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 0.4mm 膽囊息肉伴腹痛后背涼如何治
2015年11月份體檢時查出了0.4mm膽囊息肉,目前沒有接受過治療,反映不太明顯,有時候會有些腹痛,后背有時候也會感覺涼。沒有接受治療。2014年10月左腎因有癌細胞已經摘除。不知道如何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基業 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肝膽管結石
-
膽囊息肉是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多為良性。患者目前息肉 0.4mm,有時腹痛、后背涼。治療方法包括定期復查、調整飲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定期復查:每 6 - 12 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觀察息肉大小、形態、數量等變化。 2.調整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 3.藥物治療:若有膽囊炎癥狀,可使用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膠囊、金膽片等。 4.中醫調理:通過中藥方劑或針灸等方式,改善膽囊功能。 5.手術治療:息肉直徑大于 1cm、基底寬大、短期內迅速增大或伴有明顯癥狀時,考慮手術切除膽囊。 膽囊息肉患者應重視病情,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復查,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16-08-06 18: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些息肉不需治療也可自行吸收 有許多膽囊息肉患者反映自己患病后沒做手術,只是吃了點藥,息肉就消失了。針對這種現象,趙平教授說:“確實,有些息肉是不需要手術的,甚至不用吃藥也會自行吸收變小或消失。這類息肉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多見,其次為炎癥性息肉。膽固醇息肉是由于膽固醇代謝異常,大量泡沫細胞將膽固醇吞噬然后集聚而成,它的特點是表現為多發性的小息肉,肉質脆帶細,易與粘膜分離,通過服用一些藥物它可以被吸收、消失,甚至無需處理即可自行消失。炎癥性息肉為炎癥激發所致的一種肉芽腫,表現為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這兩類息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癌變的報道。” “但有些類型的息肉光靠吃藥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能通過手術才能將其去除。比如腺瘤,它多為單發的有蒂息肉,約30%會發生癌變,特別是直徑大于 1厘米的,癌變的幾率更大,所以這類息肉必須手術,并且要將膽囊一并切除。”趙平教授接著說。 息肉治療的難關在于區分良、惡性 據趙平教授介紹,其實絕大多數息肉都是良性的,僅有極少數為惡性。但由于膽囊息肉較小,就目前的醫學水平,醫生無法分辨其屬于哪種類型,只能根據息肉的形態和發展情況判斷其是否有惡變的可能,然后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比如對那些息肉是單發的,基底部較寬,直徑大于1厘米的,或者息肉表面不光滑,病變侵及肌層的,尤其是合并膽結石或有明顯膽囊炎癥、年齡超過50歲者,醫生多會建議患者手術切除膽囊,以絕后患。 若息肉小于1厘米,又是多發,年齡小于50歲,且不合并結石、無明顯癥狀者,可行定期“B超”隨診觀察。一般開始時可3~6個月復查一次,連續檢查2~3次,如果息肉沒有變化,則在每年體檢或有癥狀時再進行檢查。注意復查應在同一家醫院,最好是用同一臺機器、由同一個大夫復查。在復查時,不要先告訴醫生自己的膽囊息肉多少、多大,以免影響診斷。通過復查,一旦發現息肉在逐漸增大或者短時間內增大較快,雖然不一定惡變,醫生也會建議患者手術切除。 手術要一并切除膽囊 許多人都知道,如果膽囊內長了息肉需要切除,醫生會連其膽囊也一并切除。為什么呢?趙平教授解釋說:“首先,有些息肉手術切除后還會像小草那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只能將其連根一并去除。其次,膽囊不是人體的必需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袋的作用,沒有它,機體不會受很大的影響。近年來,微創技術發展很快,采取腹腔鏡的方法手術,對患者的損傷很小,患者的痛苦也很少。所以一并切除膽囊已成為目前臨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2016-08-06 18: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病情分析: 膽囊息肉:是指各種膽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簡稱.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癥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主要表現為右上腹部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人并無癥狀,只是做健康檢查時才被發現,因此常常造成患者延誤.目前西醫針對膽囊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一則會出現如血管損傷,臟器損傷等并發癥,無論是哪一種并發癥,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再則是治標而非治本,因為手術針對的只是病灶,而沒有針對致病因素,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指導意見: 手術適應癥一般為: 1,合并膽囊疾病,如膽囊結石,急性或慢性膽囊炎,并有明顯臨床癥狀者,均應施行膽囊切除術. 2,無明顯癥狀的5mm左右的多發性息肉,不需手術,可繼續觀察. 3,大小在10mm以下無臨床癥狀的單發息肉,應定期觀察(3個月),若病變有增大趨向,應行手術. 4,大小在10mm以上的單發息肉或位于膽囊頸部,不論有否臨床癥狀,均應手術. 5,疑有早期膽囊癌可能,也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禁酒及含酒精類飲料 酒精在體內主要通過肝臟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損傷肝功能,引起肝膽功能失調,使膽汁的分泌,排出過程紊亂,從而激發膽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來的息肉增長,變大,增加膽囊息肉的癌變系數. 飲食要規律,早餐要吃好 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人體內肝臟主管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存儲入膽囊內,而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激發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膽固醇飲食 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加重肝膽的代謝,清理負擔,并引起多余的膽固醇在膽囊壁結晶,積聚和沉淀,從而形成息肉,所以,膽囊息肉患者應下降膽固醇攝入量,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食品.
2024-10-14 11:3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