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孫思邈認為腎臟病不僅有虛寒證,而且有實熱證。表現為口苦舌燥咽腫,心煩,胸脅時痛,喘咳,汗出,小腹脹滿,腰背強急,體重,骨熱,小便黃赤,好怒好忘,足下熱痛。他臟有病極易傳之損腎而致虛,僅認為腎病宜補是片面的。治療腎實熱證的方劑,有瀉腎湯、莖頭痛方等。有補無瀉的觀點是錯誤的。崔幸琴等介紹腎濕熱證的表現小便頻數,熱灼刺痛,淋瀝不暢,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刺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甚則尿中帶血,口渴不欲飲,大使不暢,舌紅、苔黃膩,脈略數。大家都熟悉膀胱濕熱證,濕熱的原因多是細菌感染,肯定腎臟也有細菌感染,筆者提出腎膀胱濕熱證的概念,崔幸琴等提出腎濕熱證取代腎膀胱濕熱證則更符合中醫學理論。
2016-07-01 10:2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