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慢?;颊叩钠骄鶋勖?到6年,如果能夠規范應用TKA并進行定期的檢測,82~90%的患者是可以長期存活的?,F在已經從一個惡性腫瘤性疾病變成一個類似于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普通的進程可控的慢性疾病,但是好療效的前提是規范合理的治療和管理,首先需要規范使用藥物,劑量不足,隨意減量停藥都可能會影響療效。其次定期進行細胞遺傳學和分子學的監測,需要在可靠的具有監測水平標準化的實驗室進行。
2018-11-29 01: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診斷標準: 1.慢性期 (1)臨床表現:無癥狀或有低熱,乏力,多汗,體重減輕等癥狀,有肝脾腫大或不腫大. (2)血象:白細胞數增高,主要為中性中,晚幼和桿狀核粒細胞,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5%~10%,嗜酸,嗜堿粒細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細胞. (3)骨髓象: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以粒系增生為主,中,晚幼粒和桿狀核粒細胞增多,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10%. (4)染色體:有ph1染色體. (5)CFU一GM培養:集落和集簇較正常明顯增加. 2.加速期(具有下列兩項者,可考慮為本期) (1)不明原因的發熱,貧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臟進行性腫大. (3)不是因為藥物引起的血小板進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堿粒細胞>20%. (6)骨髓中有顯著的膠原纖維增生. (7)出現ph1以外的其他染色體異常. (8)對傳統的抗慢粒藥物治療無效. (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變期(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診斷為本期) (1)原始粒細胞(Ⅰ型十Ⅱ型)(或原淋十幼淋,或原單十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十早幼粒細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十早幼粒細胞≥50%. (4)有髓外原始細胞浸潤. 此期臨床癥狀,體征比加速期更惡化.CFU-GM培養呈小簇生長或不生長. 診斷: 本病臨床診斷主要依靠病史,癥狀和體征,血象及骨髓象,慢粒的診斷即可成立. 病史:慢粒起病緩慢,早期多無癥狀,常因體檢或診治其他疾病檢查血象而發現. 癥狀:主要表現為周身乏力,消瘦,多汗,食欲不振,腹脹,低熱,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鼻衄,齒衄,便血,尿血,陰道出血,眼底出血,皮下出血,甚至顱內出血,偶有脾出血和脾破裂急診而發現本病者. 體征: 脾腫大顯著,一般呈中度或重度腫大,嚴重者可超過臍部入盆腔.急劇增大多提示急變的發生.脾栓塞或脾周圍炎時,可有劇烈的腹痛,壓痛和放射性左肩痛,脾區可聽到摩擦音. 肝腫大一般較輕,超過肋下5cm者少見.淋巴結腫大,關節痛晚期可見.75%病例有胸骨壓痛,在胸骨下部1/2或2/3處壓痛.此外脛骨和肋骨之壓痛也較常見. 體檢:脾腫大顯著,肝腫大一般較輕,淋巴結腫大,75%病例有胸骨壓痛.此外脛骨和肋骨之壓痛也較常見. 實驗室診斷:(一)骨髓象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可增至10~50:1.分類中以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細胞及桿狀核細胞為主,常見核漿發育不平衡現象,原十早幼粒細胞不超過10%~15%,粒系有絲分裂及嗜酸,嗜堿細胞增多.大部分病例巨核細胞增多,血小板成堆分布.約1/3病例于病程不同時期伴有骨髓纖維化.慢性期中性成熟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力減弱或缺乏,急變期增高. (二)細胞遺傳學檢查 85%~95%以上的慢粒病例有ph1染色體. 外周血象中白細胞增高,一般在(100~250)×109/L,甚至可高達1000×109/L,分類中可見各階段粒細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細胞和桿狀,分葉核粒細胞為主,原始十早幼粒細胞一般不超過10%,嗜堿性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有核紅細胞易見.半數病例伴血小板增多,高者可達1000×109/L以上,少數病例血小板減少.貧血僅輕度,加速期和急變期常見中度或重度貧血.西醫治療 1.慢性期治療 (1)化學藥物治療 ?、賳畏N藥物:馬利蘭仍是目前治療慢粒的首選藥物,常用量4~8mg/日,最大不超過12mg,分2~3次服.待白細胞下降后逐漸減量,降至(10~15)×109/L時停用,緩解后以一定量維持白細胞在10×109/L左右.異靛甲,先從小劑量每日50mg開始,以后逐漸增量為每日75~150mg,分2~3次飯后口服.靛玉紅每日劑量150~200mg,分3~4次口服.羥基脲對白細胞非常高的病例見效快,每天1.5~3.0g,1次或分次口服.維持量每天約0.5~1.0g.二溴甘露醇為馬利蘭無效時的二線藥物,每日0.25~0.5g,分次服用,維持量0.25g/日~0.25g/每周,1,2:5,6-二去水衛矛醇每日50mg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推,用7天間歇7天為1療程,視病情重復療程,直到白細胞降至10×109/L左右.6-疏基嘌呤或6-TG,兩藥作用相似,劑量每日2.5~3mg/kg,白細胞下降后改為維持量.嘧啶苯芥適用于馬利蘭復發或無效病例,每日5~10mg,分次口服,5天一療程,間歇7天,2~4療程后改用維持量,每天5mg,每月連服5天.三尖杉酯堿,常用量每日4~8mg,靜注,待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劑量減半,下降到10×109/L以內即可停藥. ?、诼摵匣煟篐T方案:羥基脲0.5~1.0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6-MP或6-TG50m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休息5~7天重復應用,劑量視血象酌情加減直至完全緩解.COAP方案:環磷酰胺400mg,靜注第1,4天;長春新堿1~2mg,靜注第1天;阿糖胞苷50mg,靜注每12小時一次,連用5~7天或9天;強的松20mg,1次/日,連用5天.停藥7~10天后根據病情可重復應用直到完全緩解.HA方案:三尖杉酯堿4mg/日,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日,連用7天,靜注,休息5~7天重復應用,共2~3療程,以后三尖杉酯堿1mg/日,靜注連用20天.上述方案緩解后改用下列三方案,每半年輪換1次,
2016-08-01 16:40
第一年每月1次,
第2年2月1次,
第3年3月1次.DA方案:環磷酰胺0.2~0.6g/日,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HA方案:三尖杉酯堿2~4mg,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DA方案:柔紅霉素40~60mg,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 (2)干擾素(IFN):是天然的細胞因子,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免疫調節及誘導分化作用.雖然臨床可獲得較好療效,但由于價格昂貴,難以普遍推廣.目前臨床多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劑量為IFN-α-2b,2×106U/m2~5×106U/m2,也有用2×107U/m2.近年有人提出IFNγ與IFNα.合用,或化療與IFN合用可以提高療效. 2.加速期治療多選用羥基脲,6-TG及聯合化療,參照慢性期用法. 3.急變期治療慢性急變的防治仍無理想方法,一旦急變,治療原則按急性白血病聯合化療方法進行,具體方案根據急變后的細胞類型確定.(二)非藥物治療 1.放射治療對病情進行性進展,白細胞數急劇增高,脾及淋巴結顯著腫大的病例可進行脾區照射,5rad*開始,隨后增至100~150rad,每日或隔日一次,當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停止照射,一般總劑量在1000~5000rad之間. 2.脾切除有下列情況者可考慮脾切除:①巨脾,壓迫癥狀顯著;②繼發性脾功能亢進;③藥物控制不理想或發生頑固性血小板減少者;④脾破裂,出血或栓塞者;⑤能耐受手術治療者. 3.白細胞清除術適用于白細胞過高者,是防止栓塞的應急辦法,在短時間內可使過高的白細胞總數下降. 4.造血干細胞移植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根除白血病細胞株,達到臨床治愈的方法.選擇慢性期患者,經預處理后,再接受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使臨床部分病例長期無病存活.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自體骨髓移植,一般在慢粒慢性期經治療緩解后,用血細胞分離器自患者本身外周血中分離出白細胞或1次收集足夠量的自身骨髓,深低溫液氮保存,日后發生急變時經大量化療和放療預處理后,再將貯存的自身細胞或骨髓復溫后回輸給患者,使患者再回到慢粒慢性期.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 中醫治療 治法與方藥: (1)氣滯血瘀: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方中延胡索,烏藥,枳殼疏肝理氣;紅花,當歸,莪術,三棱,五靈脂活血化瘀;丹皮,赤芍具有活血止血雙重作用,以防活血過量引起出血.可佐以青黛,雄黃解毒祛瘀;甘草調和諸藥.如納差加砂仁.(2)正虛瘀結:治法,益氣養血,活血散瘀. 方藥:八珍湯加味.八珍湯為益氣養血之代表方,方中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當歸,首烏,阿膠補血;三棱,莪術,紅花,延胡索活血散瘀;佐以青黛,雄黃解毒祛瘀.如陰血不足,加地黃,麥冬,枸杞子滋陰,出汗多加用五味子斂陰.(3)熱毒熾盛:治法:清熱涼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或清營湯加減.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替),生地,丹皮,赤芍,清熱涼血;金銀花,黃芩,黃連清熱解毒,佐以青黛,白花蛇舌草,龍葵以解毒.壯熱不退加生石膏,知母,生甘草.便血加用白芨粉,三七粉;尿血選大薊,小薊;齒齦出血加藕節,白茅根等. 中藥: (1)當歸龍薈丸:6~10g,日2~3次. (2)青黛:分裝膠囊,每次2~4g,每日3次,飯后吞服. (3)青黃散:青黛9份,雄黃1份,混勻裝膠囊,每次3~5g,一日3次,飯后服,維持量3~6g/日,服藥1~3個月后排砷1次,用二巰基丁二鈉1.0溶于40ml生理鹽水中緩慢靜脈注射,連用3天. (4)六神丸:每次30粒,一日3次口服. (5)梅花點蛇丹:每次10粒,一日3次口服. (6)牛黃解毒片:每次3~4片,一日3次. (7)大黃zhe??蟲丸:每次1丸,一日2~3次. 西醫治療 1.慢性期治療 (1)化學藥物治療 ?、賳畏N藥物:馬利蘭仍是目前治療慢粒的首選藥物,常用量4~8mg/日,最大不超過12mg,分2~3次服.待白細胞下降后逐漸減量,降至(10~15)×109/L時停用,緩解后以一定量維持白細胞在10×109/L左右.異靛甲,先從小劑量每日50mg開始,以后逐漸增量為每日75~150mg,分2~3次飯后口服.靛玉紅每日劑量150~200mg,分3~4次口服.羥基脲對白細胞非常高的病例見效快,每天1.5~3.0g,1次或分次口服.維持量每天約0.5~1.0g.二溴甘露醇為馬利蘭無效時的二線藥物,每日0.25~0.5g,分次服用,維持量0.25g/日~0.25g/每周,1,2:5,6-二去水衛矛醇每日50mg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推,用7天間歇7天為1療程,視病情重復療程,直到白細胞降至10×109/L左右.6-疏基嘌呤或6-TG,兩藥作用相似,劑量每日2.5~3mg/kg,白細胞下降后改為維持量.嘧啶苯芥適用于馬利蘭復發或無效病例,每日5~10mg,分次口服,5天一療程,間歇7天,2~4療程后改用維持量,每天5mg,每月連服5天.三尖杉酯堿,常用量每日4~8mg,靜注,待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劑量減半,下降到10×109/L以內即可停藥. ?、诼摵匣煟篐T方案:羥基脲0.5~1.0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6-MP或6-TG50m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休息5~7天重復應用,劑量視血象酌情加減直至完全緩解.COAP方案:環磷酰胺400mg,靜注第1,4天;長春新堿1~2mg,靜注第1天;阿糖胞苷50mg,靜注每12小時一次,連用5~7天或9天;強的松20mg,1次/日,連用5天.停藥7~10天后根據病情可重復應用直到完全緩解.HA方案:三尖杉酯堿4mg/日,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日,連用7天,靜注,休息5~7天重復應用,共2~3療程,以后三尖杉酯堿1mg/日,靜注連用20天.上述方案緩解后改用下列三方案,每半年輪換1次,
2016-08-01 16:47
第一年每月1次,
第2年2月1次,
第3年3月1次.DA方案:環磷酰胺0.2~0.6g/日,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HA方案:三尖杉酯堿2~4mg,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DA方案:柔紅霉素40~60mg,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 (2)干擾素(IFN):是天然的細胞因子,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免疫調節及誘導分化作用.雖然臨床可獲得較好療效,但由于價格昂貴,難以普遍推廣.目前臨床多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劑量為IFN-α-2b,2×106U/m2~5×106U/m2,也有用2×107U/m2.近年有人提出IFNγ與IFNα.合用,或化療與IFN合用可以提高療效. 2.加速期治療多選用羥基脲,6-TG及聯合化療,參照慢性期用法. 3.急變期治療慢性急變的防治仍無理想方法,一旦急變,治療原則按急性白血病聯合化療方法進行,具體方案根據急變后的細胞類型確定.(二)非藥物治療 1.放射治療對病情進行性進展,白細胞數急劇增高,脾及淋巴結顯著腫大的病例可進行脾區照射,5rad*開始,隨后增至100~150rad,每日或隔日一次,當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停止照射,一般總劑量在1000~5000rad之間. 2.脾切除有下列情況者可考慮脾切除:①巨脾,壓迫癥狀顯著;②繼發性脾功能亢進;③藥物控制不理想或發生頑固性血小板減少者;④脾破裂,出血或栓塞者;⑤能耐受手術治療者. 3.白細胞清除術適用于白細胞過高者,是防止栓塞的應急辦法,在短時間內可使過高的白細胞總數下降. 4.造血干細胞移植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根除白血病細胞株,達到臨床治愈的方法.選擇慢性期患者,經預處理后,再接受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使臨床部分病例長期無病存活.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自體骨髓移植,一般在慢粒慢性期經治療緩解后,用血細胞分離器自患者本身外周血中分離出白細胞或1次收集足夠量的自身骨髓,深低溫液氮保存,日后發生急變時經大量化療和放療預處理后,再將貯存的自身細胞或骨髓復溫后回輸給患者,使患者再回到慢粒慢性期.其他治療 慢粒為難治性疾病,生存期有限,治療時先辨別標本所在,進行適宜論治,審其病機,正氣不足為病之本,邪毒瘀結為病之標,在早,中期階段,正氣仍存,瘀毒尤甚之時,當祛其標實,祛:“毒”化瘀,以祛邪而達到扶正作用,讓正氣自然恢復,中,晚期,瘀毒熱邪強盛,正氣衰敗,不宜強攻強瀉,注意攻補兼施,對重癥合并嚴重感染,出血,貧血者,應積極采取救治措施,給予足量抗生素,止血藥物及輸血等支持療法.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是伴有獲得性染色體異常的多能干細胞水平上的惡性變而引起的一種細胞株病.癥狀:主要表現為周身乏力,消瘦,多汗,食欲不振,腹脹,低熱,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鼻衄,齒衄,便血,尿血,陰道出血,眼底出血,皮下出血,甚至顱內出血,偶有脾出血和脾破裂急診而發現本病者. 體征: 脾腫大顯著,一般呈中度或重度腫大,嚴重者可超過臍部入盆腔.急劇增大多提示急變的發生.脾栓塞或脾周圍炎時,可有劇烈的腹痛,壓痛和放射性左肩痛,脾區可聽到摩擦音. 肝腫大一般較輕,超過肋下5cm者少見.淋巴結腫大,關節痛晚期可見.75%病例有胸骨壓痛,在胸骨下部1/2或2/3處壓痛.此外脛骨和肋骨之壓痛也較常見. 體檢:脾腫大顯著,肝腫大一般較輕,淋巴結腫大,75%病例有胸骨壓痛.此外脛骨和肋骨之壓痛也較常見.中藥: (1)當歸龍薈丸:6~10g,日2~3次. (2)青黛:分裝膠囊,每次2~4g,每日3次,飯后吞服. (3)青黃散:青黛9份,雄黃1份,混勻裝膠囊,每次3~5g,一日3次,飯后服,維持量3~6g/日,服藥1~3個月后排砷1次,用二巰基丁二鈉1.0溶于40ml生理鹽水中緩慢靜脈注射,連用3天. (4)六神丸:每次30粒,一日3次口服. (5)梅花點蛇丹:每次10粒,一日3次口服. (6)牛黃解毒片:每次3~4片,一日3次. (7)大黃zhe??蟲丸:每次1丸,一日2~3次. 西醫治療 1.慢性期治療 (1)化學藥物治療 ?、賳畏N藥物:馬利蘭仍是目前治療慢粒的首選藥物,常用量4~8mg/日,最大不超過12mg,分2~3次服.待白細胞下降后逐漸減量,降至(10~15)×109/L時停用,緩解后以一定量維持白細胞在10×109/L左右.異靛甲,先從小劑量每日50mg開始,以后逐漸增量為每日75~150mg,分2~3次飯后口服.靛玉紅每日劑量150~200mg,分3~4次口服.羥基脲對白細胞非常高的病例見效快,每天1.5~3.0g,1次或分次口服.維持量每天約0.5~1.0g.二溴甘露醇為馬利蘭無效時的二線藥物,每日0.25~0.5g,分次服用,維持量0.25g/日~0.25g/每周,1,2:5,6-二去水衛矛醇每日50mg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推,用7天間歇7天為1療程,視病情重復療程,直到白細胞降至10×109/L左右.6-疏基嘌呤或6-TG,兩藥作用相似,劑量每日2.5~3mg/kg,白細胞下降后改為維持量.嘧啶苯芥適用于馬利蘭復發或無效病例,每日5~10mg,分次口服,5天一療程,間歇7天,2~4療程后改用維持量,每天5mg,每月連服5天.三尖杉酯堿,常用量每日4~8mg,靜注,待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劑量減半,下降到10×109/L以內即可停藥. ?、诼摵匣煟篐T方案:羥基脲0.5~1.0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6-MP或6-TG50mg,2次/日或3次/日,連用7天.休息5~7天重復應用,劑量視血象酌情加減直至完全緩解.COAP方案:環磷酰胺400mg,靜注第1,4天;長春新堿1~2mg,靜注第1天;阿糖胞苷50mg,靜注每12小時一次,連用5~7天或9天;強的松20mg,1次/日,連用5天.停藥7~10天后根據病情可重復應用直到完全緩解.HA方案:三尖杉酯堿4mg/日,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日,連用7天,靜注,休息5~7天重復應用,共2~3療程,以后三尖杉酯堿1mg/日,靜注連用20天.上述方案緩解后改用下列三方案,每半年輪換1次,
2016-08-01 16:55
第一年每月1次,
第2年2月1次,
第3年3月1次.DA方案:環磷酰胺0.2~0.6g/日,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HA方案:三尖杉酯堿2~4mg,靜注,1次/日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DA方案:柔紅霉素40~60mg,靜注連用3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靜注,5~7天. (2)干擾素(IFN):是天然的細胞因子,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免疫調節及誘導分化作用.雖然臨床可獲得較好療效,但由于價格昂貴,難以普遍推廣.目前臨床多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劑量為IFN-α-2b,2×106U/m2~5×106U/m2,也有用2×107U/m2.近年有人提出IFNγ與IFNα.合用,或化療與IFN合用可以提高療效. 2.加速期治療多選用羥基脲,6-TG及聯合化療,參照慢性期用法. 3.急變期治療慢性急變的防治仍無理想方法,一旦急變,治療原則按急性白血病聯合化療方法進行,具體方案根據急變后的細胞類型確定.(二)非藥物治療 1.放射治療對病情進行性進展,白細胞數急劇增高,脾及淋巴結顯著腫大的病例可進行脾區照射,5rad*開始,隨后增至100~150rad,每日或隔日一次,當白細胞下降至20×109/L時停止照射,一般總劑量在1000~5000rad之間. 2.脾切除有下列情況者可考慮脾切除:①巨脾,壓迫癥狀顯著;②繼發性脾功能亢進;③藥物控制不理想或發生頑固性血小板減少者;④脾破裂,出血或栓塞者;⑤能耐受手術治療者. 3.白細胞清除術適用于白細胞過高者,是防止栓塞的應急辦法,在短時間內可使過高的白細胞總數下降. 4.造血干細胞移植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根除白血病細胞株,達到臨床治愈的方法.選擇慢性期患者,經預處理后,再接受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使臨床部分病例長期無病存活.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自體骨髓移植,一般在慢粒慢性期經治療緩解后,用血細胞分離器自患者本身外周血中分離出白細胞或1次收集足夠量的自身骨髓,深低溫液氮保存,日后發生急變時經大量化療和放療預處理后,再將貯存的自身細胞或骨髓復溫后回輸給患者,使患者再回到慢粒慢性期.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白血病的治療 主要治療有下列幾類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中藥治療.部分高危險性病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近10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遺傳學的進展,使白血病預后得到極大的改觀.“白血病是不治之癥”已成了過去.正規,系統地治療可以使大多數白血病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甚至痊愈. 一,如何選擇化療,移植,靶向治療 急性和慢性治療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首先都要選擇化療,不管你是哪一型的,髓性還是非髓性,是急性也好,慢性也好,首選都是化療.只是化療的藥物種類不同,急性白血病用的化療都是靜脈的化療,藥物用軟化劑等等一系列.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療在病程的慢性期,加速期,急變期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除了化療,移植,靶向治療,是否還有一種免疫治療.干擾素是免疫治療的一部分.免疫治療一個是免疫細胞的治療,還有一個是藥物的治療,免疫細胞的治療是指把病人的細胞從血里面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一些細胞因子,使它變成一種殺傷細胞,再回輸到血液中去,這種殺傷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進行殺傷. 化療的優缺點 化學治療對于消滅某種癌癥的遠處轉移或防止復發,有其獨到之處,是癌癥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化療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已證明,至少有10種腫瘤單用化療有獲得治愈的可能,如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睪丸精原細胞瘤,部分惡性淋巴瘤等;約有20余種腫瘤單用化療可以得到緩解,尤其對于一些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已經轉移擴散的腫瘤,化療可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在全部癌腫患者中,超過半數的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用化療;化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并有效地控制了癌腫的擴散和轉移. 化療是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進步最快的治療方法.但是化療藥物常“是非不清”,“敵我不分”,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因此,化療可能出現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2016-08-01 17:02
1,靜脈注射化療藥物時,操作不慎藥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栓塞性靜脈炎.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十分仔細,認真加以預防;
2,抑制骨髓造血系統,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療前,都應該做血象檢查,如果白細胞的數目若低于
(2.5~3)×109/升,血小板
(50~80)×109/升,應該暫時停止化療,遵照醫生的醫囑使用升高血細胞藥.除原有的鯊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維生素B6以及益氣補血的中藥治療外,近年來由基因重組工程生產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顯的促進血細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療后及時用上這些藥物,白細胞就不會明顯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損害肝臟細胞,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膽紅素上升,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等,嚴重的會引起肝硬化,凝血機制障礙等,所以在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要檢查肝功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必要時停止化療;
4,有些化療藥物對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藥前及用藥中應檢查心電圖,發現異常立即停藥,及時治療.對有心臟病變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對心臟有毒性作用的化療藥物.
5,對呼吸系統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化療藥物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和慢性肺纖維化,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藥物(即對呼吸系統有毒性的化療藥物),如爭光霉素等,應在用藥期間定期檢查肺部情況,停藥后還要注意隨訪.發現肺部毒性反應,立即停止化療并用激素治療;
6,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表現有蛋白尿,少尿或無尿,有的發生血尿.為了能夠清楚了解腎臟功能,在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均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在治療在要多飲綠茶水及服利尿通淋的中草藥,使每天尿量在2000~3000毫升.經驗證明,這樣可減少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7,某些藥物可影響生育,導致畸胎.在化療期間,男性病人應節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應中止或避免化療一般停藥后生育功能可恢復;
8,脫發和皮膚反應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即使出現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般病人停藥后,脫掉的頭發會重新長出,皮膚的紅斑,皮疹和色素沉著也會好轉或消失;
9,在化療的全身反應中,要數消化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最令患者煩惱,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以及口腔黏膜潰瘍,咽喉炎等.你的情況最好去醫院仔細檢查一下,祝福你早日康復,全家健康.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醫生建議:患者診斷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需要血液科就診,積極化療,才能改善病情,干細胞移植是志愿的唯一手段。可以使用羥基脲片適當運動。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大量飲酒、濃茶、咖啡等。平時要多休息避免勞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的到你,祝生活愉快。
2016-08-01 17:0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