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乳腺小葉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其發生與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等有關。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的藥物主要有活血化瘀類、疏肝理氣類、調節內分泌類等。常見藥物如乳癖消片、逍遙丸、小金丸等。 1.活血化瘀類:乳癖消片能軟堅散結、活血消癰,可改善乳房腫塊、脹痛等癥狀。 2.疏肝理氣類:逍遙丸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作用,對肝郁氣滯所致的乳腺小葉增生有一定療效。 3.調節內分泌類:小金丸能散結消腫、化瘀止痛,有助于調節內分泌,緩解乳腺增生癥狀。 4.消腫散結類:夏枯草口服液具有清火、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用于乳腺小葉增生的治療。 5.中藥方劑類:可根據個體情況,由中醫師開具對癥的中藥方劑進行調理。 乳腺小葉增生患者在用藥時,需遵醫囑。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定期復查。如癥狀加重或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0-22 15: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中醫認為:情懷不暢,肝氣不得正常疏瀉而氣滯血淤疾凝,沖任不調者,常有月經紊亂,面部色斑.現代醫學認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環境和遺傳因素是乳腺發病的主要原因.臨床表現,(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3)月經失調: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4)情志改變: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后加重.治療,對乳腺小葉增生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一般只需起乳房,對癥處理,口服常用的藥物以中藥為主,如逍遙丸,乳癖消,乳增寧等,西藥以三苯氧胺為主.用胸罩托多個,好
2024-10-22 15: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種非炎癥性疾病,又稱乳腺小葉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見于25~40歲之間的婦女。乳房脹痛和乳房內出現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乳房腫塊在月經前腫痛加重,月經后減輕。腫塊呈多發性,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乳房。本病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可伴有乳頭溢液。約2~3%的病人可能發生惡變。 養生指南: 一.情志調暢:本病發生與精神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平時應多聽悅耳的音樂,養成養花、養金魚等生活習慣。情緒應舒暢,解除不必要的顧慮,遇事勿怒,起臥有時。居室環境應清靜、空氣流通。情緒低落時可適當選擇散步、太極拳、健身操等來分散注意力,調暢情志。 二.適時檢查:極少數病人可產生惡變,應每隔3個月到醫院復查一次,必要時作活體病理切片檢查。平時可自己檢查,左手叉腰,右手觸摸左側乳房,檢查右側乳房時則相反。檢查時應注意用手指輕觸并在胸壁表面回旋觸診,切不可抓捏,否則會把正常乳腺抓起而誤認為腫塊。一旦發現有迅速增長或質地變硬的單個腫塊,應立即就診。 三.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煙酒。
2024-10-22 15: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您好,根據您所述情況,建議您選用乳寧膠囊溫肺祛痰,活血化癌。用于痰瘀互結乳腺結塊、腫脹疼痛及乳腺小葉增生屬上述證候者。口服,一次4~6粒,一日3~4次,2~3個月為一療程。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5: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種非炎癥性疾病,又稱乳腺小葉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見于25~40歲之間的婦女。乳房脹痛和乳房內出現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乳房腫塊在月經前腫痛加重,月經后減輕。腫塊呈多發性,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乳房。本病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可伴有乳頭溢液。約2~3%的病人可能發生惡變。 養生指南: 一.情志調暢:本病發生與精神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平時應多聽悅耳的音樂,養成養花、養金魚等生活習慣。情緒應舒暢,解除不必要的顧慮,遇事勿怒,起臥有時。居室環境應清靜、空氣流通。情緒低落時可適當選擇散步、太極拳、健身操等來分散注意力,調暢情志。 二.適時檢查:極少數病人可產生惡變,應每隔3個月到醫院復查一次,必要時作活體病理切片檢查。平時可自己檢查,左手叉腰,右手觸摸左側乳房,檢查右側乳房時則相反。檢查時應注意用手指輕觸并在胸壁表面回旋觸診,切不可抓捏,否則會把正常乳腺抓起而誤認為腫塊。一旦發現有迅速增長或質地變硬的單個腫塊,應立即就診。 三.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煙酒。 乳腺小葉增生病 乳腺小葉增生病又稱囊性乳腺病,是婦女多發病之一,常見于25~40歲之間。此病的發生與內分泌功能紊亂,特別是卵巢功能失調密切有關。 乳房內發現腫塊是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腫塊常為多發性,可局限于一側乳房或彌散于兩側乳房。腫塊為顆粒狀結節,小的如芝麻綠豆,大的集會成塊,但缺乏明顯的邊界,與皮膚和深部組織并無粘連。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脹痛,脹痛與月經周期有關而呈周期性,月經前脹痛較重,月經過后脹痛減輕。 乳腺小葉增生病是良性病變,但是否會發生惡變,這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根據調查,乳腺小則增生病人發生乳癌的機會較正常的婦女高出3~4倍,證明少數病人的確可能發生惡變。因此,每隔三個月應由醫務人員進行復查一次,如質地有改變或腫塊迅速增長,則應作活組織切片檢查。 目前對此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醫務人員須對病人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以解除病人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一般只需用胸罩托起乳房,如癥狀比較明顯,可口服中藥逍遙丸或小金丹,脹痛較重時可在月經前期注射丙酸睪丸酮,如不見好轉,應密切隨訪。最近有人報道,口服維生素E對乳腺小葉增生病有一
2024-10-23 0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