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腳底發熱可能由陰虛火旺、濕熱下注、血虛、神經功能紊亂、足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陰虛火旺:體內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亢,虛火內生,可出現腳底發熱,常伴有口干咽燥、失眠多夢等癥狀。治療以滋陰降火為主,常用藥物有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 2.濕熱下注:多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等,導致濕熱蘊結于下焦,可出現腳底發熱,還可能有下肢沉重、小便短赤等表現。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可選用四妙丸等。 3.血虛: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四肢,可致腳底發熱,往往伴有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等。治療以補血為主,如歸脾丸等。 4.神經功能紊亂: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等,引起神經功能失調,可能出現腳底發熱,同時可能伴有焦慮、煩躁等。一般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導等改善。 5.足部感染:如腳氣感染等,炎癥刺激可導致腳底發熱,還會有瘙癢、紅腫等癥狀。需要抗感染治療,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等。 腳底發熱可能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6: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出現了腳底發熱,大便積的情況,可能患陰虛火旺,與平時傷陰過多引起的。建議多喝溫開水,避免受涼,多吃蔬菜水果,多休息,忌吃上火食品,忌吃生冷油膩食品,可以口服六味地黃丸,谷維素治療。
2024-10-22 16: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現在的情況可能還是上火、陰虛內熱引起的癥狀。建議您可以服用胖大海、花茶、三黃片等降火藥,也可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治療,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祝您早日康復!
2024-10-22 16: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會有腳底發熱的情況是個人體質的問題的,一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平時可以按摩下腳底來的,還有的就是補充些維生素的
2024-10-22 16: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手足心發熱而未有其它癥狀相伴的是極少的,絕大多數手足心發熱的多同時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現.中醫將手足心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1,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其原因一是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發干枯,腹部脹大,食欲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2,血虛陰虧,手足發熱其原因多由于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后,失于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干舌燥,午后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手足心發熱,以疳積脾虛引起的多見,絕大多數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一定數量的富有營養的食品,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促進體質的恢復.
2024-10-22 2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