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東陽 主治醫(yī)師
平陰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神經外科
-
這些癥狀被稱為膀胱刺激癥狀。這是膀胱炎的表現,也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炎癥,也可能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需要做相關檢查的,包括尿常規(guī)檢查,B超的檢查,一般離不開用抗生素類的藥物的,例如左氧氟沙星,炎可寧片,要根據檢查結果治療,也要多喝水,可以加速排毒。
2018-07-01 06: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和你談談“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內有大量細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癥,并以尿頻、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癥狀等為臨床特點。淋證是由腎虛,膀胱濕熱為主而致膀胱氣化失司,尿道不利,排尿不暢的一類病癥。淋證的基本臨床特征是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或伴有血尿,或伴有尿濁,或排出砂石等。因此,尿路感染屬中醫(yī)淋證的范疇。然而,尿路感染與淋證又不完全相同。尿路感染有的有臨床癥狀,有的則無臨床表現。淋證又有熱、石、氣、血、膏、勞之分,凡有尿路刺激癥狀,除非特異性尿路感染之外,腎結核、泌尿系結石、膀胱癌、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均屬淋證的范疇。因此,非特異性尿路感染屬中醫(yī)淋證中熱淋、血淋及勞淋的范疇。
2016-08-04 14:15
1)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機是什么?主要病因病機如下:
1.膀胱濕熱感于外者多因下陰不潔,穢濁之邪從下竅上犯膀胱,釀生濕熱;或外感濕熱,下注小腸,傳入膀胱。生于內者,多因過食肥甘酒熱之品,脾胃運化失常,積濕生熱,濕熱流入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遂發(fā)為淋證。
2.肝膽濕熱因情志失和,惱怒傷肝,肝氣郁結,膽失通利,肝膽郁熱,久郁化火,氣火郁于下焦,循經下注膀胱,釀生濕熱,發(fā)為本病。
3.三焦?jié)駸嵯那镏唬瑵駸嵝笆ⅲ忠u機體,濕熱之邪困阻三焦,氣機不利,發(fā)為本病;或濕熱傷中,中焦不運,升降失司,濁陰不降,下焦不利,濕熱內郁,發(fā)為本病。
4.脾腎氣虛淋證日久,過服寒涼,傷中敗胃,或勞倦過度,損傷脾土,或膀胱濕熱久蘊,內傷于腎,致脾腎氣虛,脾不運化,腎失開闔,水道不利,濕濁留戀不去,則淋瀝不已,時作時止。
5.肝腎陰虛濕熱久蘊,或滲濕利尿太過,傷及腎陰;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腎陰虛。陰虛而濕熱留戀,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淋瀝不已;或陰虛火旺,虛火灼絡,絡傷血溢,則血隨溺出。
6.氣陰兩虛淋病治不得法,顯證雖去,余邪未盡,停蓄下焦,暗耗氣陰;若清利太過,濕熱雖去,但正氣受傷;或失治,久病不愈,濕熱不除,氣陰兩傷。總之,本病的病因以濕熱為主,其病理損害有兩大特點:一是濕熱貫穿病程的始終;二是濕熱壅塞氣機,阻礙氣化。本病的病位在腎與膀胱,與肝、脾、肺有關,病初多為邪實之證,久病則由實轉虛;如邪氣未盡,正氣已傷,則表現為虛實夾雜的證候。
2)如何辯證治療急性期尿路感染?急性期,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發(fā)作期,臨床上以尿頻、尿急、尿痛、尿濁,或發(fā)熱惡寒,偶見血尿為特征。
1.膀胱濕熱主證:小便頻數,短澀刺痛,點滴而下,急迫灼熱,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發(fā)熱惡寒,口苦嘔惡,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瀉火,利濕通淋。方藥: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韋。取滑石、石韋、蒲公英各30克,車前草15克,瞿麥、篇蓄、山梔、燈心草各10克,木通、大黃(后入)、生甘草各6克。
2.肝膽郁熱主證:寒熱往來,口苦咽干,心煩欲嘔,不思飲食,尿頻而痛,溺色黃赤,少腹脹痛,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數。治法:清瀉肝膽濕熱。方藥:龍膽瀉肝湯。用車前子、當歸各15克,柴胡、澤瀉、生地各12克,龍膽草、山梔、黃芩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
3.三焦?jié)駸岚Y狀:寒戰(zhàn)高熱,午后熱盛,身重疼痛,胸悶不饑,口干不欲飲,脘腹痞滿,時感惡心欲吐,小便渾濁,苔黃厚膩,脈濡數或滑數。治法:宣利三焦,清化濕熱。方藥:三仁湯加味。取生薏苡仁、飛滑石各30克,白蔻仁、制半夏各12克,杏仁、厚樸各10克,竹葉9克,白通草6克。
3)如何辨證治療緩解期的尿路感染?緩解期,急性癥狀已緩解,病程在6個月以上,小便澀痛不甚顯著,時作時止,感腰痛,疲乏無力,常因勞累或感冒引起急性發(fā)作.
1.脾腎氣虛主證:倦怠乏力,納呆腹脹,腰酸腰痛,尿頻清長或夜尿多,大便稀軟,時感小便澀滯,時作時止,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法:益氣健脾補腎,佐以利濕。方藥;清泉飲(自擬方)。取薏苡仁、石韋各30克,黨參、黃芪、山藥、茯苓、枸杞、車前子(布包)各15克,菟絲子12克,甘草3克。
2.肝腎陰虛主證:頭暈耳鳴,甚則頭痛,潮熱盜汗,口干唇燥,腰酸痛,小便短赤而黃,舌質偏紅苔薄黃或少苔,脈沉細或弦細治法:滋陰清熱利濕。方藥:知柏地黃湯合二至丸加味用益母草18克,山藥、茯苓、車前子(布包)各15克,熟地、牡丹皮、澤瀉、女貞子、旱蓮草各12克,知母、黃柏、山萸肉各9克。
3.氣陰兩虛主證:小便黃濁澀滯,尿意不盡,或淋瀝不暢,反復發(fā)作,病程纏綿,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腰酸痛,低熱口干,但不欲飲,或手足心熱,舌尖紅苔薄白少津,脈沉細或弱。治法:益氣養(yǎng)陰,佐以清熱利濕。方藥:山藥勞淋湯(自擬方)。取山藥、白茅根、麥冬、石韋各30克,黨參、黃芪、茯苓、枸杞、女貞子、旱蓮草各、車前子(布包)、益母草各15克,甘草6克。
4)中醫(yī)認為此病病機為“腎虛膀胱濕熱”。急性期宜清利膀胱濕熱。如果病情遷延,出現正虛,則可佐以補腎培本。飲食忌辛辣油膩之物,以避免助長濕熱,加重病情。飲食既可充饑提供營養(yǎng),也可防病、治病,“醫(yī)食同源、藥食同源”是中醫(yī)學之特色。以下介紹幾則治療“尿路感染”食療藥膳:
1.綠豆芽汁取綠豆芽500克洗凈,絞取汁。白糖適量調味飲服。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3--5天。此方適于尿路感染尿頻、尿急、尿痛者。素體虛寒、形寒、肢冷者不宜多食。
2.涼拌萵苣絲用鮮萵苣250克,食鹽適量。將鮮萵苣去皮,用冷開水洗凈,切絲、食鹽調拌即可。隨量食用或佐餐。此方清熱利尿,適應于沁尿系感染屬膀胱濕熱者,癥見尿頻、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3.清炒綠豆芽取綠豆芽250克,將綠豆芽洗凈起油鍋爐炒熟,下鹽調味即可,隨量食用或佐餐。此方清熱利濕。適應于尿路感染屬膀胱濕熱者,癥見小便灼熱不利或尿頻澀痛。
4.莧菜湯用冬莧菜已結子的老根50克,生甘草10克。將冬莧菜根、甘草洗凈,加水煎成1000毫升代茶飲。1日多次飲,連服1周見效。 此方適應尿路感染之小便澀痛。
5.淡菜湯取淡菜10克,加蘿卜或冬瓜、薺菜、芹菜均為100克,任選一種。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后加入上述任何1種配料同煮,可加調料作為菜肴隨意吃。 此方適應腰酸、小便余瀝。對腎盂腎炎腎虛者較好。
6.黃花菜湯用黃花菜60克,白糖適量。黃花菜、白糖,加水2碗,煎成1碗。每日1次,連服1周。 此方適應尿路感染之小便短赤、腰酸。
5)飲食酸堿調節(jié)須知: 大多數抗生素在堿性尿液中的抗菌作用強,如磺胺、氨基甙類;但也有少數抗生素如四環(huán)素、呋喃口旦啶,在酸性環(huán)境中抗菌作用強。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調節(jié)飲食的酸堿度。
1.堿性食物:豆腐、大豆、四季豆、萵苣、蘿卜、土豆及瓜果等。
2.酸性食物:豬肉、牛肉、羊肉、雞、鯉魚、魷魚、米面及啤酒等。
6)飲食調養(yǎng)原則是什么?
1.多飲水,每天1500--2000毫升以上。飲水可增加尿量,對感染的泌尿道有“沖洗”和清潔作用。
2.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忌食韭菜、蔥、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
3.進食各種蔬菜、水果,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有利于炎癥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細胞的修復。
4.選擇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薺菜、馬蘭頭、冬瓜等。
5.忌食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和其它油膩食物,以免炎癥加劇。
6.忌煙酒。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尿道炎”的問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主要是由衣原體(CT)、支原體(Uu、mg、mh)等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主要臨床表現有:尿急、尿頻、尿痛、尿道刺癢、灼熱不適、尿道口紅腫、有少量分泌物等。女性患者可有白帶增多,外陰癢等癥狀。臨床觀察約有10--20%的患者同時發(fā)生淋球菌等雙重感染,則上述癥狀較明顯。主要通過性交傳染,侵犯生殖器官,常反復發(fā)作,纏綿不愈。遷延日久可導致前列腺炎、附睪炎、睪丸炎、精囊炎,陰道炎、宮頸炎、輸卵管炎、盆腔炎等。并由此引發(fā)異位妊娠、不孕不育。孕婦感染可導致絨毛羊膜炎、產褥熱、自發(fā)性流產、低體重胎兒、死胎、早產及新生兒肺炎等嚴重疾病。前列腺炎患者可有間歇性下腹、會陰、陰莖、睪丸或腰骶部脹痛不適,肛周脹痛不適,陰囊潮濕,且常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神疲乏力、腰酸腿軟、以及性功能低下,夢遺、陽痿、早泄等癥狀。女性患者可有宮頸炎、宮頸糜爛,盆腔炎有下腹或腰骶脹痛不適等。上述癥狀時隱時現,時輕時重,勞累或酒后加重。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食療藥膳:
2016-08-04 14:22
1)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紅茶100克。將枸杞子與茯苓共研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每日2次,代茶飲用。
2)取赤小豆50克,玉米須50克。煮湯飲之,每日1次,連服20天。
3)用淡竹葉10克,鮮蘆根50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20天為1療程。
4)取通草30克,魚腥草30克。代茶飲,不拘次數。
5)用黃連10克,白花蛇舌草、馬齒莧各30克,土茯苓、苦參、白鮮皮、瞿麥、萆薢、石菖蒲、川牛膝各l5克,木通、甘草各6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
6)取冬莧菜子或根、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用。
7)用木棉花30--50克,白砂糖適量。用清水兩碗半煎至一碗服用。
8)取豬膀胱200克,鮮車前草60--100克(干品用20-30克)。同煮湯,加少許食鹽調味食用。
9)用土茯苓、苦參各30克,黃柏、地膚子各20克。
每日1劑,水煎外洗。以上回答如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據臨床觀察,女性出現尿頻,尿急癥狀多是尿道結合癥,這類病人服用抗菌藥是不適宜的.治療尿道綜合癥首先去除各種病因.藥物治療方面多采用口服尿頻停系列中藥,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中醫(yī)治療偏方: 干燥西瓜皮30克,鮮白茅根60克煎水服用,可減輕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收到利尿消腫的效果千萬別亂吃藥或找什么偏方一般來說,引起尿頻,尿急的原因較多,大概有以下幾種: 尿量增加: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由于進水量增加,尿量也會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在病理情況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癥患者飲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數也多. 炎癥刺激:急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外陰炎等都可出現尿頻.在炎癥刺激下,可能尿頻,尿急,尿痛同時出現,被稱為尿路刺激征. 非炎癥刺激:如尿路結石,異物等. 是不是性病需要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才能確定啊.老頭草治尿頻尿急先將采集的老頭草(數量不限)洗凈,放入白鐵鍋內,添上適量的涼水煮沸以后,打進一個紅皮雞蛋,待雞蛋煮熟之后,將老頭草撈出.先吃雞蛋后喝湯.日喝三次,一般一周內即可治好尿頻尿急癥.
2016-08-04 14:2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因腎虧引起的前列腺炎,導致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產生,盆浴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治療意義不大,一定要正確用藥,系統治療才能盡早康復,不然病情逐步發(fā)展,長期不愈會引起并發(fā)癥和不育,帶來更大的痛苦和不便.祖國醫(yī)學用傳統中藥有非常獨到的療效,建議你用傳統中藥當歸,蓮須,大云,靈脾,沙苑子,菟絲子,杜仲,巴戟天,桑葚,金櫻子,刺猬皮,海肭粉,云苓,枸杞,牛膝,陽古粉,白魚鰾治療;可以根治前列腺炎及陽痿早泄等.這些傳統中藥完全打破了以往治療前列腺疾病以消炎為主的治療手段,能夠全面改善前列腺內外部狀態(tài),消除炎癥,康復前列腺體,有效解決了前列腺藥物滲透與藥物吸收的難題,直接對患病的前列腺體進行病理改善;最終使前列腺體恢復健康,健康通道全線貫通,排尿順暢,精力充沛,性功能完全康復,由前列腺疾病引起的一系列不適全部消失.你可以在當地藥店買到這些藥物,自己在家治療即可,省錢方便,療效確切.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8-04 14:3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醫(yī)生建議: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可能是尿路感染,建議用三金片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益腎。用于下焦?jié)駸崴碌臒崃堋⑿”愣坛唷⒘転r澀痛、尿急頻數;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見上述證候者;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腎虛濕熱下注證。口服。
2016-08-04 14:42
1.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一次3片,一日3次。療程為4周。
2.其他適應癥:一次3片,一日3~4次。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吃清淡一點的食物,祝早日康復.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fā)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