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腦出血康復后現左手麻頭有時疼,原因何在?
你好!我媽媽四年前有一次腦出血看好了!現在她感覺左手老是麻還有頭有時候會頭是什么原因?是以前的病又發了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出血康復后出現左手麻和有時頭疼,可能是原有疾病影響、頸椎問題、腦供血不足、神經損傷、血壓異常等原因所致。 1.原有疾病影響:腦出血可能存在病灶殘留或復發,影響腦部神經功能,導致肢體麻木和頭痛。需要復查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來明確。 2.頸椎問題:頸椎病變如頸椎間盤突出,可能壓迫神經,引起上肢麻木和頭痛。可通過頸椎 X 線、CT 等檢查診斷。 3.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狹窄、粥樣硬化等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發癥狀。經顱多普勒超聲等檢查有助于診斷。 4.神經損傷:腦出血可能損傷周圍神經,恢復不完全,造成麻木。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5.血壓異常:高血壓或低血壓都可能引起頭痛和肢體麻木。需定期監測血壓。 總之,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0-14 1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稱為腦出血,又叫腦溢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腦出血的常見原因是高血壓。有資料表明80%以上的腦出血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由于長期的高血壓,腦內小動脈形成粟粒樣大小的瘤體擴張,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就會使微小動脈瘤破裂而發生腦出血。長期的高血壓,還可使腦小動脈內膜受損,脂質沉積,透明樣變,管壁脆性增強,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也是腦出血的常見原因。凡是能使血壓驟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緒激動、劇烈活動、飲酒過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腦出血的誘發因素。腦出血可以發生在腦實質的任何部位,可以單發,也可為多發。但大多數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性腦出血多為單發。其好發部位為內囊、基底節,其次是外囊、額葉。腦干和小腦較少見。腦出血發病多較突然,病程進展迅速,嚴重時,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惡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偏癱、嘔吐和大小便失禁。并可有頭痛和血壓升高。腦出血的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兩種:(1)全腦癥狀,多由腦出血、水腫和顱內壓升高所致。表現頭痛、嘔吐、嗜睡、昏迷等。(2)局灶癥狀,為血破入腦實質后所致的定位癥狀,如中樞性偏癱、面癱、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由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不同,臨床預后也不同。如果出血量較大,出血波及到腦室,形成腦疝,或并發中樞性高燒、應激性消化道出血時,后果嚴重,死亡率較高。所以,遇到上述情況要高度重視,積極進行搶救治療,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高血壓、動脈硬化是腦出血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過度興奮、激動、便秘、酗酒是腦出血的常見誘因。因此,針對上述危險因素和誘因,采取相應措施,積極防治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癥,對預防腦出血的再發生,對降低腦出血的發生率、死亡率均有重要意義,接受治療者可降低50%左右。具體措施是:(1)堅持服用降血壓藥物,使血壓穩定在安全理想水平,收縮壓在20千帕(150毫米汞柱)以下。(2)少食含膽固醉高的食物,食量適度,可少量飲酒,忌煙,防止過胖。(3)生活規律化,心胸要寬闊,防止情緒激動,多食新鮮蔬菜、水果。(4)當有血壓升高,高血壓性腦病或有出血傾向時,均應及時積極治療,以免導致腦出血。(5)嚴重的咳嗽、便秘和性交活動可使腦出血再發,不可忽視。(6)鍛煉癱瘓肢體不可過急過早,更不能過于劇烈和粗暴。
2024-10-14 11: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對中風臥床的病人,1..應保持癱瘓肢體的功能位,防止關節的變形和肌肉韌帶的攣縮.正確位置:肩關節功能位為敬禮位(肩關節外展50°,內旋15°,屈肘40°,使肘與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防止內收內旋畸形);肘關節屈曲90°和伸直交替位,防止屈曲伸直的變形;腕關節背屈30°~40°位,手指輕度屈曲,可握直徑4cm~5cm的長形柔質軟物;髖關節,膝關節屈曲和伸直交替位,伸直時腿外側可放置沙袋或軟枕,防止下肢下展旋位畸形;足與小腿成90°,以防止足下垂.2.勤拍背,預防墜積性肺炎,勤翻身,或下身墊氣墊,預防褥瘡.勤活動下肢,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肺栓塞.一,盡早實行針灸治療針灸選穴以太陰,陽明經穴為主,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陰陽氣血的生化均源于脾胃,脾主四肢肌肉,只有太陰,陽明氣血充足才能使肢體肌肉運動如常.二.活動患肢關節.按摩,推拿肌肉,韌帶及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維持肌肉關節,韌帶活動度,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和關節韌帶攣縮.總的來說,被動活動,每次5~10分鐘,上下午各1次,動作應穩健,手法要輕,避免粗暴,以防肌肉韌帶關節的損傷.三.要定期進行檢查.用藥是次要的,三分治七分養,要做到:l.血壓保持穩定;高壓140以下,低壓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3.積極治療心臟病;4.戒煙,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6.適當鍛煉,慢跑,打太極拳等.
2024-10-14 11: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這是一種腦功能性失調引起的頭痛。處理方法:平時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如疲勞、生氣、吹風等,忌辛辣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調節生活方式對預防發作有效,調節生物鐘是關鍵,避免低血糖,飲食規律,戒煙酒,多食用含纖維素的食物也可預防發作。建立良好的睡覺習慣,避免不規律熬夜,避免突然從壓力中放松。頭痛厲害時,可以對癥服用止痛藥。實際上心情放松、休息好了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頭痛。本病重在預防,按上述方法,癥狀會好很多。如果能到神經內科排除顱內病變更好。
2024-10-14 11:2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手術對神經應該有一定的損傷,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1、心理護理 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2、預防并發癥 (1)每日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鐘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并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交叉感染。如發現尿液混濁、發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應及早治療。 (3)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并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藥物、灌腸。 (4)病人癱瘓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處易發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面墊保護骨隆突處,每2~3小時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床鋪經常保持干燥清潔,定時溫水擦澡按摩,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鐘,促進靜脈血回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下肢腫疼,應迅速診治。 3、保持功能位 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康復的前提。仰臥或側臥位時,頭抬高15~30度。下肢膝關節略屈曲,足與小腿保持90度,腳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狀態,手握一布卷或圓形物。 4、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每日3~4次,幅度次數逐漸增加。隨著身體的康復,要鼓勵病人自行功能鍛煉并及時離床活動,應嚴防跌倒踩空。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 (1)上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 (2)下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 5、日常生活動作鍛煉 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病人達到生活自理或協助自理。逐漸訓練病人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一些室外活動,由完全照顧過度到協助照顧,直至生活自理。
2024-10-14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