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臨床表現直腸脫出直腸脫出肛外是直腸脫垂的主要癥狀。輕者在排便增加腹壓時,直腸脫出肛門外,初起能自行還納,以后漸漸自己不能還納,須用手還納,重者直腸壁黏膜和肛門括約肌松弛,除大便時直腸脫垂,在打噴嚏、咳嗽、排氣、工作勞累、走路、久站久坐時直腸都能脫出肛門外。腸道功能失調可有便秘、腹瀉、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其中便秘最多,約占50%~70%,直腸黏膜出血和黏液便也頗常見。局部刺激癥狀由于直腸黏膜長期受到異物刺激,使直腸黏膜充血,水腫嚴重時表面潰瘍,出現黏液分泌多、出血、肛門部墜脹、酸痛、尿頻、腹脹等癥。直腸脫垂對全身的影響由于長期脫垂,多年不愈,除局部疼痛外,對精神影響很大,可引起其他疾病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近年來國外許多學者注意到直腸脫垂可伴有精神疾患,如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等。分類直腸脫垂的分型頗多,其中代表性的有Tuttle190的二型三度法,Altemeir197三型法,Beahrs197二型三度法,Ripstein197期法,Nigro197三型法,荒川197五型法等。我國常用的分類法是1975年全國肛腸會議衡水時確定的將直腸脫垂分為三度。Ⅰ度排便時或增加腹壓時直腸黏膜脫出肛門外,便后自行還納,脫出長度3~6cm。Ⅱ度排便時,長期反復脫出,使直腸黏膜充血、水腫、潰瘍、糜爛,因而常有帶血及黏液分泌物流出肛門外,此期直腸全層脫垂,需要用手還納,脫出長度8cm左右。Ⅲ度不僅在排便時直腸脫出,而且在咳嗽、打噴嚏、排氣、行走、久站、久坐時直腸都脫出肛門外。此期直腸全層或肛管及部分乙狀結腸脫出肛門外,自己根本不能還納,脫出長度12cm以上。
2016-07-13 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