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孩子得了支原體感染,治療藥物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孩子的年齡、有無過敏史等。常用的藥物有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 1. 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對支原體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副作用相對較小,但可能會有胃腸道反應。 2. 四環素類:多西環素是常見的四環素類藥物,不過 8 歲以下兒童禁用。 3. 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在治療支原體感染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但 18 歲以下兒童禁用。 4. 新型抗生素:如泰利霉素,對耐藥支原體可能有效,但使用需謹慎。 5. 聯合用藥:在病情復雜時,可能會聯合使用兩種或以上的抗生素,以增強療效。 孩子患上支原體感染,家長不要自行用藥,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的休息和營養,促進身體恢復。
2024-10-14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治療建議用阿奇霉素治療兩周,包括打阿奇霉素及口服該藥。但您的這一句--“以前孩子感冒后也是咳嗽,檢查后大都是支原體感染所致,每次都要打好長時間的吊瓶”,提示孩子用了好多次阿奇霉素了,而且時間還不短。建議查一查肝功能看看有沒有改變,因為阿奇霉素會對肝臟有功能影響。“咳嗽不斷”的確讓人擔心,不知道小朋友的痰多不多?如果還有流鼻涕的癥狀,并且孩子是在躺著的時候咳嗽厲害的,那就很可能是因為鼻涕倒流到咽部(鼻后滴流),刺激咽部引起的咳嗽。臨床上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加用以下藥物口服:小兒酚黃敏那片,1片/次,一日三次撲爾敏,2mg/次,一日三次(小兒酚黃敏那片里雖已經有撲爾敏,但按0.35mg/kg來計算,那是不夠的,所以還是得加用些撲爾敏)維生素C,0.1/次,一日三次利巴韋林顆粒,100mg/次,一日三次化痰片0.25/次,一日三次非那根止咳糖漿5ml/次,一日三次但愿我的回答能幫得上您的忙。
2024-10-14 13: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注意是否是病毒性感冒,扁桃體炎,中耳炎的可能,也可能是癥狀不明顯的肺炎啊。看醫生,診斷清楚。再說治療啊。當然首先要及時控制體溫,防止高熱抽搐,使用退燒藥,然后針對原因治療啊。一般感冒需要7-10天才能治愈的。常用的退燒藥有“泰諾林、泰諾、美林、小兒百服寧咀嚼片”等。當體溫超過38.5℃時使用,在小兒高熱時配合退熱藥防止抽搐發生;所以退熱藥應作為家庭小兒必備藥,以備發燒時候使用。另外應給予多飲溫水,也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大血管的地方等物理降溫方法
2024-10-14 13: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醫生建議:你好!這個我知道,司帕沙星分散片(朗瑞),該藥可以本品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輕、中度感染。口服成人一次0.1~0.3g,最多不超過0.4g,一日1次,療程一般5~10日,可據病種及病情適當增減療程。口服成人一次0.1~0.3g,最多不超過0.4g,一日1次,療程一般5~10日,可據病種及病情適當增減療程。希望可以幫到你!
2024-10-14 13: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川崎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多發生于4歲以下,是一種發疹性熱病,伴有眼結膜充血,頸淋巴結腫大,四肢末端硬性紅腫,疼痛,指端暴皮,口唇紅充血干裂,口腔粘膜炎癥,發燒38-40度之間,本癥在發燒3-4天手腳背部變硬,類似水腫,皮膚發亮,手腳心和掌心發紅,同時有全身紅色炎癥微疹,似麻疹瘙癢,瘙癢皮疹不形成水瘡,眼分泌增多,口唇干裂充血,口腔內粘膜及舌苔紅色,兩頸部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同時有心血管的病變表現,心前區疼痛,胸悶,乏力,發紺,少見的有大關節的腫痛,熱驚厥,腸麻痹腸充血,黃疸等。查血可有白血球增高,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X線檢查有的病人可見心臟擴大,異常心電圖,超聲心動有的病人有冠狀動脈病,心包積液,厲害增大。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可能與感染及宿主特異性免疫反應有關,臨床表現與全身性血管炎的病理改變,進食密切相關,在急性期1-2周為微血管炎小血管炎及全心臟炎,亞急性期3-4周可引起冠狀動脈病,恢復期5周以后,部分病人冠狀動脈可狹窄,鈣化,或再疏通而致缺血性心臟病,其死亡原因是心肌炎,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破裂,缺血性心肌病。當病程進入恢復期后,發燒皮疹均消退,但決定本病預后因素是心血管,尤其冠狀動脈受累后進展,冠狀動脈瘤是嚴重危險合并病,經治療后大約一半的病人冠狀動脈可自行消退,10-20%的病人有冠狀動脈病經1-2年后可消退,有3%的病人可致冠狀動脈狹窄而引起缺性心肌病,因血小板數值高要用抗凝治療,致血小板正常值。
2024-10-15 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