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疾病,多由病原體感染、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化學物質刺激、陰道菌群紊亂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阿奇霉素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抗宮炎片等。抗生素類藥物可用于抗感染,抗宮炎片能清熱祛濕、化瘀止帶。但需遵醫囑用藥。 2. 物理治療:如激光治療、冷凍治療、微波治療等。通過物理手段破壞病變組織,促進正常組織再生。 3. 局部用藥:使用保婦康栓、消糜栓等栓劑,直接作用于宮頸部位,緩解炎癥。 4.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者,可行宮頸錐切術等手術。 5. 生活調理: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不潔性生活,增強自身免疫力。 總之,慢性宮頸炎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積極配合,注意個人衛生,以促進康復。
2024-10-14 13: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藥物治療:慢性子宮頸炎的藥物治療方法繁多,常用有以下幾種: 1.局部陰道灌洗及局部上藥:為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灌洗可用1∶5000過錳酸鉀溶液,1∶1000新潔爾滅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輕度表淺者可用棉簽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銀溶液局部腐蝕糜爛面,1周1次,能促進糜爛面痊愈.但應用時須注意避免藥液漏到病變區域以外的正常粘膜上.涂硝酸銀后,隨即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蘸擦,現已少用.局部應用氯考片(氯霉素250mg與強的松5mg制成片),每晚或隔晚放于陰道深部,連用10次為1療程,其效果與一般消毒藥劑灌洗不相上下,可根據情況選用. 2.陰道側穹窿封閉:詳見其他療法章封閉療法.可用于慢性子宮頸炎合并子宮頸旁結締組織炎,腰骶痛及宮頸舉痛明顯,嚴重影響性生活者. 3.中藥洗劑的潔爾陰:適用于各種急慢性宮頸炎.其主要成分是蛇床子,黃柏,苦參,蒼術.一般用10%的藥液行陰道沖洗或坐浴,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二)物理療法:是目前治療子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適用于糜爛面較大和炎癥浸潤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療1次即可治愈. 1.電凝法(electrocoagulation):以往采用輻射線狀(radialfashion)電烙法(electrocauterization),愈合時間較久(6~8周),目前多改用電凝法,將整個糜爛熨平,故又稱電熨(electricironing).根據山東醫科大學附院2095例的總結,電熨療法治療宮頸糜爛1次有效率為100%.具體操作,先安置好電熨器,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及宮頸.用陰道窺器暴露好宮頸,將電熨頭接觸糜爛面,均勻電熨,范圍略超過糜爛面.電熨深度約0.2cm,過深可致出血,愈合較慢;過淺影響療效.電熨后創面噴撒呋喃西林粉或涂以金霉素甘油. 2.冷凍療法:系一種超低溫治療(ultralowtemperaturetherapy),制冷源為液氮,溫度為-196℃.治療時根據糜爛情況選擇適當探頭.為提高療效可采用凍—溶—凍法,即冷凍1分鐘,復溫3分鐘,再冷凍1分鐘.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術后很少發生出血及頸管狹窄.缺點是術后陰道排液多. 3.激光治療:是一種高溫治療,溫度可達700℃以上.主要使糜爛組織炭化結痂,待痂脫落后,創面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治療宮頸糜爛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長為10.6μm的紅外光.治療前的準備同電熨術.其優點除熱效應外,還有壓力,光化學及電磁場效應,因而在治療上有消炎(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防御免疫機能),止痛(使組織水腫消退,減少對神經末梢的化學性與機械性刺激)及促進組織修復(增強上皮細胞的合成代謝作用,促進上皮增生,加速創面修復),故治療時間短,治愈率高.
2024-10-14 13: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如下:癥狀:白帶增多;呈膿性粘液;下腹;腰骶部疼痛。慢性子宮頸炎(chroniccervicitis)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發生于急性子宮頸炎之后,或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宮頸裂傷造成宮口變形,經常極易受到外界細菌的感染。藥物療法:1∶5000高錳酸鉀液;1%醋酸;1%乳酸;陰道側穹窿封閉法;電凝法;冷凍療法;激光治療慢性宮頸炎是婦女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在已婚、體虛的婦女更為多見。其病因是由于性生活或分娩時損傷宮頸,使細菌侵入而得病。白帶增多是其主要癥狀,通常呈粘稠或膿性粘液,有時帶血或有性交出血,其次是外陰瘙癢、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每于性交、經期和排便時加重。以局部治療為主,如進行宮頸電燙、激光、冷凍、腐蝕劑(如鉻酸、高錳酸鉀)等治療。1.治療后2~3天,陰道會有較多量的血性樣或黃水樣分泌物排出,常需應用月經墊,一般3周左右停止。2.陰道分泌物過多,刺激外陰局部不適時,可用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陰,早晚各一次。3.要穿著全棉織品的內褲,勤換洗以保持外陰清潔4.暫禁房事1~2個月。5.勿進游泳池游泳。
2024-10-14 13: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慢性宮頸炎,我推薦你使用婦科千金片,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腹痛,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慢性宮頸炎見上述證候者。局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下。腹痛較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2024-10-14 13:2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fenfenfen,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慢性子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發生于急性子宮頸炎之后,或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宮頸裂傷造成宮口變形,經常極易受到外界細菌的感染。 因慢性宮頸炎的癥狀常為其他婦科病所掩蔽,故多在例行婦科檢查時始發現。通過窺器視診可見宮頸有亮紅色細顆粒糜爛區及頸管分泌膿性粘液樣白帶,即可得出診斷,有的則宮頸局部充血、肥大。 在排除惡性病變及控制特殊性或非特殊性感染后,以局部治療為主,使糜爛面柱狀上皮壞死、脫落后,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 1)藥物治療--慢性子宮頸炎的藥物治療方法繁多,常用有以下幾種: 1.局部陰道灌洗及局部上藥:為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灌洗可用1:5000過錳酸鉀溶液,1:1000新潔爾滅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輕度表淺者可用棉簽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銀溶液局部腐蝕糜爛面,1周1次,能促進糜爛面痊愈。但應用時須注意避免藥液漏到病變區域以外的正常粘膜上。涂硝酸銀后,隨即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蘸擦,現已少用。局部應用氯考片(氯霉素250毫克與強的松5毫克制成片),每晚或隔晚放于陰道深部,連用10次為1療程,其效果與一般消毒藥劑灌洗不相上下,可根據情況選用。 2.陰道側穹窿封閉:詳見其他療法章封閉療法。可用于慢性子宮頸炎合并子宮頸旁結締組織炎、腰骶痛及宮頸舉痛明顯、嚴重影響性生活者。 3.中藥洗劑的潔爾陰:適用于各種急慢性宮頸炎。其主要成分是蛇床子,黃柏、苦參、蒼術。一般用10%的藥液行陰道沖洗或坐浴,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2)物理療法--是目前治療子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的方法。適用于糜爛面較大和炎癥浸潤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療1次即可治愈。 1.電凝法--以往采用輻射線狀電烙法,愈合時間較久(6--8周),目前多改用電凝法,將整個糜爛熨平,故又稱電熨。根據山東醫科大學附院2095例的總結,電熨療法治療宮頸糜爛1次有效率為100%。具體操作,先安置好電熨器,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及宮頸。用陰道窺器暴露好宮頸,將電熨頭接觸糜爛面,均勻電熨,范圍略超過糜爛面。電熨深度約0.2厘米,過深可致出血,愈合較慢;過淺影響療效。電熨后創面噴撒呋喃西林粉或涂以金霉素甘油。 2.冷凍療法--系一種超低溫治療,制冷源為液氮,溫度為-196℃。治療時根據糜爛情況選擇適當探頭。為提高療效可采用凍--溶--凍法,即冷凍1分鐘,復溫3分鐘、再冷凍1分鐘。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術后很少發生出血及頸管狹窄。缺點是術后陰道排液多。 3.激光治療--是一種高溫治療,溫度可達700℃以上。主要使糜爛組織炭化結痂,待痂脫落后,創面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治療宮頸糜爛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長為10.6微米的紅外光。治療前的準備同電熨術。其優點除熱效應外,還有壓力、光化學及電磁場效應,因而在治療上有消炎(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防御免疫機能)、止痛(使組織水腫消退,減少對神經末梢的化學性與機械性刺激)及促進組織修復(增強上皮細胞的合成代謝作用,促進上皮增生,加速創面修復),故治療時間短,治愈率高。 物理療法的治療時間應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癥時禁用。物理療法術后陰道分泌物增多,應保持外陰清潔,在創面尚未愈合前(術后4--8周)應避免盆浴、性交及陰道沖洗。如行冷凍治療,術前應詢問患者有無心臟病病史,必要時做心電圖檢查。有心臟病者禁用。 急性子宮頸炎癥所以有轉為慢性子宮頸炎的傾向,主要由于子宮頸粘膜皺襞繁多、腺體呈葡萄狀,因而病原體侵入腺體深處后極難根治,導致病程反復,遷延時日而成為一慢性感染性病灶。正和扁桃體炎、鼻竇炎或齲齒等可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炎癥如關節炎、肌風濕等,而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相似。 3)慢性宮頸炎在局部可以有種種不同表現: 子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炎性病變過程中最多見的局部特征。宮頸表面呈紅色病損,是鱗狀上皮脫落,為柱狀上皮所代替,上皮下血管顯露的結果。糜爛面與周圍的正常鱗狀上皮有清楚的界限。因非真正糜爛,又稱“假性糜爛”。依炎癥的程度和柱狀上皮生長的速度,宮頸糜爛可表現為3種類型。 1.單純型--在炎癥初期,糜爛面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外表光滑。 2.顆粒型--由于宮頸腺上皮過度增生和間質的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而呈顆粒狀。 3.乳突型--腺上皮及間質增生顯著,表面凹凸不平更明顯,形成乳突狀突起。 臨床常根據糜爛面積將其分成輕、中、重度。凡糜爛面積小于子宮頸總面積1/3者為輕度(Ⅰ°),占1/3--1/2者為中度(Ⅱ°),超過1/2總面積者為重度(Ⅲ°)。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子宮頸糜爛的愈合過程。在炎癥病變稍減弱的情況下,鄰近的鱗狀上皮向覆蓋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下生長,逐漸將腺上皮推移,最后完全由鱗狀上皮覆蓋而痊愈。這種由鱗狀上皮直接替代的情況雖然存在,但間接的替代則更為多見,即在柱狀上皮下常存在一行較小的圓形細胞,稱基底細胞或儲備細胞,在糜爛的愈合過程中這些細胞增生,最后發化成鱗狀上皮。糜爛的愈合常呈片塊狀分布:并因這種新生的鱗狀上皮生長于炎性組織的基礎上,故表層細胞極易脫落而變薄,稍受刺激即又恢復糜爛。因此,愈合和炎癥的擴展交替發生,治療不徹底,極難痊愈。 上述愈合過程,不僅發生在糜爛表面,隱凹的腺體及增生的腺樣間隙所被覆的柱狀上皮同樣可被復層上皮所替代。這種腺上皮的復層化與表皮化,通常稱為“鱗狀上皮化生”。化生程度有很大差異,有時腺上皮全部被替代,有時僅腺體的一邊或腺體開口處被替代,有的整個腺樣結構形成實質性細胞團塊位于子宮頸間質之中。由于慢性子宮頸炎的發病率極高,因而在子宮頸活檢中,鱗狀上皮化生的發現率可高達70--80%左右。鱗狀上皮化生是糜爛愈合過程的一種變化,沒有形成癌的傾向,并非癌前病變,不應與間變或不典型增生混淆。 4)此外,宮頸糜爛的形成可能尚有以下兩種原因:1.所謂先天性糜爛--在胚胎發育后期,陰道與子宮頸的陰道部分均為移形上皮所覆蓋,至第六個月時,這種上皮向頸管內伸展,及至足月時,宮頸管粘膜的柱狀上皮向外生長,超越子宮頸外口,約有1/3新生女嬰保持這種狀態,其外觀與成人的炎性宮頸糜爛相似,故有“先天性宮頸糜爛”之稱,但一般僅持續存在數天,至來自母體的雌激素水平降落后,即自然消退。2.由于宮頸內膜柱狀上皮增生,超越宮頸外口所致之宮頸糜爛,外觀同炎性宮頸糜爛,只發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期年齡,而不發生于青春期或絕經期后,并好發于妊娠期,而往往有產后自行消退的傾向。患者雖感白帶增多,但為清潔粘液,病理檢查在柱狀上皮下沒有炎癥細胞浸潤或僅見少數淋巴細胞,并以前述的乳頭狀與腺樣糜爛的組織象為特征。所有這些現象均足以說明這類糜爛的形成,可能是性激素的平衡失調,而與炎癥無關,只是在糜爛的基礎上有可能繼發炎癥,但這僅是后果而不是發生糜爛的原因。糜爛可能是雌激素作用的緣故,但有些動物實驗發現,注射睪丸酮后獲得類似人的腺性糜爛變化。因此認為雄激素能使子宮頸上皮改變成粘液性并趨向于形成腺體,孕激素的作用在這方面類似雄激素,而雌激素的作用是使上皮增生成為高度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 綜上所述,宮頸糜爛的病因除絕大多數為炎癥外,尚可能由內分泌紊亂所引起。在鑒別上應注意發生時期及有無與炎癥相關的誘因與體征,病理學檢查亦可供參考,治療上也稍有不同。 在慢性子宮頸炎時,子宮頸腺體及周圍組織都增生。當腺管被周圍組織所擠壓,腺口阻塞,使腺體內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潴留于內,致腺腔擴張,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腫物,稱為“子宮頸腺潴留囊腫”,又稱納博特囊腫。其包含的粘液常清澈透明,但可能由于合并感染而呈混濁膿性。囊腫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于子宮頸表面。小的僅有小米粒大,大的可達玉米粒大,呈青白色,可能伴有糜爛,但亦常見于表面光滑的子宮頸。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宮頸組織反復發生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致使子宮頸肥大,嚴重者可較正常子宮頸增大1倍以上。炎癥痊愈后,充血、水腫減輕或消退,而由于纖維化,宮頸雖已全部被覆鱗狀上皮,表面光滑,但仍維持其已肥大的體積;宮頸腺囊腫亦仍保持其突出的囊狀外形。5)臨床表現 1.白帶增多--有時為慢性子宮頸炎的唯一癥狀。通常為粘稠的粘液或膿性粘液。有時分泌物中可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觸性出血。由于白帶的刺激可引起外陰瘙癢。 2.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經常出現疼痛,有時疼痛可出現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每于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尤其當炎癥向后沿子宮骶韌帶擴展或沿闊韌帶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疼痛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立即引起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可引起惡心,影響性生活。 3.膀胱及腸道癥狀--慢性子宮頸炎可通過淋巴道播散或直接蔓延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的結締組織,因而膀胱一有尿液即有便意,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癥狀,但尿液清澈,尿常規檢查正常。有些病例,炎癥繼續蔓延或經過連結子宮頸及膀胱三角區、輸尿管的淋巴徑路,發生繼發性尿路感染。成年婦女的慢性腎盂腎炎發生率比男性多數倍,可能與此情況有關。 腸道癥狀的出現較膀胱癥狀為少,有的患者在大便時感到疼痛。 4.其他癥狀--如月經不調、痛經、盆腔沉重感、不孕等。6)鑒別診斷 急性陰道炎擴展到子宮頸,還是子宮頸管內膜炎。子宮頸炎性病變局限于頸管內膜者極為罕見,兩者的子宮頸外表均極光滑,但后者的子宮頸管外口可見膿性粘液栓,而由急性陰道炎擴展到宮頸發生宮頸炎者,雖陰道炎癥明顯,但頸管粘液仍清澈透明。 子宮頸糜爛必須與早期宮頸癌相鑒別,后者一般質地較硬、脆,極易出血,而子宮頸糜爛較軟、潤滑,雖有出血傾向,僅在檢查觸及后在指套上染有血跡。但大多數早期子宮頸癌在臨床上不借助其他診斷方法,不可能與子宮頸糜爛相鑒別。因而凡有子宮頸糜爛者,均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找癌細胞,必要時在陰道鏡檢查下作活檢。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14 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