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常見于嬰幼兒。治療鵝口瘡的藥物主要有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氫鈉溶液等。同時,注意口腔衛生和加強營養也有助于恢復。 1.制霉菌素:這是治療鵝口瘡的常用藥物,可制成混懸液涂擦口腔,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長。 2.氟康唑:對于病情較重或反復發作者,可口服氟康唑。但使用時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應。 3.碳酸氫鈉溶液:用其清洗口腔,改變口腔酸堿度,不利于真菌生長。 4.加強營養:保證患兒攝入充足的營養,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進恢復。 5.注意口腔衛生:喂奶后及時清潔口腔,避免殘留的奶液滋生真菌。 總之,鵝口瘡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藥物治療和日常護理。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病情,如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應及時帶患兒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4 12: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一般是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或者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霉菌乘虛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本病。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一般7天痊愈。祝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14 12: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林森 主治醫師
北京市普仁醫院
二級甲等
口腔科
-
醫生建議:您好,可能是,建議最近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因為鵝口瘡癥狀:粘膜上出現乳白色的小點或融合成片,頗似奶塊,白膜覆蓋在口膠粘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時成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溫馨提示: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將奶頭揩凈,雙手也要洗干凈。新生兒所用食具,應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2024-10-14 12: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鵝口瘡,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中醫治療可用板藍根15g,煎水,反復涂擦患處,效果不錯。治療也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就可以了、平時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注意口腔衛生,喂奶器具要清潔,定期消毒。不可亂用抗生素。
2024-10-14 12: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不傳染的.●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024-10-15 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