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累致腎炎轉慢性,現左腎缺失右腎積水,如何治療?
因勞累過度患上腎炎無力醫治轉為慢性,現診斷為左腎缺失右腎積水,每天服阿莫西林(服了七年了),每年要住2~3次院,無法治愈,怎么治呢?今天體檢醫生說左腎有積水,很擔心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基業 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肝膽管結石
-
慢性腎炎發展至左腎缺失、右腎積水,病情較為復雜。治療需綜合考慮病因、癥狀、腎功能等。包括去除病因、緩解癥狀、保護腎功能、預防并發癥、定期復查等。 1.病因治療:明確導致腎積水的原因,如尿路梗阻,可能需要通過手術解除梗阻。 2.癥狀緩解:如有水腫,可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但需注意電解質平衡。 3.腎功能保護:避免腎毒性藥物,可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纈沙坦,改善腎內血流動力學。 4.預防并發癥:預防感染,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預防貧血,補充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5.生活調理: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避免勞累,戒煙戒酒。 6.定期復查:監測腎功能、尿常規、血壓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這種復雜的病情,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注意生活調養,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16-08-06 18: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腎積水的治療方法有 1.保守治療 (1)腎積水較輕,病情進展慢慢,腎功能已達平衡和穩定狀態可觀察,但應定期檢查了解積水進展情況。 (2)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婦生理性腎積水。 2.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腎積水進行性加重,臨床癥狀明顯,腎功能不斷下降,梗阻病因明確,有并發癥存在,應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的原則: ①解除造成腎積水的梗阻性疾病:如結石應去除;解除纖維索帶或迷走血管的壓迫;前列腺增生可行電切或摘除等。 ②嚴重的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全部喪失或有嚴重感染積膿,但對側腎功能良好,可行患腎切除術。 ③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極差,對側腎由于其他疾病功能不佳,甚至尿毒癥,積水腎宜先行腎造瘺術,待腎功能恢復,再進一步處理梗阻。 ④雙側腎積水,注意排除下尿路梗阻原因。一般先治療情況好的一側,待情況好轉后,再處理嚴重的一側。通常先做一側腎造瘺術。 ⑤腎小盞積水,漏斗部梗阻多由結石引起,如無臨床癥狀,一般無需手術。 ⑥整形手術原則,注意正常的腎輸尿管解剖關系,保持腎輸尿管的暢通引流,吻合處應在腎盂的最低處。吻合時防止內翻,力爭縫合后呈漏斗狀。修復時盡量將纖維組織粘連瘢痕切除干凈,勿傷及血供,適當保留周圍脂肪組織,以覆蓋手術野。 (3)術后問題及處理:一般說來,由于尿路梗阻后所引起的腎積水是長期的病理過程,手術解除梗阻只是從形態學上解決了問題,為腎功能的恢復創造了條件。梗阻解除后腎功能在恢復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必須引起泌尿外科醫生的高度重視。否則,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不當,同樣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些問題包括: ①梗阻后利尿:上尿路急性梗阻緩解后的1~3天內,患者可出現利尿現象。24h尿量可為3000~8000ml。在短時期內不間斷排出大量的尿液,必然會造成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失調,嚴重者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造成梗阻后利尿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A.梗阻后血中尿素氮和排鈉激素的蓄積,使腎小管對水、鈉和氯的重吸收功能下降;B.腎小管上皮變平、吸收面積減小、堿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明顯減小。隨著病程的進展,腎小管的功能逐漸得到恢復,尿量會逐漸恢復正常。 ②對抗平衡問題:根據腎功能恢復過程中的對抗平衡問題,患腎功能的恢復有賴于體內代謝負荷的激發。因此,一側腎積水而腎功能嚴重受損時,如對側腎功能完全正常,那么患腎的梗阻即使得到解除,但它得不到體內代謝產物的激發,故其腎功能的恢復會很慢。而如果對側腎臟的也有一定的損害,患腎在梗阻解除后功能的恢復會快一些。由此可知,如果兩側腎臟均有梗阻時,在保證患者全身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可先解除腎功能相對較好的一側腎臟的梗阻,然后再盡快解除另一側腎臟的梗阻。 ③梗阻對腎臟的影響:梗阻后由于水鈉潴留,全身血容量隨之增加;腎素活性增加,可導致高血壓。在梗阻解除或切除患腎后,部分患者的血壓即可隨之下降。腎積水時由于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增加,可導致紅細胞增多癥,腎切除后也會恢復正常。
2016-08-06 18: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腎積水的治療方法有 1.保守治療 (1)腎積水較輕,病情進展慢慢,腎功能已達平衡和穩定狀態可觀察,但應定期檢查了解積水進展情況。 (2)可自行解除的梗阻,如孕婦生理性腎積水。 2.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腎積水進行性加重,臨床癥狀明顯,腎功能不斷下降,梗阻病因明確,有并發癥存在,應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的原則: ①解除造成腎積水的梗阻性疾?。喝缃Y石應去除;解除纖維索帶或迷走血管的壓迫;前列腺增生可行電切或摘除等。 ②嚴重的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全部喪失或有嚴重感染積膿,但對側腎功能良好,可行患腎切除術。 ③腎積水致患側腎功能極差,對側腎由于其他疾病功能不佳,甚至尿毒癥,積水腎宜先行腎造瘺術,待腎功能恢復,再進一步處理梗阻。 ④雙側腎積水,注意排除下尿路梗阻原因。一般先治療情況好的一側,待情況好轉后,再處理嚴重的一側。通常先做一側腎造瘺術。 ⑤腎小盞積水,漏斗部梗阻多由結石引起,如無臨床癥狀,一般無需手術。 ⑥整形手術原則,注意正常的腎輸尿管解剖關系,保持腎輸尿管的暢通引流,吻合處應在腎盂的最低處。吻合時防止內翻,力爭縫合后呈漏斗狀。修復時盡量將纖維組織粘連瘢痕切除干凈,勿傷及血供,適當保留周圍脂肪組織,以覆蓋手術野。 (3)術后問題及處理:一般說來,由于尿路梗阻后所引起的腎積水是長期的病理過程,手術解除梗阻只是從形態學上解決了問題,為腎功能的恢復創造了條件。梗阻解除后腎功能在恢復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必須引起泌尿外科醫生的高度重視。否則,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不當,同樣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些問題包括: ①梗阻后利尿:上尿路急性梗阻緩解后的1~3天內,患者可出現利尿現象。24h尿量可為3000~8000ml。在短時期內不間斷排出大量的尿液,必然會造成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失調,嚴重者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造成梗阻后利尿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A.梗阻后血中尿素氮和排鈉激素的蓄積,使腎小管對水、鈉和氯的重吸收功能下降;B.腎小管上皮變平、吸收面積減小、堿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明顯減小。隨著病程的進展,腎小管的功能逐漸得到恢復,尿量會逐漸恢復正常。 ②對抗平衡問題:根據腎功能恢復過程中的對抗平衡問題,患腎功能的恢復有賴于體內代謝負荷的激發。因此,一側腎積水而腎功能嚴重受損時,如對側腎功能完全正常,那么患腎的梗阻即使得到解除,但它得不到體內代謝產物的激發,故其腎功能的恢復會很慢。而如果對側腎臟的也有一定的損害,患腎在梗阻解除后功能的恢復會快一些。由此可知,如果兩側腎臟均有梗阻時,在保證患者全身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可先解除腎功能相對較好的一側腎臟的梗阻,然后再盡快解除另一側腎臟的梗阻。 ③梗阻對腎臟的影響:梗阻后由于水鈉潴留,全身血容量隨之增加;腎素活性增加,可導致高血壓。在梗阻解除或切除患腎后,部分患者的血壓即可隨之下降。腎積水時由于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增加,可導致紅細胞增多癥,腎切除后也會恢復正常。
2024-10-14 1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