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癥狀多樣,包括頭皮油膩、紅斑、鱗屑、瘙癢、滲出、脫發等。 1.頭皮油膩:頭發容易變得油膩,即使剛洗過不久也很快變油。 2.紅斑:皮膚出現紅色的斑塊,通常邊界不太清晰。 3.鱗屑:表現為片狀的白色或黃色鱗屑,附著在皮膚表面。 4.瘙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讓人忍不住抓撓。 5.滲出:病情嚴重時,可能會有液體滲出。 6.脫發:長期患病可能導致頭發稀疏、脫落。 脂溢性皮炎的癥狀可能因個體差異有所不同,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口服藥物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規律作息。
2024-10-14 13: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溢性皮炎常見于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損害傾向于褐色或淡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或結痂.由于部位和損害的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1,頭皮:開始為大片灰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后逐漸擴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與厚痂并可伴有脂溢性脫發脂溢性皮炎的癥狀.2,面,耳,耳后及頸:常由頭皮蔓延而來,為黃紅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脂溢性皮炎的癥狀.3,胡須:有二種類型脂溢性皮炎的癥狀,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即“須瘡”,頑固難治.另一種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膿皰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4,軀干:脂溢性皮炎的癥狀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后漸成中央為細糠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大油膩性鱗屑的環狀斑片,多發于前胸及肩胛骨間.5,皺褶部:多見肥胖中年人,皮損以播散性磨擦性紅斑形式存在,紅斑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脂溢性皮炎的癥狀.6,四肢:損害表現為濕疹性斑片脂溢性皮炎的癥狀.7,嬰兒:脂溢性皮炎的癥狀表現為紅斑,鱗屑,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常在3周到2個月內痊愈治療具體針對此病主要采用內服藥物,局部治療,必要時抗真菌藥物治療或者外用.特殊注意不要食用多脂,多糖或者刺激性飲食,多吃蔬菜.預防應保持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各種機械性刺激,少用堿性大的肥皂.
2024-10-14 13: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脂溢性皮炎的癥狀:脂溢性皮炎好發于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背部、腋部、會陰等,重者可泛發全身。其主要癥狀是皮膚上出現略帶黃色的輕度紅斑,伴細膩性鮮屑和結痂,皮膚有搔癢感。發生于頭皮長期不愈可導致頭發脫落稀疏,稱為脂溢性脫發。脂溢性皮炎的癥狀:脂溢性皮炎采用飲食調治療效較好,患者在洗臉洗頭時,最好不用肥皂,更不要用熱水燙洗止癢。因為皮脂溢出主要是皮脂腺功能亢進,常用熱水、肥皂洗去皮脂,由于刺激作用,會使皮脂腺更為活躍,加重皮脂溢出,宜食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動物肝、胡蘿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蔥、生蒜、白酒等。脂溢性皮炎的癥狀: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脂溢性皮炎的癥狀:①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脂溢性皮炎的癥狀:②皮疹好發于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后、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脂溢性皮炎的癥狀:③自覺癥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脂溢性皮炎的癥狀:④好發于成年人或新生兒。脂溢性皮炎的癥狀:⑤病程漫長,易反復發生,發生在頭部常引起脂溢性脫發脂溢性皮炎的癥狀很多,這點上面也就介紹清楚了,希望你能夠盡快恢復健康。
2024-10-14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醫生建議:你好!脂溢性皮炎的癥狀:1.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2.皮疹好發于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后、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3.自覺癥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4.好發于成年人或新生兒。5.病程慢性,易反復發生,頭部常引起脂溢性脫發。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024-10-14 13: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發生,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好發于皮脂分布較多的部位,具有油膩性鱗屑及黃色或紅色斑片,邊界清楚,自覺瘙癢,診斷并不困難,但由于部位和損害的程度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 頭皮,開始為小片,灰白色糖秕狀或油性鱗屑斑片,以后逐漸擴展到邊界清楚的大斑片,甚至累及大部分頭皮擴展到發際,形成冠狀發際,可伴輕度紅斑或針頭大小紅色毛囊丘疹或滲出厚痂,嚴重者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厚痂,并有脫發. 面,耳,耳后及頜頸部常由頭皮蔓延而來,面部以前額,眶上,眼瞼,鼻頰溝尤甚,為黃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眶上部表現為眉及眉周圍彌漫性紅斑,脫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眼瞼受累呈瞼緣炎,瞼緣內有紅的細小的白色鱗屑覆蓋,嚴重者可形成潰瘍,愈的成瘢痕并與睫毛囊的破壞并存,鼻頰溝亦呈黃紅色油膩性鱗屑性斑片,間有皸裂,耳后時有糜爛和皸裂,可為單側或雙側,多見于女孩或青年女性,脂溢性外耳炎較多見于老年患者. 胡須有兩種類型,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常稱“須痂”,頑固難治;另一種表現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痂瘡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導致毛囊破壞與疤痕形成,偶有頭皮及恥骨部同時受累. 軀干最常見于20歲以上的男性,好發于胸前和肩鉀骨間,最初為小的紅褐色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后漸成中央具有油膩性細糖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鱗環狀斑片,另有一種玫瑰糖疹樣的脂溢性皮炎,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暗紅斑片,具有細小邊緣性鱗屑,邊界明顯. 四肢皺褶部常見于腋部,腹股溝,乳房下和臍部,多發生于30~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皮損為播散性磨擦紅斑形成,紅斑的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時有表皮裂隙,腫脹.由于局部多汗,繼發感染或不適當的治療,可使皮損發展.兩性生殖器被累及時,常表現為圓形的紅斑和鱗屑,可形成皮膚剝脫,也可呈慢性增厚或銀屑樣表現,此時無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特征.四肢損害表現為濕疹樣斑片.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于出生后第一個月,頭皮局部或全部布滿厚薄不等的油膩的灰黃色或黃褐色的痂片或鱗屑,常可累及鼻唇溝,耳后等處,表現為較細碎和顏色較白的鱗屑,無全身癥狀,微癢,一般患兒常在3~4周內痊愈,若持續不愈,常與嬰兒異位皮炎并發,也可繼發細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療建議內治:局部治療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常用5%白降汞軟膏,5%硫磺軟膏,復方硫磺洗劑,2%氯霉素或新霉素酒精等.局部油脂分泌過多者可煎服山楂(1日30克),分數次服,和口服維生素B6,1個月為1療程.全身治療可服用維生素B6,B2及B12等. 外治:可酌情選用酮康唑洗劑,氫化可的松霜劑及二硫化硒等藥物. 注意事項生活規律化,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多進糖類,脂肪和刺激性飲食.多吃蔬菜.
2024-10-15 01:08
-