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耳鳴一般不會導致耳聾,但是不同的疾病情況有可能會導致耳聾,這里做了詳細介紹?! 《Q是聽覺的紊亂現象,其聲響有高低、音調有多樣,或如蟬鳴,或如風聲,或如流水聲夾雜蟋蟀的叫聲。耳鳴可為陣發,亦可為持續性,有的耳鳴伴有耳聾,也有的單有耳鳴而無耳聾?! 《Q患者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聽覺系統病變,經聽力檢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耳毒性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如使用不當,對某些人可使內耳中毒,發生耳鳴及耳聾,如及早發現停藥及早治療,則可減輕或避免導致耳聾。由各種耳病如耳硬化癥、聽神經瘤、梅尼埃病引起的耳鳴,如果任其發展,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導致耳聾。但是,并非所有的耳鳴都導致耳聾。如中醫認為的陰虛等病癥,可能僅有耳鳴而聽力正常,當這些全身病治療好轉,耳鳴會自然消失。---------------------------------------------------相關咨詢問題:耳朵耳鳴耳聾耳聾耳鳴可否治愈
2016-08-03 04:09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8-03-21 21:53
耳朵里有嗡嗡響的聲音,醒沃難安怎么辦,會一直這樣嗎
-
軒存旺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03-22 08:52
-
軒存旺 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0 0 -
引起耳鳴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考慮和神經性有關 可以口服左側龍王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耳鳴的癥狀,從中醫上來分析,多是由于腎虛所致。中醫認為,腎開竅于雙耳,如果腎氣不足,不能上濡于耳,就會出現耳鳴等癥狀。耳鳴日久,是會轉化為耳聾的,所以應該及時調理。你的這個情況,可以服用一些補腎益氣的中成藥來調理,比如金匱腎氣丸,就應該有比較好的療效。另外,也可以結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來調理。選取三陰交穴、俠溪穴、涌泉穴、中渚穴等四個穴位(具體的穴位定位可以在網上搜索穴位圖片),每天按摩二十分鐘,以局部酸脹感為度,堅持一段時間,亦應該有明顯的效果。
2016-08-03 04: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 目前耳鳴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掩蔽療法和心理療法等.在掩蔽療法中,用水滴聲來治療耳鳴,就是一種簡便,安全的生理性療法,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集掩蔽療法與心理療法于一身的治療方法.
2016-08-03 04:24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8-01-20 18:54
耳朵一直鳴叫,但和別人說話時就不見了,最近總是感冒,怎么邊?
-
邱金磊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01-20 20:31
-
邱金磊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0 0 -
考慮多是感冒引起的,耳朵與咽喉部有一根咽鼓管相連接,感冒引起的咽喉炎容易導致中耳炎引起耳鳴,需要消炎治療,多喝水,注意休息,慢慢會恢復的
-
-
邱金磊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01-20 20:31
-
邱金磊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0 0 -
考慮多是感冒引起的,耳朵與咽喉部有一根咽鼓管相連接,感冒引起的咽喉炎容易導致中耳炎引起耳鳴,需要消炎治療,多喝水,注意休息,慢慢會恢復的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您的病情,您應該去醫院做個徹底的檢查.我們所常知的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應該去醫院進行檢查,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減輕的話,可以服用彌可保和金納多。還有一個就是吃卡馬西平,是抗焦慮的藥物,但是對耳鳴也有很好的效果
2016-08-03 04: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長期不治療的話,那么就是會出現耳聾之類的表現的,在平時的時候要多注意好休息才是可以的,你這個是不用擔心。追問:去了幾家大醫院治療了,醫生說沒事,只給我開了一點點藥,吃了也沒用,治又治不好,我耳朵會不會聾,醫生說沒事,但為什么又治不好,都五年了,這到底是為什么?
2016-08-03 04:3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