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淑英 主治醫(y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耳鼻喉科
-
肺氣虛,但是中醫(yī)講究五臟相生相克,所以還有其他臟器的虛弱.咳嗽此為肺部疾患的主要證候,可見于多種疾病中.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咳嗽雖然主要是肺經(jīng)的病,但與其它臟腑都有關系.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較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lO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人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于外感風寒咳嗽.[方三]橘紅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將橘紅,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兌人蜂蜜,至沸停火,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本方散寒溫肺,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方四]生姜10克,飴糖適量.將生姜洗凈,切絲,放人瓷杯內(nèi),用滾開水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再加人飴糖適量,代茶頻頻飲服,不拘時間和次數(shù),無須出汗.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方五]蔥白5—10節(jié),淡豆豉10克,蘇梗或陳皮3克,紅糖適量.將蔥洗凈,取蔥白,與淡豆豉,陳皮等人砂鍋共煎取汁,再調入紅糖.日分數(shù)次,酌量飲用.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方六]鮮橄欖4枚,冰糖15克.將橄欖洗凈,劈開加入冰糖和適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溫服.本方清熱止咳,適用于風熱咳嗽.[方七]金銀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銀花,取汁約2小碗,藥成前,下薄荷約煎3分鐘,貯瓶內(nèi),分次與蜜糖沖勻飲用.本方適用于風熱所致咳嗽.[方八]潔凈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再調人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本方適用于風熱咳嗽.[方九]蛤蚧數(shù)只,蜂蜜30克,鮮蘿卜適量.將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蘿卜煎水沖服.本方養(yǎng)陰清肺,適用于火燥傷陰的干咳.[方十]百合(鮮良者),枇杷(去核),鮮藕(洗凈,切片)各30克.將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調入適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頻頻飲.本方適用于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方十一]黃梨適量,飴糖若干.將黃梨去核,搗汁,與飴糖合并煎膏,每服2湯匙,日3次.本方清肺化痰,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二]川貝母6--12克(如用川貝母,則用3---6克),蜜糖約15--30克.將川貝母打碎,與蜜糖同置燉盅內(nèi),隔水燉服,1次服完.本方適用于肺燥咳嗽.[方十三]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橘皮煎取藥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本方順氣,化痰,適用于痰濕犯肺之咳嗽.[方十四]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料適量.將小排骨洗凈,加黃酒,姜片,水適量,文火燜1.5小時.白果去殼及紅衣,加入湯內(nèi),加鹽調味再煮15分鐘,加味精調勻,并撒上青蔥末.本方止咳平喘,適用于痰多咳嗽氣喘.[方十五]廣柑,白糖各500克.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250克,腌漬1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250克,拌勻倒盤內(nèi),通風陰干,瓶裝,每服5—8瓣,日3次.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證.[方十六]黃芩,鮮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將二藥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撈去藥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適量,煮爛成粥,1日內(nèi)分頓連續(xù)食用.本方清火補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七]山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與山梔,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內(nèi)加水堡煮,飲湯食肺.本方清肝火,補肺陰,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八]法半夏,旋復花,海蛤殼,淡竹茹,陳皮,代赭石,川黃連,桑葉,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本方取自清代老中醫(yī)張千里醫(yī)案,功能瀉肝平肺,降氣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十九]柴胡,半夏,人參,生姜,鱉甲,橘梗,枳實,檳榔,吳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出自《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功能疏肝解郁,下氣止咳,適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方二十]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藥揀去雜質,干研后共研,混勻,分裝,每代18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服1代,日2次.本方清肺化痰,適用于燥咳痰少.[方二十一]梨,生姜,白蜜各適量.梨,姜分別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調服.本方潤肺清熱,適用于肺燥咳嗽.[方二十二]豬肺1具,豬肚1個,肥公鴨1只,北沙參,白術,冬蟲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將豬肺,豬肚沖洗干凈,公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諸藥調勻,分別塞入豬肚,豬肺管和鴨腹內(nèi),三物同時下鍋,加水,燒沸,文火燉4個小時,至爛熟將三味分別盛人碗內(nèi),慢慢食用.本方適用于脾肺俱虛之咳嗽.[方二十三]紅蘿卜200克,紅棗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劑,隨意飲用.本方理脾肺之氣而止咳.[方二十四]落花生45克(不去紅衣),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山藥搗碎,后與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調勻,佐餐食.本方適用于脾肺皆虛之久咳.[方二十五]甜杏仁100粒,核桃肉,豬板油,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鮮梨汁250克.前二味共研細末,豬板油切塊,下鍋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盡,放人梨汁,姜汁,炒勻,人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盡,起糖泡,香氣四溢.每服1湯匙,日1次,白開水調下溫服.本方益腎補肺,適用于肺腎雙虛之咳.[方二十六]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搗杏仁,水磨濾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本方補腎舒肺,適用于肺腎不足的咳喘氣喘.[方二十七]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茉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人參,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益肺補腎,納氣止咳,適用于肺腎氣虛所致咳嗽.[方二十八]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各7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脾胃論》補中益氣湯,功能健脾補肺,理氣化痰,適用于脾肺俱虛所致之咳嗽.[方二十九]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溫病條辨》中的沙參麥冬湯,功能養(yǎng)陰清肺,化痰止咳,適用于肺陰虧耗所致的咳嗽.[方三十]黃芩,山梔,橘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瓜蔞仁,橘紅,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清肝瀉火,潤肺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方三十一]清炙麻黃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黃芩,浙貝各6--9克,魚腥草20---30克,細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葉各6--9克.先用凈水浸濕,水高于藥面1寸,1小時后煎藥.石膏先煎半小時,后人群藥,玉桂最后放人5分鐘后即停煎,取藥汁1碗,溫服.隔6小時再煎,亦取藥汁1碗溫服.藥量可根據(jù)患者年齡,體質酌情加減.每日1劑.本方為上海著名中醫(yī)顧銘浩驗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經(jīng),痰阻氣道,清肅失靈,咳嗽劇發(fā),痰稠色黃,早晚發(fā)作更甚,看似痰熱阻肺,實則寒氣內(nèi)伏之證.[方三十二]干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絲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再調入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適合用治肺熱咽痛,咳吐黃痰,喘息,胸痛等癥.絲瓜花甘苦寒,清肺熱為長,兼清熱解毒.臨床適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癥.[方三十三]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筍片各50克,鹽,酒,麻油,肉湯.四角蛤洗凈后,置面盆內(nèi),以開水沖過,剝殼取肉,去雜洗凈.將蛤肉,火腿,筍片同時人油鍋中煸炒幾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湯,加鹽,煮至蛤肉熟爛淋上麻油即成.此湯以咸寒滋陰,利尿,化痰,軟堅散結的蛤肉配竹筍調制而成.竹筍,《本草綱目》稱之有“消渴,利水,益氣,化熱,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湯常可作為瘰疬(淋巴結核),癭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結核等病的食療菜譜.
2016-08-02 05: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咳嗽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常見癥狀.若外邪侵襲,內(nèi)合于肺,或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損及于肺,致肺失肅降,氣機不利,皆能導致咳嗽.咳嗽的發(fā)生雖源于肺,但與其它臟腑有關.一般“肺感于寒,則成咳嗽”.《素問·咳論》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分咳嗽為“肝咳”,“心咳”,“脾咳”,“腎咳”,“肺咳”等.咳嗽此為肺部疾患的主要證候,可見于多種疾病中.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咳嗽雖然主要是肺經(jīng)的病,但與其它臟腑都有關系.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較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lO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人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于外感風寒咳嗽.
2016-08-02 05: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nèi)科
-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可促進痰液和異物排出,但劇烈而頻繁的咳嗽可使病人痛苦及引發(fā)并發(fā)癥.鎮(zhèn)咳藥可通過直接抑制延腦咳嗽中樞,或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而發(fā)揮鎮(zhèn)咳作用,如右美沙芬,噴托維林,可待因等.祛痰藥是一類能使痰液變稀或溶解,使痰易于咳出的藥物.痰液的排除可減少對呼吸道粘膜的刺激,間接起到鎮(zhèn)咳,平喘作用,有利于控制繼發(fā)感染.如乙酰半胱氨酸,溴已胺等.嘔吐是由內(nèi)臟及前庭功能紊亂,藥物,放療等刺激延腦化學催吐感受區(qū)的D2,H1,M1及5-HT3受體所引起的.止吐藥可通過阻斷上述受體而緩解或防止嘔吐的發(fā)生.如胃復安.胃腸動力藥可增加胃腸推動性蠕動作用,協(xié)調胃腸運動,促進胃排空,增加食管較低位置括約肌張力,防止食管反流.如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止吐藥與胃腸動力藥合用可以發(fā)揮聯(lián)合用藥的作用.建議你這么長時間了最好去醫(yī)院查一查,以免耽誤病情延誤治療增加費用.
2016-08-02 05: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nèi)科
-
你好你這個情況應該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和活動后喘胸悶等癥狀,首先引起這個氣管炎的病原體有好多種,像病毒細菌真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都可以引起氣管炎發(fā)作的,所以說一定要對癥治療才能徹底康復,由于這個氣管發(fā)炎就會導致氣管粘膜充血腫脹分泌大量的痰液,這個痰液堵塞小支氣管,使氣體通過障礙,在活動的時候由于需氧量增加,就會出現(xiàn)胸悶的癥狀,你這個血常規(guī)正常可以排除是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但是其他的感染長期不愈又會繼發(fā)細菌感染所以消炎的藥物一定的用最好是應用阿奇霉素這個藥物對細菌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都有效果的,還有就是用上點清熱解毒的藥物,像雙黃連口服液或者是清開靈顆粒等,都可以的,還有就是祛痰止咳的藥物,祛痰的藥物有必嗽平,這個主要是適用于有大量粘痰不易咳出者,還有就是咳特靈片,巖白菜片等,如果休息是也有氣喘就服用點氨茶堿等擴張支氣管的藥物等,多休息大量喝水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到來幫助.
2016-08-02 05: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醫(yī)生建議:對于你的情況,建議不要盲目就醫(yī),自行買藥服用,以免延誤診治,加重病情;最好到正規(guī)醫(yī)院相關科室治療,早治療早康復;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避免勞累,受涼,感冒,注意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
2016-08-02 05: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nèi)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咳嗽? 咳嗽(cough)是促使痰液或氣道異物排出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射,有利于排除誤入呼吸道的異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來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通過迷走神經(jīng)、舌咽神經(jīng)和三叉神經(jīng)的感覺纖維傳人至延髓咳嗽中樞,由喉下神經(jīng)、膈神經(jīng)和脊神經(jīng)傳出,將沖動傳到咽肌、聲門、膈肌和其他呼吸肌引起咳嗽動作。但頻繁或劇烈的咳嗽和咳多量或黏稠的痰則屬病態(tài)。過強烈或長時間的咳嗽有時反而會造成患者呼吸、睡眠及生活上的嚴重干擾,引起呼吸道內(nèi)的感染擴散、呼吸道出血、肺泡破裂及氣胸、胸內(nèi)壓改變而影響心血管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