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堿性蕁麻疹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蕁麻疹,主要由于運動、受熱、精神緊張等因素引起。治療藥物包括抗組胺藥、抗膽堿能藥等。一般來說,治療時間因人而異,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 1. 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能有效減輕癥狀。 2. 抗膽堿能藥:例如山莨菪堿,可緩解膽堿能神經興奮導致的癥狀。 3. 糖皮質激素:在病情嚴重時,短期使用潑尼松等,能迅速控制病情。 4. 免疫調節劑:像環孢素,適用于常規治療無效的患者。 5. 其他藥物:酮替芬也可用于治療膽堿性蕁麻疹。 膽堿性蕁麻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并注意避免誘因。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診。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以便獲得更專業的治療。
2024-10-14 12: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您所描述的癥狀考慮:膽堿能性蕁麻疹目前沒有辦法根治,吃藥只能緩解癥狀,主要靠平時自己多加注意.當受熱,精神緊張,攝入熱的食物或飲料,或在運動后,體溫略增,增熱的血流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膽堿能性神經并釋放乙酰膽堿,如果對這種化學物質過敏,可以出現過敏反應.緩解的藥口服撲爾敏外擦皮炎平.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不要去抓:一般人對于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2024-10-14 12: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1,不要去抓:一般人對于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2,不要熱敷:有些人會用熱敷止癢,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eg: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起蕁麻疹復發.4,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5,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
2024-10-14 12: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醫生建議:你好,膽堿能性蕁麻疹就是你的體質對自身產生的乙酰膽堿過敏。醫學上有個叫脫敏療法的,少量多次輸入抗原,可以抗過敏。建議你多做些出汗的運動,運動有益,但貴在堅持,運動會在體內產生乙酰膽堿,長持堅持以脫敏治療。涼血祛風糖漿清熱解毒,涼血祛風。用于蕁麻疹、濕疹、藥物性皮炎、牛皮癬等病見血熱風盛證候者。皮膚疾病需按療程用藥(1瓶服用2天):20瓶1療程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注意日常飲食,盡量清淡點。希望我的回復可以幫到你
2024-10-14 12: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疙瘩""風包"等,它即可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又可為許多疾病的癥狀,其基本特征為全身起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發生消退都較快,消退后無任何痕跡,起疹時伴搔癢。本病病因復雜,部分人不易查明。常見病因有:①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②藥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青霉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④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1)臨床表現根據病程,蕁麻疹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①急性蕁麻疹:起病急,劇癢。隨后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鮮紅色風團。風團可為圓形、橢圓、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風團大時,可呈蒼白,表面毛孔顯著,似桔皮樣。風團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甚至窒息。②慢性蕁麻疹風團時多時少,此起彼伏,反復發生,病程持續4周以上。此外,蕁麻疹還有一些特殊類型。①血管性水腫:可單獨發生,但更多的是伴隨急性蕁麻疹。皮損常發生于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等處,為突然發生的限局性腫脹,色正常或淡紅、表面光亮,自覺發緊發脹,不痛不癢。若發生于喉頭粘膜,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②皮膚劃痕癥:亦稱人工蕁麻疹。用手掐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后,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搔癢,不久消退??蓡为毎l生或與蕁麻疹伴發。③冷性蕁麻疹:分兩種,一種為家族性,除皮損外,同時伴有發熱、發冷、頭痛、關節痛等癥狀,發作時嗜中性白細胞增多。另一種為獲得性,重者除有風團腫塊外,還出現手麻、唇麻、心悸、氣緊、腹痛、腹瀉或暈厥。有時進冷食可引起口腔或喉頭水腫。④膽堿性蕁麻疹:即小丘疹狀蕁麻疹,自覺劇癢。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疹。偶伴發乙酰膽堿的全身反應,如流誕、頭痛、脈緩、瞳孔縮小等。⑤日光性蕁麻疹:發生于暴露日光下的部位,嚴重者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⑥壓迫性蕁麻診:皮膚受壓后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持續8-12小時消退。常見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臀部受壓迫后的部位。(2)治療最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是去除過敏原。若病因不明時,可對癥處理,以內用療法為主。①急性蕁麻疹病情重、皮疹廣泛者,可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0.5毫升,然后內服或注射抗組胺制劑。一般可選用撲爾敏、苯海拉明、安其敏、非那根等。有腹痛者可給予解痙藥物如普魯本辛,阿托品等。如有休克癥狀者,應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毫升,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100-200mg,維生素C1克、加入5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中,同時可給予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吸氧。如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者,需作氣管切開的準備。②慢性蕁麻疹一般以抗組胺藥物為主。一種抗組胺藥物無效時,可2-3種同時給藥。③冷性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可用某些兼有抗5-羥基色胺的抗組胺劑如賽庚啶等,還可試用6-氨基己酸。④膽堿性蕁麻疹可選用安泰樂、賽庚啶、阿托品、普魯本辛。⑤日光性蕁麻疹避免日光曝曬,還可外搽遮光劑??诜幙捎萌ッ綮`、氯喹。⑥皮膚劃痕癥及壓力性蕁麻疹用安泰樂。(3)護理及預防避免搔抓,嚴禁接觸過敏原。蕁麻疹伴有高熱或腹瀉時,應警惕是否有嚴重感染或外科急腹癥,此時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盡一切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
2024-10-14 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