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汗斑,又稱花斑糠疹,是一種常見的淺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其癥狀主要包括皮損形態、顏色變化、自覺癥狀、發病部位、季節影響等。 1.皮損形態:初起為點狀斑疹,逐漸增大融合成片狀,表面覆有細小糠秕狀鱗屑。 2.顏色變化:皮損顏色多樣,可為淡白色、淡褐色、褐色或淡黃色。 3.自覺癥狀:多數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少數可有輕度瘙癢。 4.發病部位:常見于胸背部、頸部、上臂、腋窩等皮脂腺豐富部位。 5.季節影響: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 總之,汗斑的癥狀具有一定特點,但有時容易與其他皮膚病混淆。如果發現皮膚上出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治療通常包括外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多汗潮濕。
2024-10-22 15: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汗斑也就是花斑癬,好發于多汗部位,如胸部,腹部,上臂,背部和頸部,有時也可波及面部.皮疹開始時呈細小斑點,多在毛囊口周圍,隨后逐漸擴大形成大小不一,顏色從淡白至深褐色不等的斑片,其上可見細小糠秕樣鱗屑.皮損隨時間的延長而發展,日久可形成色素脫失的斑點,不容易消退.花斑癬一般很少有炎癥反應,這是因為真菌只寄生于皮膚角質層內的緣故.皮損活躍時,偶而也可有癢感,建議醫院皮膚科檢查,確診病情。
2024-10-22 15: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汗斑是在夏季皮膚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形如黃豆大小的斑點,并逐漸增大到指甲蓋大小,色微黃或褐色,表面有非常細小的粒狀鱗屑,不很明顯,容易刮下來,留下的色素沉著,皮膚經過一點時間的自我修復,是可以慢慢改變的,是一個慢性過程,恢復期間注意防曬,多吃蔬菜,建議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5: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花斑癬又稱汗斑,為輕微的、通常無癥狀的慢性皮膚角質層真菌感染。皮損有糠秕樣鱗屑,色素減退或增加。皮損直接鏡檢見典型花斑癬菌絲即可確診。大面積花斑癬宜口服酮康唑治療。
2024-10-22 15: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本病一般無自覺癥狀,但當勞動、日曬或多汗時可有瘙癢癢感。男性較為多,男女之比為7.45:1。任何年齡均可發病,我國報道最小者1周歲,最大60歲。慢性病程,常冬天減輕,百般天加重。皮疹好發于有皮脂腺的部位,如軀干、頸部、上臂、腹部及面部,亦可累及臀部、腋窩及腹股溝。皮損為粟粒、黃豆及到蠶豆大圓形或類圓形斑疹,反光性強,表面覆以極薄的糠秕樣鱗屑。多數患者的皮損彌漫、對稱,斑疹與皮膚取平或起,境界清楚。根據皮疹形態可分4型。1.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發亮,以后出現色素減退。由于新舊皮損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狀。2.毛囊型損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鱗屑極薄。3.白斑型除去鱗屑或痊愈后,遺留色素暫時減退。此型預示本病處于緩解階段。4.斑片型此型損害較少,一片或數片,表面鱗屑較厚,色澤較深。
2024-10-23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