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即足癬的癥狀、成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腳氣即足癬,是由淺部霉菌感染腳部而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皮膚病 ,多發于腳趾縫,腳趾間有小水泡、丘疹或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水泡潰破后有黃水滲出,并從感染部位向四周擴散,進而出現脫屑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干性和濕性腳氣可單發,也能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奇癢難忍。秋涼過后也是腳氣的多發期,因為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人們為了保暖紛紛穿上鞋襪,如果腳部好出汗,又穿著透氣性能差的鞋襪
2016-08-11 21: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祥 主任醫師
成都博潤白癜風醫院
白斑
-
腳氣即足癬,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由淺部霉菌感染引起,常發生于腳趾縫,癥狀多樣,如出現小水泡、丘疹、糜爛等,成因復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外用藥物、口服藥物、注意個人衛生等。 1.癥狀:腳趾間有小水泡、丘疹或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水泡潰破后有黃水滲出,還會向四周擴散,進而脫屑,伴有瘙癢。 2.成因:腳部多汗,環境潮濕悶熱,利于霉菌生長;與感染者共用鞋襪、毛巾等物品;自身免疫力下降;長期穿不透氣的鞋子;不注意腳部清潔。 3.治療方法: 外用藥物: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堅持使用至癥狀消失后 1-2 周。 口服藥物:伊曲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等,適用于外用藥物效果不佳或病情嚴重者。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腳,勤換鞋襪,保持腳部干燥通風。 消毒處理:對鞋襪進行消毒,防止再次感染。 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和繼發感染。 4.預防措施:不與他人共用洗腳盆、毛巾、鞋襪;選擇透氣的鞋子和襪子;定期對腳部進行清潔護理。 總之,腳氣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時治療,注意預防,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復腳部健康。
2016-08-11 21: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還有一種干性腳氣,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常常比較容易皸裂
2024-10-15 0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