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局部特征之一,長期以來臨床醫生將慢性宮頸炎和宮頸糜爛視為同義詞,但根據其病變過程的不同,將宮頸糜爛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宮頸糜爛的類型(1)假性糜爛:糜爛的病理學概念是指“表面上皮的脫落”,而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涂以3%醋酸后,可見到紅色區域局部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按照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并不屬于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屬此種。(2)真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但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宮頸糜爛,多屬于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根據病變程度的不同,宮頸糜爛的外表特征也有很大差異。臨床工作中常將宮頸表面柱狀上皮生長緩慢,僅為較正常的單層柱狀上皮覆蓋,外觀平坦,表面潮紅、光滑的這一類型稱為單純型糜爛。如柱狀上皮生長速度快,并向間質生長,形成腺體增生、擴張,肉眼觀表面呈細小顆粒狀,稱為顆粒狀糜爛,或濾泡型糜爛。如間質增生明顯,宮頸表面形成許多小的突起或溝回,肉眼觀表面高低不平,此種類型糜爛稱為乳頭狀糜爛。以上的分類方法是根據糜爛的病理學概念進行的。前已述及,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除與創傷造成宮頸粘膜撕裂、繼發細菌感染導致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有關外,還與體內內分泌的改變有關,因此又有人將這種類型的糜爛分為先天性糜爛和后天性糜爛。(3)先天性糜爛:在胎兒發育期,除陰道上皮外,其它生殖道上皮皆起源于體腔上皮。當胚胎發育至第3或第4個月時,子宮頸管內的圓柱狀上皮和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已經可以明顯地區分,此時兩型上皮的交界處不是在宮口,而是位于子宮頸管內。當胚胎發育至第6--7個月時,宮頸的柱狀上皮已具備了分泌功能。在妊娠晚期,這些柱狀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宮頸粘膜柱狀上皮增生,開始向宮頸口外方生長,并超越了宮頸外口,因此在新生女嬰約有1/3宮頸外觀類似成人的宮頸糜爛。由于此時并不存在裂傷、感染等形成宮頸糜爛的因素,故把這種糜爛稱為先天性糜爛出生后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影響逐漸消退,新生女嬰的這種糜爛也自行消退。(4)后天性糜爛:后天性糜爛是和先天性糜爛相對而言,多發生在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年齡婦女,宮頸管柱狀上皮受卵巢產生的雌激素影響而出現過度增生,超過宮頸外口,從而使宮頸外口呈糜爛狀。此種糜爛的外觀與炎癥引起的糜爛無異,只是引起糜爛的原因不同而已。這種糜爛多見于妊娠期,產后大部分都能自行消退。由于病因不同,其臨床表現多少有一些差異。此類患者的白帶也會增多,但白帶的性質為清亮粘液狀,緊緊貼附于宮頸表面,不易擦掉。病理檢查時柱狀上皮細胞下沒有炎癥細胞浸潤,而有腺體和間質增生。說明這種糜爛可能和內分泌改變有一定聯系,而和炎癥似無直接關系。當然在糜爛的基礎上很容易繼發炎癥感染,但這種炎癥表現只是結果,而不是糜爛的原因。2.宮頸糜爛的修復過程宮頸糜爛的愈合過程一般分為2種形式,一種為糜爛面附近的鱗狀上皮向覆蓋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下生長,逐漸將柱狀上皮推移,最后完全替代柱狀上皮覆蓋整個糜爛面,這是由鱗狀上皮直接覆蓋的形式;另一種形式為間接替代,正常情況下,在柱狀上皮下存在著一種較少的圓形細胞,稱為儲備細胞,這種細胞具有一定的增生和分化能力。這些儲備細胞不斷增生、分化為鱗狀上皮細胞,代替柱狀上皮細胞覆蓋整個糜爛面,使糜爛面重新被鱗狀上皮覆蓋而愈合。在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往往呈片狀散在分布,或呈條索狀走行于糜爛面中。由于這種新生的鱗狀上皮生于有炎癥改變的組織之上,所以極易脫落。一旦遭受刺激,又重新出現糜爛,這種修復與脫落的反復出現,是糜爛不易痊愈的原因。在宮頸糜爛的愈合過程中,鱗狀上皮不僅可代替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也可沿著腺管向下伸延,使凹陷的腺體及增生的腺樣間隙同樣由復層上皮所代替,這種腺上皮的復層化與表皮化通稱之為鱗狀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化生在慢性宮頸炎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據統計,鱗狀上皮化生發生率可高達70%--80%。化生的鱗狀上皮不管在排列上或是在形態結構上,均屬正常范圍,是糜爛修復過程中的一種現象,不屬癌前病變,也沒有形成癌的傾向,故不應與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相混淆。3.宮頸糜爛的分度輕度糜爛(Ⅰ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3以內。中度糜爛(Ⅱ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3--1/2。重度糜爛(Ⅲ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2以上。4.宮頸糜爛的臨床表現(1)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宮頸糜爛的主要癥狀,有的甚至是唯一癥狀。由于病原體的不同,以及糜爛的范圍及程度的差異,白帶的性狀也有所不同。如主要是柱狀上皮增生引起的糜爛,炎癥感染不明顯,白帶則主要為透明粘液;如宮頸糜爛伴有明顯的炎癥感染,白帶則呈黃色膿性、粘稠狀。糜爛面積較小或為病變累及較淺的單純性糜爛,白帶量可能較少;如果病變累及較深、面積較大的重度糜爛,則白帶量較多,偶爾也可能帶少量血絲或血液,個別患者有時也可能主訴有接觸性出血。(2)疼痛:宮頸糜爛出現疼痛癥狀者比較少見,當病原體累及范圍較深時,炎癥自宮頸出沿子宮骶骨韌帶播散,或沿闊韌帶蔓延,可引起慢性宮旁結締組織炎,出現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墜痛及痛經。如炎癥波及到主韌帶,可出現性交痛,影響性生活。當婦科檢查時如觸及宮頸,患者即感腰骶部或髂窩部疼痛,此種疼痛多在月經、性交或婦科檢查后加重。(3)膀胱癥狀:宮頸的炎癥可經淋巴途徑播散或直接蔓延至膀胱周圍結締組織,甚至達膀胱三角區,從而刺激膀胱出現尿頻、尿痛癥狀,有時也可繼發尿路感染。5.宮頸糜爛的陰道鏡檢查由于宮頸糜爛的程度不同,以及宮頸糜爛始終存在著病灶的擴展和修復互相交替的病理改變,所以在陰道鏡檢查時可見到各種不同的陰道鏡圖像。‘典型的宮頸假性糜爛表面被覆柱狀上皮,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分界線,未涂3%醋酸前陰道鏡下可見紅色細小的顆粒狀突起,涂3%醋酸后,糜爛面的柱狀上皮水腫、變白,數秒鐘后可見到成簇的“葡萄串”樣圖像,每個小葡萄界線清晰,半透明狀。如柱狀上皮增生比較活躍,則在葡萄的表面出現螺旋狀血管或血管袢。周圍的鱗狀上皮涂3%醋酸后無明顯變化,但其和柱狀上皮的邊緣變白,呈現出一條白色分界線。真性糜爛或單純性糜爛,由于其表面無柱狀上皮或僅有一薄層柱狀上皮,故涂3%醋酸后見不到典型的“葡萄串”,僅可見到一潮紅區,有時伴有一些分支良好的增生血管,看不到明顯的白色鱗柱分界線。乳頭型糜爛由于間質增生,形成許多較深的間隙,陰道鏡下可見一些不規則的隆起或凹陷,也有一些凹陷呈腦回樣排列。處于修復階段的宮頸糜爛,常見到從鱗狀上皮區向糜爛面伸出多條新生鱗狀上皮條索,這些新生的鱗狀上皮非常菲薄,粉白色半透明狀。這些鱗狀上皮互相融合覆蓋糜爛面,有時在新生的鱗狀上皮區殘留一些未被覆蓋的柱狀上皮,即形成所謂的柱狀上皮島。在鱗狀上皮區很容易看到腺體開口,這些開口呈圓形或橢圓形,口內充滿透明粘液。在宮頸炎修復過程中如這些腺體開口被閉塞,粘液潴留形成腺體囊腫。腺體囊腫表面呈穹形隆起,內容物為淡黃色或青白色粘液,表面可見樹枝狀血管。有些腺體囊腫四周有放射狀血管分布。
2024-10-14 15: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宮頸糜爛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癥狀表現多樣,包括白帶異常、下腹疼痛、接觸性出血、尿頻尿急、月經失調等。 1. 白帶異常:白帶量增多,質地變得黏稠或稀薄,顏色可能發黃或呈膿性,有時還會伴有異味。 2. 下腹疼痛:常為隱痛或墜痛,尤其在性生活或勞累后加重。 3. 接觸性出血:性生活或婦科檢查后出現陰道少量出血。 4. 尿頻尿急:宮頸炎癥刺激膀胱,引起尿頻、尿急等癥狀。 5. 月經失調:可能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增多或減少等情況。 總之,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宮頸涂片、HPV 檢測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女性要注意個人衛生,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預防宮頸疾病的發生。
2024-10-14 13: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實際上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宮頸糜爛也并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糜爛,當宮頸外口表皮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組織所代替后,由于覆蓋面的新生上皮很薄,甚至能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爛,所以才稱之為宮頸糜爛,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糜爛.宮頸糜爛的外在表現 患宮頸糜爛后,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偶爾也可能出現膿性,血性白帶,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墜感也常常伴隨而來,性生活時也可能會引起接觸性出血,異味的出現也是極有可能的.宮頸糜爛的劃分 宮頸糜爛分度方法糜爛面積的大小進行劃分,可分為輕,中,重三度.當糜爛面積小于整個子宮頸面積的1/3時為輕度宮頸糜爛;糜爛面積占子宮頸面積的1/3--2/3之間者為中度糜爛;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2/3以上者為重度糜爛.宮頸糜爛的表現又可分為三型: 1,單純性--糜爛多見于炎癥初期,糜爛面被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皮比較平坦光滑; 2,顆粒型--炎癥繼續存在,使子宮頸上皮過度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外觀呈顆粒狀,為顆粒型糜爛; 3,乳頭型--如果腺上皮及間質增生顯著,凹凸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頭狀,即為乳頭型糜爛. 這三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交錯共存.建議您及時到醫院就診,并及時接受治療,因為不及時治療,會有癌變的可能.宮頸糜爛的檢查: 1,婦科常規檢查:包括對外陰,陰道,宮頸以及子宮的大小,形態,位置以及輸卵管,卵巢的檢查. 2,白帶常規的檢查:包括霉菌,滴蟲,陰道清潔度及細菌性陰道病檢查. 3,陰道式B超檢查-婦科檢查新技術主要用于子宮內膜疾病,宮頸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診斷以及懷孕早期胚胎發育情況的檢查. 4,宮頸刮片檢查:宮頸刮片是目前廣泛篩查子宮頸癌最簡便有效的診斷方法.TCT(宮頸癌前篩查)是較宮頸刮片防癌普查更精確的方法.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并要注意休息.注意各關鍵時期的衛生保健,因為很多女性非常容易感染此病,所以一定要注意衛生保健,尤其是經期,妊娠期及產后期.保持外陰清潔,保持外陰清潔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應定期去醫院做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避免不潔性交.必要時采用手術治療.
2024-10-14 13: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宮頸糜爛是宮頸炎最常見的一種病理改變,臨床上根據宮頸糜爛面積大小分為三度:輕度,糜爛面積不超過整個宮頸面積的1/3;中度,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重度,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根據靡爛的深淺度,可分為單純型,顆粒型和乳突型三型.具體屬于幾度糜爛得經過醫院婦科醫生的婦科檢查后才能確定.宮頸糜爛一般認為是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病原體侵入而發生.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其次是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原蟲中有滴蟲和啊米巴.衛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抵抗力弱抗感染能力差也易引起宮頸糜爛.特殊情況下為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所引起.您的年齡是45歲是女性雌激素減低的時期,會與這方面有一定的關系.宮頸糜爛的癥狀:白帶增多,由于病原體,炎癥范圍及程度不同,白帶可呈乳白色粘液狀,也可呈淡黃色膿性,有時呈血性或性交后出血.炎癥擴散至盆腔時可出現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墜痛.建議您先到正規醫院做婦科檢查確定糜爛的程度,如果糜爛面積小和炎癥浸潤較淺可以局部藥物治療,醫生會給您開一些外用藥,用完一兩個療程復查.如果復查發現效果不明顯以及較為嚴重的宮頸糜爛就需要進行物理治療如微波等.物理治療是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月經期不要用藥,用藥期間不要同房;物理治療一定到正規大醫院,醫生會給您詳細交待注意事項.特別提醒的是宮頸糜爛與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考慮您的年齡,每一年或半年需要做一次宮頸刮片檢查,可以排查早期宮頸癌,早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平時同房前注意女方清洗外陰;男方清洗陰莖,若戴避孕套則免之.
2024-10-14 13: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奚志丁 主治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醫生建議:這個宮頸糜爛有時可以沒有癥狀的,有時可能會有性生活后疼痛以及不規律出血的,這些表現都有可能的,這個可以檢查看看宮頸糜爛的程度怎樣先的追問:要是白帶呈黃色呢?也屬于癥狀的一種吧?醫生回答:這個也可以是宮頸糜爛的表現,也可能是其他婦科炎癥引起的
2024-10-14 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