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腳后跟疼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壓癥等。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鎮痛藥、活血化瘀藥等。 1.足底筋膜炎:可使用塞來昔布膠囊,能減輕炎癥和疼痛。雙氯芬酸鈉腸溶片也有較好的抗炎止痛效果。 2.跟骨骨刺:依托考昔片有助于緩解疼痛。布洛芬緩釋膠囊也較為常用。 3.跟腱炎:美洛昔康分散片對消除炎癥有幫助。 4.跟骨滑囊炎:尼美舒利分散片可發揮抗炎作用。 5.跟骨高壓癥:可考慮服用洛索洛芬鈉片來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腳后跟疼的原因多樣,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15: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足跟痛是常見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纖維炎、跟腱周圍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腫瘤、畸形性骨炎)、距跟關節炎等,最常見的是前五種疾病。所以需要檢查一下明確病因,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包括內服藥、外用藥,按摩、手術等。另外也可以經過辨證后選用中藥治療。
2024-10-22 15: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腳后跟痛可能是跟骨上長有骨刺,長骨刺是引起腳后跟痛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多數人的腳跟痛是因為長骨刺后,引起了跟骨滑膜無菌性炎癥而引起的。當然還有可能是跟腱損傷、跟腱炎引起,或者跟腓、跟脛韌帶等周圍組織損傷等原因。最好詳細檢查一下,明確病因后,針對性進行有效的治療。
2024-10-22 15: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存在足跟痛癥狀,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可選擇美洛昔康或消炎痛片;壓痛點注射臘酸強的松龍,每周一次,往往2~3次可治愈。
2024-10-22 15: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雖然從表面上看既不紅也不腫,但當站立或行走時都會感到疼痛,給行走帶來了極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傷后,局部創傷性炎癥所致,少數因跟骨骨刺引起,中醫認為病因有:(1)肝腎虧損,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強健,關節活動自如;足少陰腎經從足小趾下面開始,斜走足心,沿足跟部上行,其主干入肺部,其支脈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因此,足跟部與腎經相關,人到中年,腎精始虧,肝血欠盈,肝腎精血不足,致筋骨失養,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2)感受外邪,久居濕地,常涉水濕,寒邪入侵,風寒濕邪侵入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致衛陽不固,經氣不利,導致足跟痛。因此足部保溫十分重要。(3)慢性勞損,常年從事久立工作,損傷元氣,致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從而使骨骼營養障礙,跟骨部受損,因而產生疼痛。(4)跌、挫傷,由于暴力外傷,跟部或跟部用力過度,損傷筋脈,致使氣血瘀滯不通而引起跟部疼痛。現將其家庭的防護治療簡述如下。(1)熱敷:熱水浴足是一種簡單且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癥反應,減輕足部的疼痛。(2)足部加墊:可以采取的方法有:①開窗法:即在較厚的(海綿或氈子塑料泡沫均可)鞋墊與跟骨痛相應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隨疼痛范圍而定。②墊高法:在足下痛點相應部位用綿花或舊布、毛巾等墊高鞋墊5~10mm,對跟下滑囊炎有持續擠壓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癥擴散。(3)研磨法:腳踩圓球形(玻璃或鋼鐵,木材,膠制均可)直徑2~3cm。踩在跟痛點(脫鞋踩)流動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4)滾動法:將圓木棒或鐵棒踏在腳跟下,在地上前后流動,可以按摩全足部軟組織,對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墊炎都很有效。每日1~2次,每次10min。
2024-10-23 0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