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宇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感冒期間一般不建議拔牙,主要原因有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感染風險增加、麻醉效果不佳、術后恢復受影響以及可能影響診斷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6-07-13 13:43
1.抵抗力下降:感冒時身體免疫力降低,拔牙后的創口易被細菌入侵,導致感染。
2.感染風險增加:感冒可能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拔牙創口易受牽連,加重炎癥。
3.麻醉效果不佳:感冒可能導致鼻腔和口腔黏膜充血,影響麻醉藥的吸收和分布,使麻醉效果不理想,增加拔牙時的疼痛。
4.術后恢復受影響:身體在感冒狀態下,新陳代謝和修復能力減弱,不利于拔牙創口的愈合。
5.可能影響診斷:感冒癥狀可能掩蓋拔牙后的一些不良反應,影響醫生對術后情況的判斷。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拔牙的安全和效果,建議在感冒痊愈后,身體狀況良好時再進行拔牙。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國內有關資料統計,口腔癌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9%~3.5%,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4.7%~20.3%,僅次于鼻咽癌,居頭頸部惡性腫瘤的第2位,在亞洲的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則高達40%~50%。口腔癌以男性多見,1950年美國口腔癌男女之比約6:1.近年來下降為2:1.可能與現今美國婦女吸煙人數增加有關。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1968~1975年放射治療368例舌活動部鱗癌,年齡31~60歲占76.9%,男女之比為1.4: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