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龔峻梅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腫瘤科/血液病科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癥狀急性型見于小兒各年齡時期,多見于1~5歲小兒,男女發病數無差異,春季發病數較高。急性型患兒于發病前1~4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風疹、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偶見于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或接種結核菌素之后發生。大多數患兒出現皮疹前無任何癥狀,部分可有發熱。患兒以自發性皮膚和黏膜出血為突出表現。多表現為針尖大小的皮內或皮下出血點,或為瘀斑和紫癜,少數有皮膚血腫,皮疹分布不均,常以肢較多,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見。鼻出血或齒齦出血常伴隨皮疹出現或是起病時的突出表現,胃腸道出血少見,偶見肉眼血尿。青春期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過多。少數患者可有結膜下和視網膜出血。顱內出血少見,發生率約1%,但一有發生,則預后不良。出血嚴重者可致貧血。肝、脾、淋巴結一般不腫大。慢性型ITP病程超過6個月則定又為慢性ITP。主要見于40歲以下之青年女性。起病隱襲,一般無前驅癥狀,較難確定發病時間。多為皮膚、粘膜出血,如瘀點、瘀斑及外傷后出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齦出血亦甚常見。嚴重內臟出血較少見,但月經過多甚常見,在部分患者可為惟一臨床癥狀。部分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而驟然加重,出現廣泛、嚴重內臟出血。長期月經過多者,可出現失血性貧血。
2016-07-11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