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改善生活習慣、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 1.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選擇合適的枕頭,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2.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等,可緩解頸部肌肉緊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3.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中藥熏蒸等,對部分患者有一定療效。 5.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且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時,可能需要手術,如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融合術等。 總之,頸椎病的治療需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并注意日常保健,以促進康復。
2024-10-22 16: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保守治療 1、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療,對于頸椎不穩等繼發的局部軟組織勞損等療效較明確,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對于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來說,還可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輔助康復,促進受壓神經的恢復。 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于輕癥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 3、理療: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 4、中醫療法博大精深,療效但與醫生的個人經驗有很大關系,需慎重選擇。注意事項 工作中頸椎病的注意事項為: 1、頸椎病患者需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抬起頭并向四周各方向適當地輕輕活動頸部,不要老是讓頸椎處于彎曲狀態。伏案工作不宜一次持續很長時間,超過2個小時以上的持續低頭工作,則難以使頸椎椎間隙內的高壓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恢復緩解,這樣會加重加快頸椎的退變。 2、已經有頸椎病癥狀的患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癥狀較重、發作頻繁者,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而且,最好能夠臥床休息。這樣在頸椎病的治療期間,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效果,促使病情早日緩解,機體早日康復。 3、頸椎病患者在工作中應該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電風扇.由于頸椎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寒冷和潮濕容易加重頸椎病的癥狀。應當盡量減少在氣溫過低或者寒冷潮濕的條件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以防止頸椎病癥狀的出現,或者頸椎病誘發頸肩背部酸痛的癥狀。 4、頸椎病患者應當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提取重物等等,平常應當注意保護頸部,防止其受傷。上肢應該避免提取重物,當上肢提重物時,力量可以經過懸吊上肢的肌肉傳遞到頸椎,從而使頸椎受到牽拉,增加了頸椎之間的相互壓力。頸椎病患者在參加重體力勞動后癥狀有可能會加重。
2024-10-22 16: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肩寬,兩手啞鈴自然下垂,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后擴胸。反復12~16次。 (二)斜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胸兩側,上體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三)側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進置于胸兩側,左手持啞鈴向右側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四)上方出擊,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時置于胸兩側,右手持啞鈴向上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五)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持啞鈴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六)聳肩后旋: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七)兩肩后張擴胸后伸: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肩伸直外旋,兩肩后張,同時擴胸,反復12~16次。 (八)直臂前后擺動:兩腿前后分立,兩手持啞鈴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時前后交替擺動,重復6~8次,兩腿互換站定位置,同時擺動6~8次。 (九)頭側屈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向左屈曲,達最大范圍,再向右側旋轉到最大范圍,左右交替,反復6~8次。 (十)頭前屈后仰: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前屈,盡可能達最大范圍;頭頸部向后仰達最大范圍,重復6~8次。 (十一)頭部旋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再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重復6~8次。 以上動作要輕柔,旋轉動作因人而異每天可作1~2次。
2024-10-22 16: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對于這種情況,建議您使用骨筋丸膠囊,該藥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禁忌:妊娠婦女忌服。注意事項:月經期停用。
2024-10-22 16:1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于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后,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并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頸椎病的癥狀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多數患者開始癥狀較輕,在以后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癥狀較重者.這是與所患頸椎病的類型有關,但往往單純的類型少,以一個類型為主暨有一個到幾個類型混合在一起,稱為混合型頸椎病,所以說癥狀是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的. 它的主要癥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癥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癥狀.這些癥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癥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癥狀. 頸椎病與腰椎間盤突出癥以及腰椎管狹窄癥等腰椎病同屬脊柱的退行性改變,二者都容易引起神經痛.但二者更有明顯的不同點,一般來說,頸椎病比腰椎病的癥狀和體征更加復雜多變,更容易被患者忽視和醫生漏診,誤診.頸椎病引起的癥狀體征,較腰椎病范圍更廣泛而嚴重.頸椎病的傳統治療方法 1,口服藥物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癥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 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于輕癥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如市場上久負盛名的精業本草頸腰專家,是采用磁石,托瑪琳,納米功能陶瓷粉及特殊的熱感應材料復合而成具有負離子遠紅外效應的護頸護腰產品. 4,推拿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5,水針刀微創法:無痛苦,松解局部軟組織結節,結合注射松解液和三氧消融術,針刀,藥,氧并用,三位一體,一步到位.可以軟化結節,改善內循環.對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疼,頭暈立竿見影.遠期療效突出,具有抗粘連抗復發的作用.安全范圍廣,減少了閉合性手術的盲目性. 6,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并發癥與禁忌癥較多,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癥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7,礦泉療法:簡便,易行,病人在治療中無痛苦,療效好.礦泉水中的化學成分及各種微量元素可加速血液循環,有利于增加受損組織修復;礦泉水的溫熱作用,可解疼,止痛,消炎,消腫,改善由于椎動脈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癥狀. 8,射頻熱凝靶點穿刺技術:2003年由洪強醫療集團董事長劉洪強先生在國內首創的一種微創治療方法.射頻熱凝靶點治療是使突出部分的髓核變性,凝固,收縮減小體積,解除壓迫.很少傷及正常的髓核組織,同時修補了纖維環的破裂,滅活了盤內新生病變超敏的神經末梢,阻斷了髓核液中糖蛋白和β蛋白的釋放,溫熱效應對損傷的纖維環,水腫的神經根,椎管內的炎性反應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治療后癥狀立即消失或減輕.是目前國際上創傷小,安全系數高,病人痛苦小,見效快,風險低的一種治療方法. 9,用貼劑!一般市場上比較好的貼劑有很多,比如:立正消痛貼(精制藏藥純中藥貼)治療頸椎病就很不錯!要選的話最好就是純中藥的! 10,現在醫學上新一種治療方法——介入治療,能有效的治療頸椎病和腰椎病,不過手術都有風險,萬不得已不要嘗試哦!祝你早日康復!!
2024-10-22 1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