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津麗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濕熱是中醫術語,指濕與熱同時侵犯人體。多因環境、飲食等因素所致,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嚴重時需及時就醫。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6-07-05 10:09
1.病因:環境潮濕炎熱、飲食油膩辛辣、脾胃虛弱、情志不暢、久病體虛。
2.癥狀:發熱、頭痛、尿黃短、身重痛、苔黃膩,還可能有口苦、黃疸、濕疹等。
3.危害: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好;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加重皮膚問題。
4.檢查:可通過中醫望聞問切,觀察舌苔脈象等來判斷。
5.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常用藥物有龍膽瀉肝丸、二妙丸。用藥需遵醫囑。
6.調理:飲食清淡,多吃清熱利濕食物,如薏米、綠豆;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
濕熱雖常見,但不可忽視。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調理,必要時就醫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