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不要輕信“專治風濕”、“祖傳秘方”等言過其實的廣告,以免延誤診治時機。一旦按國際標準確診,不論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是否能充分緩解癥狀,都應及時在正規醫院系統綜合足療程治療。大量的臨床證實,發病的前3—4個月是治療的窗口期,這一時期得到正規治療,很多病人可以達到完全緩解。2、正規系統綜合治療、足療程對于臨床風濕免疫專科醫生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相對比較容易,但治療難度相對較大,但是給予患者系統正規的、早期有效的治療是可以達到臨床癥狀完全緩解(即臨床治愈)。目前的治療目的:(1)減輕疼痛,(2)防止和控制關節破壞變形及功能喪失,(3)改善患者的病情和提高生活質量。在現實生活中常有江湖游醫號稱“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永不復發”實為騙人之談。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我們提倡早診斷,早期正規系統綜合治療,適時早期功能訓練堅持足療程。中醫中藥治療痹證(風濕病)歷史數千年,積累了豐富有效的臨床經驗,經辨證論治,能達到改善病情,調整全身機能,調動機體自身免疫功能抵抗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持久,癥狀緩解徹底,有利于病情穩定。中西聯合用藥(多種、小劑量聯合,取其協同作用,避其單一大劑量的副作用):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改善病情的慢性作用藥物以及生物制劑等。對于局部關節腫痛、損害較重者,僅憑口服、注射等全身用藥到達該發病關節局部的藥物濃度較低、起效慢的特點,我院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局部或關節腔用藥,藥力集中,直接,快速起效,短期緩解關節癥狀。罹患本病日久大多患者心理焦慮、抑郁、悲觀、逆反、喪失信心、等不健康心理,心理康復治療就成為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治療部分。以內治為主,外治是內治必要補充,如超聲、激光、離子導入藥、藥霧熏蒸,水針,火針等對本病也很重要,副作用小、針對性強、作用直接、見效快,能大大提高臨床療效。功能康復鍛煉:目的是緩解疼痛、控制病情發展、保持和恢復肢體功能活動、預防致殘等。急性期以不負重關節功能鍛煉為主,每日數次,關節保持功能位;亞急性及慢性期循序漸進地、科學地加強諸關節功能恢復訓練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可或缺的部分。食療指利用食物進行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醫食同源,食物也是藥物,只要使用得當,配之得法“信勝于藥也”,俗語云:“藥補不如食補”,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遷延、恢復緩慢,故飲食調理顯得更為重要。如辨證配藥膳,烹飪合適,飲食合理等。足療程:“足”是足劑量,“足療程”也是長療程,系統綜合治療一般在三到六個月以上,部分病人可堅持治療一年或者數年,以保證病情的長期緩解。病人在用藥期間定期隨訪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針對不同的病人和疾病轉歸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藥物組合及不同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和最低的藥物副作用,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個體化治療”。根據大量的醫療實踐證明:一旦懷疑或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應該到正規的專科醫院盡快明確診斷,接受正規系統全面治療,才能使病情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不要輕信一些商業廣告和部分夸大其詞的媒體宣傳而有病亂求醫,其結果往往是錢也花了,病情也耽誤了,從而喪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一般在兩年內未經過正規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可逆的骨骼和軟骨的損害將達到70%以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早診斷,早確診,早期正規確診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系統綜合治療適時功能訓練是治療的基石,個體化治療方案確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精髓;醫生和患者的相互配合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成功的有力保障。總之:系統綜合足療程法,應貫穿于治療的始終。多法歸一,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法,辨證論治,辯病論治,是中醫思想的精髓。關節腔注射術、骶髂關節介入療法,關節離子導入術、關節激光術、關節超聲治療術,中藥汽霧熏蒸及水浴療,牽引術,按摩,分步功能訓練操,心理治療,食療,關節腔鏡微創清理術,僵直關節松解術是在治療本病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注意:不管到那家醫院就診,都應盡可能攜帶齊全曾經就診、服藥的所有資料以供參考,以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2024-10-22 1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在現代醫學概念中風濕病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泛指影響骨,?節,肌肉及其周圍軟組織,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經等一大組疾病.風濕性疾病包含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癥,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白塞病等),系統性血管炎,脊柱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瑞特綜合癥等),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等上百種以上的以累及骨,關節等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總稱.風濕病常用治療方法: 風濕性疾病是一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 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癥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癥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 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于自身免疫紊亂的一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沉?,往留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癥治療緩解癥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藥物不斷發現,用于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瘡采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聯合治療,一線藥與二線?的聯合治療,二線藥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風濕病. 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于臨床. 4.對于關節病變還可以采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后,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但是,還是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病情,根據病情對癥治療為好.我給的療法只是推薦,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的.1,一般護理:風濕病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干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干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鐘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臥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 2,飲食護理: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藥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3)注意飲食宜忌.
2024-10-22 17: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用跌打鎮痛膏+昆明山海棠片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亦可用于慢性關節炎及紅斑狼瘡。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7: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西醫認為是免疫系統的疾病,但是免疫系統紊亂的原因是多因素的,而西醫又是對因治療的,所以西醫治療起來缺乏針對性,藥物多是調節免疫為主.有很多病人吃了藥有效果,但是調節免疫的藥物會產生很多副作用.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也是多因素的,但是治療更強調一個整體,可以驅除體內壞的物質,調整人的整體體質.藥物治療(一)水楊酸鹽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藥,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欲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三)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四)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癥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藥后極易復發.適應證為①嚴重活動性關節炎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并癥.②嚴重關節炎應用其它藥物治療無效.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性結節陽性.在使用期間應注意副作用及并發癥.開始應用時應以小劑量開始,如強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后再調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關節內注射療法;適應證為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癥狀不明顯.②全身約藥后,癥狀基本控制,但殘留幾具關節癥狀不見好轉.③關節急性癥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癥狀.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mg關節內注射,每周一次.膝關節或踝關節內注射后,應臥床休息,以防誘發無菌性壞死.應嚴密消毒,以防感染.(五)青霉胺(d-penicillamine)作用機制為①離解類風濕因子.②抑制免疫反應,主要作用于淋巴細胞,③穩定溶酶體膜.④通過絡合銅和鐵,使單氨氧化酶,賴氨酸酶和脯氨酸羥化酶活性降低,防止膠原纖維的交叉聯結;抑制可溶性膠元纖維的生成.應用青霉胺治療,除使關節癥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療效較金制劑好,用藥后一個月以上顯示療效.因此,開始用藥時應與其它抗炎藥并用.開始用0.125g,每日一次,一周后每周增加0.125g,四周后0.25g,每日2~3次,共用6個月為一療程,本口副作用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腎臟損害等,應定時查血及尿常規,也引起消化道癥狀,如味覺喪失,惡心,嘔吐,少見的副作用為肌無力,肌炎,goodpasture綜合征,毛細支氣管炎及狼瘡樣綜合征.(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與青霉胺分子結構相類似,具有抑制膠無纖維成熟,養活關節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也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后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后改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個月為一療程.6個月后逐漸減量,25mg每日1-2次長期維持.治療4周關節腫消痛減,3-6個月達顯效.副作用,血壓下降,皮疹.(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劑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劑,20-30ml,一日三次.連用3-6個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月經紊亂,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腎損害,白細胞減少,色素沉著等.(八)金制劑可能干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目前常用金制劑有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sodiumthiomalatemyochrysine,一個療程總劑量1.5-2.0g,用藥后3個月或總量達0.3-0.5g時,方見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腸反應,腎損害及造血系統損害等.金制劑療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九)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開始100-200mg,稀釋后靜脈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后改為50-100mg,每日一次,維持治療.應注意觀察白細胞變化,以防白細胞減少,副作用還有毛發脫落,卵巢功能障礙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劑量與環磷酰胺同,副作用較輕,50mg,每日一次即可見效.(十)免疫增強劑由于本病多有t細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強劑,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給藥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細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尚在試用階段.轉移因子(transferfactor)能將致敏淋巴細胞的細胞免疫能力轉移給未致敏的淋巴細胞,使之獲得免疫能力.它是一種淋巴因子,t細胞接受特異性抗原刺激后釋放的一種物質,能促使t細胞成熟,增強細胞免疫能力,每1~3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單位(4×108淋巴細胞所含的量).注射后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轉變為免疫淋巴細胞.(十一)手術治療急性關節炎嚴重疼痛,局部有滲液時可抽降滲液,并注入類固醇抗炎藥,再使用夾板固定關節.腕及足下垂時可夾板固定及理療.持續性滑膜炎可考慮行滑膜切除術.肌腱破裂及神經受壓迫者應考慮手術治療.后期關節畸形及嚴重障礙者也可手術治療,如關節成形術,關節固定術,截骨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及伸側肌腱重建術等.采用方法是先針灸,后進行根治性拔罐,等過了排毒期再結合中藥進行排病乃至根治,祝找個針灸拔罐有一定造詣的醫生治.
2024-10-23 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