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蘇鑒檸 副主任醫師
陽江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管甲狀腺疝外科
-
闌尾炎是闌尾發生的炎癥,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11-10 09:26
1.急性闌尾炎:常見癥狀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開始時疼痛可能在上腹部或臍周,數小時后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疼痛劇烈,還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
2.慢性闌尾炎:右下腹經常出現隱痛或不適感,可持續或間斷發作。
3.體征方面:急性闌尾炎患者麥氏點常有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
4.全身癥狀:病情嚴重時,可出現寒戰、高熱,以及乏力等全身表現。
5.胃腸道癥狀:除了嘔吐,還可能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急性發作時,務必盡快就醫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闌尾一端與盲腸相通,長約6~8cm,管腔狹小,僅0.5cm左右.闌尾壁有豐富的淋巴組織,這就構成闌尾極易發炎的解剖基礎.這種解剖特點,也容易使闌尾發生梗阻,約70%的病人可發現闌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諸如糞塊,糞石(即長時間停留的糞塊與闌尾分泌物混合凝聚,并可有鈣質等礦物質沉積而成),食物殘塊,闌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蟲(如蛔蟲和蟯蟲)等都可造成闌尾梗阻.急性闌尾炎的炎癥消退后,可以在闌尾形成瘢痕性狹窄,容易導致炎癥反復發作.由于闌尾壁存在豐富的淋巴組織,炎性反應嚴重,更促使梗阻的發生.闌尾腔內平時有大量腸道細菌存在,當有梗阻時,梗阻遠端的腔內壓力升高,闌尾壁的血循環受到影響,粘膜的損害為細菌侵入造成條件,有時闌尾腔內的糞塊,食物殘塊,寄生蟲,異物等雖然并未造成梗阻,但能使闌尾粘膜受到機械性損傷,也便于細菌侵入.此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也可使闌尾壁內的肌肉發生痙攣,影響闌尾的排空甚至影響闌尾壁的血循環,也是發炎的原因.細菌可經血循環侵入闌尾引起發炎,屬于血源性感染. 病理過程和臨床表現 急性炎癥開始時,闌尾表現充血和腫脹,壁內有水腫及中性多形核白細胞浸潤,粘膜出現小的潰瘍和出血點,漿膜有少量滲出.腔內積存混濁滲出液,稱為單純性闌尾炎,因內臟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常伴有惡心及嘔吐,全身不適,腹痛逐漸轉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顯觸痛,臨床常用麥克伯尼氏點表示觸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臍與右骼前上棘聯線中外側1/3處有限局性壓痛點,這個痛點是美國人C.麥克伯尼于1889年首先發現和描述的,故稱為麥克伯尼氏點(麥氏點).若病情繼續發展,數小時后闌尾腫脹和充血更為明顯,闌尾壁內常有小膿腫形成,粘膜有潰瘍及壞死,漿膜面多量纖維性滲出,腔內充滿膿性液體,稱為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此時全身癥狀較重,右下腹疼痛明顯.最后可發展為闌尾壁的組織壞死,若有梗阻,則闌尾遠端壞死更嚴重,呈紫黑色,常在此處發生穿孔,稱為壞疽性闌尾炎,一般均合并限局性腹膜炎,此時除壓痛外,還伴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反跳痛.體溫多超過38.5℃以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也增多.因闌尾腔的近端均有腫脹而閉瑣,經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內積存的膿液,無腸內容物,加之有大網膜包裹,很少繼發彌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闌尾周圍膿腫.
2016-08-03 04: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上腹部和臍部周圍疼痛,數小時后疼痛轉移到右下腹,并在右下腹有顯著的觸痛,一般診斷不難,但仍存在20%左右的誤診率.誤診的原因除了醫生的經驗和技術上的問題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①一些急性闌尾炎的表現不典型.由于闌尾位置不正常,如高位闌尾炎易與急性膽囊炎相混淆,后位闌尾炎腹部體征較輕,盆腔位闌尾炎可出現腹瀉癥狀;或者由于闌尾炎的發病較特殊,若闌尾突被異物堵塞或發生扭轉,腹痛一開始就位于右下腹,無明顯轉移過程,且為陣發性,腹部體征不明顯,很像是泌尿系結石或腸痙攣.此外,也存在病人的個體因素:病人的神經類型和疼痛閾以及胃腸道反應各有不同,老年人反應差,癥狀和體征常不能反映急性闌尾炎的實際嚴重程度;小兒闌尾相對體積大,就診較晚,病史也難以詢問清楚;孕婦的闌尾向上,向外或向后移位,又有子宮增大,腹部體檢也與一般人不同.②一些其他急腹癥表現類似急性闌尾炎,如回腸末端憩室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以及某些婦科疾患如急性附件炎,卵巢濾泡破裂,卵巢囊腫扭轉等.較小的潰瘍病穿孔,穿孔很快封閉,少量十二指腸內容物流至右下腹部,也可以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而上腹部壓痛不明顯.有些內科疾患如急性胃腸炎,腸蛔蟲癥,腹型紫瘢等也有類似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2016-08-03 04: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炎癥開始時,闌尾表現充血和腫脹,壁內有水腫及中性多形核白細胞浸潤,粘膜出現小的潰瘍和出血點,漿膜有少量滲出.腔內積存混濁滲出液,稱為單純性闌尾炎,因內臟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常伴有惡心及嘔吐,全身不適,腹痛逐漸轉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顯觸痛,臨床常用麥克伯尼氏點表示觸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臍與右骼前上棘聯線中外側1/3處有限局性壓痛點,這個痛點是美國人C.麥克伯尼于1889年首先發現和描述的,故稱為麥克伯尼氏點(麥氏點).若病情繼續發展,數小時后闌尾腫脹和充血更為明顯,闌尾壁內常有小膿腫形成,粘膜有潰瘍及壞死,漿膜面多量纖維性滲出,腔內充滿膿性液體,稱為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此時全身癥狀較重,右下腹疼痛明顯.最后可發展為闌尾壁的組織壞死,若有梗阻,則闌尾遠端壞死更嚴重,呈紫黑色,常在此處發生穿孔,稱為壞疽性闌尾炎,一般均合并限局性腹膜炎,此時除壓痛外,還伴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反跳痛.體溫多超過38.5℃以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也增多.因闌尾腔的近端均有腫脹而閉瑣,經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內積存的膿液,無腸內容物,加之有大網膜包裹,很少繼發彌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闌尾周圍膿腫.
2016-08-03 04:1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闌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等表現。闌尾炎是闌尾的炎癥,最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有急行和慢性之分,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逐漸發生的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惡心或嘔吐,發病初期除低熱、乏力外,多無明顯的全身癥狀。急性闌尾炎若不早期治療,可以發展為闌尾壞疽及穿孔,并發限局或彌漫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發生彌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為5~10%。急性闌尾炎經非手術治療或治愈后,可以遺留闌尾壁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管腔狹窄及周圍粘連,這稱為慢性闌尾炎,易導致再次急性發作。發作次數越多,慢性炎癥的損害也越嚴重,可以反復急性發作,在未發作時沒有癥狀或偶有輕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稱為慢性復發性闌尾炎。
2016-08-03 04:2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會出現小腹脹痛之類的表現的,還有就是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肚子是會疼痛的難耐的那種,要及時的去醫院做個檢查。
2016-08-03 0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